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郁養神湯(聶惠民經驗方) 來源: 由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合酸棗仁湯合方而成。 組成: 柴胡10g,黃芩10g,法半夏10g,生龍骨30g,生牡蠣30g,炙甘草3g,炒棗仁15g,茯苓15g,知母10g,川芎3g。 功用: 解郁安神。 方解: 此方由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合酸棗仁湯合方而成。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解郁安神,方中柴胡味微苦性微寒,疏利少陽經中之邪熱,黃芩味苦性寒,清瀉少陽膽腑之邪熱。臨床上大部分失眠患者和情志因素關系密切。肝的生理特性是喜條達而惡抑郁。情志內傷,最易傷肝,導致肝氣郁滯,所以疏肝是治療失眠、抑郁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肝與膽互為表里,治療肝郁的同時,應考慮到肝郁最易化火,導致與它相表里的膽腑邪熱內盛,治療時就應肝膽并治,經腑并調,使氣郁條達,樞機和暢。柴胡配伍黃芩就完美地履行了這一使命。半夏味辛性溫,辛主散,宣暢氣機,味溫則能燥濕化痰。肝主疏泄,調暢氣機,氣機不利,則津液的運行障礙,則極易導致痰濁飲邪的停聚,所以方中用半夏意義深遠。柯韻伯認為半夏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中有“引陽入陰,能治目不瞑,亦安神之品,故少用為佐”。甘草既能扶正祛邪,防邪深入,又可以抑制柴胡,黃芩的苦寒之性。龍骨偏于重鎮安神,斂浮陽而止汗,牡蠣偏于益陰潛陽,軟堅散結;二者相須為用,有益陰斂陽,鎮驚安神之功。《黃帝內經》云:“肝藏魂,人臥則血歸于肝。”肝血不足,則魂不藏則不得眠,酸棗仁湯具有養血清熱安神之功,方中用酸棗仁補肝血安神。尤在涇云:“魂既不歸,容必有濁痰燥火乘間而襲其舍者,煩之所由作也,故以知母、甘草清熱滋燥,茯苓、川芎,行氣除痰,皆所以求肝之治而宅其魂也。”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和酸棗仁湯二方合方,功效累加,對于失眠多夢,抑郁等患者療效顯著。聶老師臨床上善于運用合方治療疑難雜病。聶老認為:合方具有揚長避短,功效累加及可以產生新效等優勢。肝體陰而用陽,肝氣易郁的病人,往往是肝血虧損以及肝火較旺的病人,酸棗仁湯補肝血,清肝熱治其本,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疏肝治其標,標本兼治,療效顯著。 主治: 失眠,驚悸、健忘,心煩,抑郁癥,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數等。
臨床應用及加減化裁: 臨床應用于失眠、健忘、心煩、抑郁癥、精神分裂癥、神經癥、更年期綜合征、焦躁癥等。 加減化裁: ①,心煩甚者加百合、生地; ②,口苦者加郁金、金錢草; ③大便秘結者加柏子仁、瓜蔞皮; ④胸悶者加丹參、薤白; ⑤喜悲傷欲哭者加浮小麥、大棗; ⑥咽喉不適者加厚樸、蘇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