文|陳根 千百年形成的飲食習慣和飲食文化,使我國許多人難以改掉高鹽飲食的口味。根據歷年的全國營養調查數據,與世界多數國家相比,我國居民鈉攝入量偏高,而鉀攝入量偏低。但全球范圍內,過量攝入食鹽(每天攝入超過5克)導致每年約300萬人死于心臟病、腦卒中等疾病。 近日,有研究發現,對于有卒中病史、或60歲及以上高血壓控制欠佳的心血管病高危群體而言,食用低鈉鹽可以使卒中事件的發生率降低14%,全因死亡事件發生率降低12%,主要心血管事件發生率降低13%,且不增加高血鉀所致嚴重不良事件的風險。 低鈉鹽以碘鹽為原料,與普通食鹽相比,鈉含量減少,鉀含量增多。而鉀元素通過擴張血管、降低血管阻力與增加尿鈉的排泄,可以抵抗高鈉的升血壓作用。同時,食用低鈉鹽能夠減少鈉離子的攝入,從而減少罹患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等疾病的風險。 ![]() 該研究采用的低鈉鹽含有大約75%的氯化鈉和25%的氯化鉀,是一種低鈉高鉀的食鹽代替品。在2014年4月-2015年1月期間,研究人員招募了來自中國5個省份、600個村莊的20995位心血管病高危居民。其中平均年齡65.4歲,女性占比49.5%,72.6%有卒中史,88.4%有高血壓病史。 通過每6個月一次、一共5年的隨訪,結合公共部門的數據庫,獲取試驗結局、住院以及其他嚴重疾病或事件的發生等信息。結果發現,低鈉鹽組卒中事件的發生率顯著低于常規鈉鹽組。相同的趨勢也體現在兩組人群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全因死亡事件。 具體而言,低鈉鹽可以使卒中事件的發生率降低14%,主要心血管事件發生率降低13%,全因死亡事件發生率降低12%。也就是說,在做飯時,將廚房里的普通食鹽換成低鈉鹽,就可以顯著降低罹患腦卒中、心臟病和全因死亡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低鈉鹽雖好,也不是說想攝入多少就攝入多少。《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推薦每日攝入鹽需少于6克。此外,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低鈉鹽。低鈉鹽中含有較多的鉀,腎臟功能異常患者,尤其是排尿功能出現障礙(例如尿毒癥)的患者,不建議吃低鈉鹽。 這是因為較多的鉀難以有效排出體外,堆積在體內會造成高血鉀,容易造成心律不齊,從而導致心衰竭的危險。因此,在更換膳食用鹽前,還是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再謹慎決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