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的是吳雄志老師整理的傷寒論。 吳雄志老師是中醫世家,西醫博士。傷寒論都是文言文,看起來非常晦澀難懂,通過吳老師講的傷寒論,就可以思維清晰的從西醫和中醫的角度來理解傷寒論,及疾病的本質,同時做到中西醫匯通 75.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宜桂枝湯。陽明病-----陽明病就是出現大便問題,大便不好解,古人喜歡把大便的問題歸于陽明 脈遲------一般是有寒,只要氣血不足的人才會有寒,所以遲脈也可以是不足的脈。 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有幾分惡寒就有幾分表證,表證有汗可以用桂枝湯發汗 桂枝證可以出現遲脈么? 桂枝新加湯 第62條“發汗后,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姜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主之。里面就是沉遲脈。 身疼痛----生姜驅寒 脈沉---用芍藥通腑 ,也可以用人參把沉脈托起來。 脈遲----用人參益氣,提高心率和循環動力,促進腸道蠕動。 有表證,兼有類似陽明病的不大便,可以用桂枝湯,重用芍藥通腑。只要大便不稀,不一定便秘,都可以用,芍藥也可以止痛,治療身疼痛。 76. 本發汗,而復下之,此為逆也;若先發汗,治不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為逆:若先下之,治不為逆。本發汗,而復下之,此為逆也;若先發汗,治不為逆-----表證應該用汗法,用了下法,這個治療是逆治,如果表證用汗法就是正確的。 本先下之,而反汗之,為逆:若先下之,治不為逆----本來是陽明腑實證用下法,現在用了發汗的方法,就是逆治,如果先用下法治療,就是順治。 小結: 陽盛陰虛,汗之則亡,陰盛陽虛,下之則亡 77. 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里, 后身疼痛 清便自調者 急當救表 救里 宜四逆湯 救表宜桂枝湯。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谷不止-----本來是表證,有些大便不利,現在用下法治療,患者出現腹瀉不止,清谷就是大便里完谷不化,下法導致里寒了, 身疼痛者,急當救里---身體疼痛是體表還有寒,體表和體內都有寒,首先選擇治療體內的寒,因為脾胃寒不去,氣血生化無門。 后身疼痛 清便自調者 急當救表-----等到大小便正常,再治療身體疼痛,解表用桂枝湯治療身疼痛。 救里 宜四逆湯 救表宜桂枝湯-----里寒用四逆湯(干姜 附子 甘草),表寒用桂枝湯 小結; 1.這里面的身疼痛為什么不要麻黃湯治療,麻黃湯治療身疼痛效果更好。 因為患者已經用下法,出現下利不止,出現津液的損失,津液不足最好用桂枝湯解表散寒。 2.重定110條;”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這是提供一個表里雙解的方法,桂枝、甘草、白術、人參、干姜 。在理中湯的基礎上加桂枝,重用甘草. 與四逆散對比,偏重脾陽虛,而不像脾腎陽虛。 |
|
來自: 新用戶8753QaJe > 《吳雄志傷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