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三上第四單元習作:續寫故事 設計理念 本次習作的重點首先在“續寫”,即把故事接著講完。但又不能將本課的教學重點僅僅放在把故事寫完整上。本次習作所在單元為“預測策略”單元,“續寫故事”是本單元預測策略在學生習作中的嘗試,旨在引導學生運用本單元學習的預測策略進行續編故事,能根據提供的信息作出合理、多樣的預測。其次,本次習作教學還應關注“故事”。本課通過“猜測”合理構建故事發展的情節框架,但是故事的過程寫得清楚,內容豐富,情節有創意,這還得運用故事創編的一些具體方法。 在教學策略的選擇上,本案也緊扣單元語文要素“預測”。其一,要注重故事前情,讓續寫有“根底”;其二,要重視本單元的語文要素,讓續寫有意義;其三,要留心故事的創意,讓續也耐看,寫得有趣,而不是狗尾續貂,生硬嫁接。因此,教學時,更要注重本案“單元習作”的特殊性,注重從單元課文學習中的技法遷移,注重從讀學寫的基本教學流程。讓本單元語文要素中最為凸顯的“預測”成為續寫的核心技術。 [課堂回放] 課前活動:回想生日場景,營造交流氛圍,喚醒生活記憶。 師:生日對于每一個人來說是最值得慶賀的日子。我們會以各種形式慶祝自己的生日。 誰來和大家分享自己過生日時,最熱鬧,或最快樂,或最驚喜,或最幸福的時刻。 生:我過生日時,媽媽、爸爸把我的好朋友都請到了家里,我們一起玩游戲好熱鬧。 生:我過生日的時候,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所有的親人都來了,我們還開了一個好大的派對,大家都送了我好多禮物,我好幸福。 …… 師:是呀,在生日這個特殊的日子里,親人相聚、朋友相會、甜蜜的蛋糕、好吃的美食、暖心的禮物、令人激動的驚喜。難怪大家都盼著過生日呢! 【設計意圖:上課伊始回憶生日,把學生帶入快樂、溫暖、熱鬧、幸福的氛圍之中。目的有三:1.營造氛圍,激發學生交流分享的熱情;2.喚醒記憶,為學生后續創編故事時憑借生活經驗打下伏筆;3.產生共鳴,為后續觀察圖畫感受同學們的愉悅,體會“李曉明”失落、孤獨的內心體驗做情感鋪墊。】 第一板塊:解讀習作頁面,回顧推測方法,明確習作要求。 (一)出示單元習作頁面,默讀要求,明確習作要求。 1.出示要求 師:請同學們看,這就是本單元的習作要求,請大家自己試著默讀,看一看,到底單元作文中,要求我們做幾件事。 生:默讀讀要求。 2.解讀要求 生:做三件事。第一件是根據圖畫中的意思往下寫。第二件事是讓我們寫好以后,自己小聲讀一遍,用修改符號修改。 生:第三件事,說說更喜歡誰寫的故事。 師:(板書:寫 改 評)讀懂教材習作頁面是每次完成習作的首要環節。這次習作要完成三件事:一,寫;二,改;三,評。 (二)出示單元學習內容,回顧預測方法,確定本課目標: 師:要續編好故事,就要用好一個本領。(出示:單元導讀頁面,和單元三篇課文首頁)回憶這個單元我們學習了什么本領? 生:預測。 師:你都學習了哪些預測方法。 生1:看題目預測。 生2:看內容預測。 生3:聯系生活預測。 生4:看結尾預測。 【設計意圖】教學時讓學生充分讀題,議題,明題這是習作課不能缺失的環節,教與學同樣做到有的放矢,學生的學習會更明確,更有效。 第二版塊:依據圖畫情節,推想故事發展,搭建故事框架。 (一)讀懂圖畫,續有依據,明確續寫內容。 師:要想續編好故事,老師教大家第一招(課件出示:讀懂圖畫,推想合情理。)既然是續寫故事,就要讀懂圖上的故事,讓續寫有依據,續寫的故事合情理。(出示原圖)依次看看三幅圖畫,說說圖上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生:同學們在一起交流自己過生日快樂的情景,李曉明的生日也快到了,可是他的爸爸媽媽都在外地工作,同學們商量想辦法一起給他過生日。 師:也就是說,這一次續寫的內容是什么呢? 