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津湖》為什么牛?它講的可是“一群猛虎鋼七連”的前傳啊。 “我們要真正沉浸到這場戰爭里,只有讓自己真正參與到這場戰爭里,才能明白這場仗我為什么要打。” 電影《長津湖》于9月30日上映,有無數網友影迷,早都表示等不及了,對這部影片充滿了期待。 電影以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朝鮮極寒之地長津湖地區奮勇殺敵的感人故事。影片由陳凱歌、徐克、林超賢三人共同執導,吳京、易烊千璽、段奕宏、朱亞文、李晨、韓東君、胡軍、張涵予等人聯合主演。 《長津湖》這部電影,用176分鐘向觀眾展示了長津湖戰役的慘烈戰況,惡劣的自然環境,裝備強大的敵軍,事實上,真實戰爭的殘酷,遠比影片中呈現出來的更加嚴酷。 1950年,新中國剛剛成立。美帝國主義入侵朝鮮,更明目張膽地將戰火燒到了我國東北邊境。為了保護我國人民不受侵害,中國人民志愿軍踏上了抗美援朝之路。 71年前的中國軍人,用的是萬國造的槍支彈藥,穿的是單薄棉衣,吃的是凍土豆。 而要面對的敵軍,用的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穿的是羽絨軍大衣,吃的是大魚大肉。 當時的中國軍隊,與武裝到牙齒的美軍相比,論武器裝備,論后勤保障,實在落后太多了。 然后,就是這樣一群英勇中國人民志愿軍戰士,在經過了27天的鏖戰之后,創造了全殲美國一個整團,打殘美軍三個師的驕人戰績,并且逼迫美軍最精銳部隊,經歷了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撤退,徹底扭轉了戰爭局勢。 那么,在武器裝備懸殊的條件下,為什么中國人民志愿軍會取得戰爭的勝利?《士兵突擊》里的那只“猛虎鋼七連”,又是如何在長津湖戰役之后,一舉奪得“步兵之王”的稱號的? 01 極富戰斗力的戰術設計 歷史上的長津湖戰役之所以能夠獲得勝利,很大程度上離不開三三制戰術的廣泛應用,這在電影的幾場戰斗場景里多有體現。 三三制戰術,以班為基礎,每三人組成一個小組,每個戰士都有自己的任務,一人負責進攻,一人負責掩護,一人負責支援。 在戰場上,士兵聽從指令不斷更換陣型,或防守,或進攻。這樣的排兵方式雖然看起來分散了兵力,但其實反而更加靈活,戰斗力更強,一個27人的戰斗群可以覆蓋周邊800多米的戰線。 在長津湖戰爭中,三三制戰術發揮了無與倫比的作用。中國人民志愿軍采用三三制的戰術沖鋒陷陣,靈活多變,極大隱藏了我軍的軍事行動,分散了敵軍的攻擊力。 02 戰士鋼鐵般的意志和信念 在零下四十度的嚴寒環境里,中國人民志愿軍的客觀環境確實,不僅武器裝備跟不上,就連物資補給都難以保證。 在美軍大塊大塊吃肉,糾結咖啡要不要放糖的時候,我們的志愿軍戰士卻在節省著吃著每天一個凍土豆充饑。 所以說,在當時那種惡劣的環境下,中國人民志愿軍能夠取得長津湖戰爭的勝利,完全就是憑借鋼鐵般的意志和信念。 偉大的志愿軍戰士們深知,他們背后站著無數的中國人民,為了我們的國家,為了我們的人民,他們必須戰斗,他們必須勝利。 此前有看過影片點映的觀眾留言說,“種種艱難困苦都沒有壓垮志愿軍鋼鐵般的意志,小學就知道抗美援朝對中國來說是以弱勝強的勝利,如今看完《長津湖》更加明白了我們為什么會贏!” 03 正義之師終將戰勝邪惡霸權 美軍入侵朝鮮后,更在我國邊境點燃戰火,是赤裸裸的霸權主義與帝國主義行徑,妄圖將新中國扼殺在搖籃里。 這正是美國的癡心妄想,71年前的中國人民沒有妥協,沒有屈服,而是堅決抵抗,終致勝利。 正如當下,美國同樣還在蠢蠢欲動,多次妄圖干擾我國內政。三年前,美國指使加拿大方面,制造了“孟晚舟事件”。今年9月25日,孟晚舟乘坐中國政府包機回國。美國的霸權主義行徑再一次撲空,71年后的中國,同樣絕不會向敵人妥協。 正義終將戰勝邪惡,黑暗終將會被光明所替代。 即使在當年長津湖那么艱苦的戰爭環境中,武器裝備遠不如人的中國人民志愿軍,依然可以讓美帝國主義者,丟盔卸甲,潰不成軍! 正如觀眾所說的一樣,“抗美援朝是中國人民不畏強暴,反抗侵略的決心展示,是中華民族保衛和平、維護正義的無畏氣概。” 所以,除了戰術設計上的巧妙,以及中國人民志愿軍戰士頑強拼搏的意志力,中國人民能取得這場戰爭的最終勝利,更是必然的結果。 如果廣大觀眾,還想知道當年戰事的更多細節,從9月30日起,走進電影院,看完《長津湖》,一定會滿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