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蘭、竹、菊并稱“四君子”,千百年來以清雅淡泊的品質,一直為世人所鐘愛,成為一種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尤其是梅花,它先眾木而開花,先天下而春,它傲霜斗雪,風骨高潔,深受古代文人雅士的贊頌。宋代林和靖種梅養鶴,人稱“梅妻鶴子”,“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是他的詠梅絕唱。陸游的“當年走馬錦城西,曾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等詩篇,也表達了其對梅花的一往情深。古代文人畫家則更以梅花的冰肌玉骨來表現自我。宋馬麟、元王冕、明陳錄、清金農都是畫梅高手。在他們筆下,身姿蒼古、寒香四溢的梅花,猶如冰清玉潔的美人、傲然鐵骨的英雄。梅花屬薔薇科,落葉喬木,有花瓣五片,多為白色、紅色和粉紅色,花具有清香。梅性耐寒,對土壤適應性強,多分布于我國長江以南各地。對于初學國畫的人來說,梅花造型概括,最便于練筆,如學習梅枝的用筆以及枝條穿插關系,可以鍛煉出堅挺有力的骨法用筆,同時也掌握了中國畫的用墨技巧。中國畫最重“寫”法,除了書法以外,習畫“四君”(梅、蘭、竹、菊),無疑是進行國畫練筆的最佳途徑。 





 主輔:或稱“主次”、“賓主”、“主客”等,一幅畫有主體、有陪襯,主體是畫面的重點或中心。布局時力求使主體的位置突出、醒目,其他作為陪襯,位置應隱蔽些,畫得虛些。右圖前面一枝梅為主,后為賓。一主一輔,一濃一淡,一高一矮,一疏一密,自然形成了鮮明的節奏與對比。切忌主次不分、平均對待。具體運用時,也可用反襯的方法。虛實:一幅畫,總體布局上必須有虛實對比,一般說來,“有畫處為實,無畫處為虛”,或者說“有筆墨處為實,無筆墨處為虛”。這都是說明畫面上的空白和物象的對比關系。在構圖上常有虛實相間、虛實互用、以虛顯實、以實破虛等手法。聚散:是指集中與分散的關系。畫梅花,花朵的分布必須有聚集在一起的,有疏落分散的,聚散之間要互相聯系,做到聚而不塞、散而不散,才能富有韻律,引人入勝。切忌平均分布、散點布局。藏露、隱現:根據意境和畫面藝術手法的需要,在構圖時,往往某些部分要藏,某些部分要露。一般是主體部分要醒目突出,陪襯部分則隱蔽些。但有些構圖,主體部分也要有藏露、隱現。

 畫梅花,枝干是最主要的。因為在一幅梅花構圖中,枝干是主要部分,它的造型決定了構圖的布局。所以,畫梅花要多練習畫枝干。梅花枝干一般大干多曲,小干多直,枝節明顯。畫大干多用側、逆、散鋒,畫小枝多用中鋒。同時要使枝枝相隨,相輔相成,互相呼應,整體趨勢統一,縱橫交錯。畫梅枝可從主干畫起,先布主枝的大勢,然后畫小枝。用中鋒畫出梅枝構架,用墨稍淡,枝條穿插呈“女”字形,如鹿角。然后再添小枝。枝條交錯時,勿集中于一點,枝與枝之間的空白分割要有區別。這樣畫出來的枝條疏密得當,富有韻律感。最后整理枝干,留出畫花的位置,或增添小枝以豐富畫面。畫新枝大多用濃墨,以中鋒用筆。畫時要注意筆斷意連。斷處空白是留出畫花的位置,或是表明前后枝條的穿插關系。 

 用硬毫石獾、鼠尾一類的二號提斗筆從暗面入筆,邊勾邊皴,筆上水分宜少,淡墨蘸濃墨分段在暗面一側畫好之后,隨即順勢用不同長短畫出。為了表現老干邊緣的毛澀質感,宜用側鋒逆行運筆。的弧線逐漸畫出老干的主體形態,并勾出亮面部分老干的輪廓線,此條線的行筆不宜過實,可有斷續以顯示筆意的靈活。畫老干以側逆鋒用筆,用墨要干、濕、濃、淡并用,特別是要有干墨、枯墨的運用。飛白能表現老干的質感,再加上苔點,更顯蒼古的氣質。老干中伸出的粗枝可用雙勾加皴的辦法畫,也可用潑墨畫法一筆寫出。畫細枝嫩莖時行筆用濃笠中鋒,柔中寓剛,線宜光潔勁健不宜澀滯,長線不宜太直,要有弧度、有提按,以體現嫩莖的柔韌和“俏”三枝的穿插多以“女”字形或“戈”字與“之”字的結合排列,兩枝不能并行,更不宜相切或垂直相3成“T”字形、“十”字形。如實在難以處理,可在粗細、長短及墨色的濃淡上求變化。 常見的梅花花朵分五個花瓣,花瓣呈圓形,中間是花蕊。花色多為紅、白、綠等幾種。近似梅花的有杏花、桃花、梨花。畫梅花多用勾勒法、沒骨法。勾勒法:是指畫花朵時以線條為主的勾勒方法,亦稱圈花,用硬毫勾線,用淡墨勾其輪廓。用筆要有提按粗細的變化,圈出的花要似圓非圓,意在方圓之間。要有正、側、背的各個面和仰偃的不同姿態的變化,畫梅多取側面、半側面,這樣易于體現花多角度的不同姿態。點蒂用濃墨,正面瓣四至五筆,背面瓣五筆,側面瓣三筆。點蕊、勾蕊絲亦用硬毫小筆蘸濃墨從內向外勾挑,示意性地點入八九點即可。白梅畫好后用“倒暈”法蘸淡赭或淡草綠沿花的輪廓暈染,其方法是用大白云蘸清水,再于筆尖上蘸淡色。沒骨法:是指不用墨線勾勒而直接用色彩或墨點染而成的技法。沒骨點染的工序比較簡單,一般一遍畫成。用沒骨法表現花朵比勾勒法更有自由表現空間。在技法上可從水、色、墨、筆等四個要點把握,最重要的是有水。古人云“得筆墨易,得水法難”、“惜墨如金,惜水如銀”等,都說明了水在繪畫中的重要性。水與色、墨的自然融合,可使所畫顏色潤澤、靈透畫出的花朵也更顯嬌媚動人。












步驟四:最后用石青點苔并調整畫面,題款、蓋章時應注意使畫面左右達到均衡。 




步驟四:題款、章時應注意使畫面左右達到均衡。 




步驟四:最后題款、蓋章完成。 




步驟四:題款、蓋章時應注意使畫面左右達到均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