生:就是讓我們續寫同學們是怎么樣給李曉明過生日的,結果怎么樣。 師:瞧,讀懂圖畫內容,弄清故事的起因,后面的“續”才有依據,續寫的故事才會合情合理,這是續編故事的第一步。 (二)看清圖畫,推想發展,搭建故事框架。 師:(出示帶問號的圖畫)同學們究竟會怎樣為李曉明過生日呢?誰來將自己推想的故事和大家交流。 生:后來同學們和李曉明一起過生日,李曉明好開心。 師:好像續編的故事講得太簡單啰。要想故事講得清楚,還得使用第二步(課件出示:看清圖畫,推想有依據。)出示課件 1.看清圖中人物的表情、動作等細節。 2.看清圖中人物語言的細節。 你發現了哪些細節提示你,李曉明生日那天,同學們會準備些什么?會做些什么?并說說你是怎么推想的? 生1:我根據“我上個星期過九歲的生日,媽媽給我買了一個很大的蛋糕。”推想出生日那天同學們會為李曉明準備一個大蛋糕。 生2:我根據“我也剛剛過了九歲的生日,那天全家人一起過哦。”推想出同學們可能會全都給李曉明過生日,讓他感到溫暖。 生3:我從李曉明說“我也快要過生日了,但爸媽都在外地工作……”,推想出李曉明的爸爸媽媽會回來,給李曉明一起過生日。 (三)初試方法,續寫故事,當堂練習。 師:請大家根據預測,進行續寫。寫后記住自己修改。 生:寫出初稿,修改文字,交流。 師:瞧,觀察圖畫讀懂故事的起因,根據畫面內容就能推想出故事大致的發展和結局;看清圖畫細節,根據插圖和提示的細節可以推想故事接下來會怎樣發展。原來續編故事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續寫一定要有依據呀。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運用本單元策略,讀懂圖畫,關注細節,尋找依據,進行合理的推測,既運用了預測策略,由感受到了通過預測進行故事創編的快樂。 第三版塊:聯系生活實際,化解故事沖突,多元故事續編。 (一)細讀插圖,發現沖突,帶入故事情景。 1.細讀插圖,感悟情緒。 師:孩子們感謝善良的你們,為李曉明生日出謀劃策。可是要想真正幫助李曉明解決問題,我們還得轉換角度,看看他究竟需要什么樣的幫助,怎樣的幫助才是有價值的。 課前在回顧生日場景時,我們發現,原來生日就是(板書:熱鬧、驚喜、快樂、幸福) 可是,看(出示第2幅圖,配樂。)當同學們都在歡天喜地談論一家人如何歡度生日時。李曉明卻一個人默默地走開,在心里說:“我也快過生日了,但是爸爸媽媽都在外地工作……” 看著這個“……”,看著李曉明孤零零的身影,落寞的表情,請你推想李曉明此刻心里究竟想什么?他向往的又究竟是什么呢? 生1:過生日了爸爸媽媽不能回來陪他,我覺得他好孤獨。 生2:不能和爸爸媽媽在一起 ,我覺得他好可憐。 生3:可能過生日那天他都沒人陪,好冷清呀…… 師:感謝親愛的孩子們,你們結合自己生活中類似的經歷,能夠推想體悟他人的情緒,這份善解人意讓老師感動。 2.對比插圖,發現沖突。 師:沒有爸爸媽媽的生日,對李曉明來說是孤單、冷清、傷心、失落的。再看看同學們談論生日卻是,熱鬧、快樂、驚喜、幸福。比較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感受,你知道幫助李曉明過這個生日,要解決的難題究竟是什么嗎? 生:我知道了,不能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生日那天李曉明很寂寞,他想同大家一樣,過一個熱鬧、驚喜、快樂、幸福的生日。 師:是呀,沒有爸爸媽媽陪伴,生日冷清、孤獨,李曉明向往一個熱鬧、快樂、溫暖的生日。解決了這個難題,我們為李曉明準備的生日才更有意思。 親愛的孩子們,要續編好這個故事,解決這個矛盾,故事才會更有創意,故事也講得更清楚。 (二)創設語境,化解沖突,豐富故事內容。 1.創設語境,借助支架,多元創編。 師:你們想幫助李曉明解決這個困難,讓他也和我們一樣過一個熱鬧、快樂、幸福、充滿驚喜的生日嗎?趕快行動起來吧。為了幫助李曉明,3年級1班準備成立一個“生日策劃創意小分隊”,誰的生日創意最好,誰就能擔任本次“創意策劃師”的光榮任務。 (出示“生日創意企劃書”)分小組合作,將自己的創意用一個詞下來,看誰寫得多。注意你的每一個創意,要結合生活經驗,用下面三個標準:能做到嗎?他需要嗎?有意思嗎?來衡量。 2.分組合作,出謀劃策,反饋創意。 (1)分小組根據圖表制定各自的生日創意。 (2)集體匯報。匯報過程中,老師注意引導評價學生①推想合情理(能做到嗎);②推想有依據(他需要嗎);③推想有創意(有意思嗎)。 (三)語境創設,續寫故事,多元故事續編。 1.語境創設,獨立寫作。 師:究竟哪一組能擔任本次擔任本次“創意策劃師”的任務呢?讓我們將自己的創意寫進我們的“生日盛典預測”中,寫出當時大家參加李曉明生日的快樂情景吧! 2.學生寫作,教師巡視。 【設計意圖】依據插圖、提示、生活經驗,推想故事發展和結局,把故事講清楚是本堂課的重點目標。達成目標,做了如下構思:1.根據原圖尋找故事的沖突點,讓故事續編,寫清楚有了著力點。2.聚焦沖突點,設計“生日創意生日策劃師”評選,將學生帶入真實語境,激發寫作動機。3.借助“生日企劃書”,將故事發展部分的構思及創意顯性化,讓思維看得見,讓寫作有支架。4.提出“能做到嗎”“他需要嗎”“有意思嗎”,其實設計了評價標準,讓學生從推想“結合實際”“依據情節”“多元創意”等方面去評價、調整自己的續編,使緘默知識顯性化,讓孩子們的續寫有方法,能調控。 第四版塊:交流評價故事,分享故事創意,感悟故事快樂。 1.組建評委,明確評價標準。 師:孩子們的“生日創意”究竟怎么樣,能化解故事開始時的矛盾,帶給李曉明貼心的生日嗎。咱們有請“大眾評委”——1組的孩子請擔任“能做到嗎”的客觀評委;2組的孩子擔任“他需要嗎”的貼心評委;三組孩子擔任“有意思嗎”創意評委。評價方式,聽故事,喊出相應口號。 “創意策劃師”究竟花落誰家,咱們拭目以待。 2.分享故事,評價感受快樂。 聽評同學的作文,評選最佳“創意策劃師”,感受故事分享的快樂,幫助他人的愉悅。 【設計意圖】作文即育人。從知識和人文兩個方面進行小結,一是通過“大眾評委”活動,幫助學生運用本單元的預測,以及本課的核心知識點;二是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寫作的熱情,體會寫作的樂趣,激活他們表達的欲望,在寫作的過程中感受創造的快樂,悅納自己和他人。 黃鶯簡介 黃鶯,成都市優秀青年教師,成都市未來名師,青羊名師,學科帶頭人,統編教材教師用書編寫者,“國培計劃”一線指導專家。曾分別獲得“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全國優質課現場賽課及才藝展示”一等獎;人民教育出版社賽課一等;多次獲全國、省、市賽課一等獎;赴馬來西亞、省內外、國內各地授課、講學近百場。 著有《跟著小古文學寫作》《跟著老頑童學寫作》等。 黃鶯成果概述 黃鶯,成都市花園(國際)小學語文教師。 醉心于習作教學研究,先后從“教材單元作文開發”“微型寫作課程”“語境中的實踐習作課程”等方面進行研究,致力于構建自己的作文教學體系,初見成效。著有《跟著老頑童學寫作》《跟著古文學寫作》由海峽文藝出版社出版,參與編寫的《小學生優秀課堂作文》由“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與國內知名動漫社合作編寫《太好玩了,我們的寫作課》即將出版。多篇習作教學論文發表于專業教育期刊。所教班級熱愛閱讀寫作,作文能力出眾,北京大學全國“中小學生創新作文大賽”優秀指導教師,中國教育學會全國“金色童年”征文大賽全國優秀輔導教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