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新四軍是由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改編而來的,剛成立時有一萬余人,編為四個支隊。在這四個支隊當中,如果要說哪個實力最強?有人可能會想到陳老總的第一支隊,或是粟裕所在二支隊,以及張云逸領導的第三支隊。
其實都不正確,新四軍實力最強的支隊當屬默默無聞的第四支隊,為何這么說呢?首先看人數,前三個支隊都是一兩千人,第四支隊卻有三千余人,并且在抗戰初期發展很快,短時間內坐擁八千余人,實力遠超同時期的其它支隊。除此之外,第四支隊裝備也是最強,是能打硬仗的精銳之師。
如此強大的第四支隊,司令員是誰?后來授何軍銜呢?首先司令員是高敬亭,很遺憾的是,他32歲被錯殺,因此沒有參與軍銜評定。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這位傳奇將領。
高敬亭,1907年出生,河南信陽人。他21歲參加革命,歷任鄂豫皖特區蘇維埃政府主席、豫東南道書記、紅二十五軍師政委等職務。紅二十五軍長征北上后,高敬亭奉命留守鄂豫皖蘇區。在異常艱難的條件下,他重建了紅二十八軍,擔任政委(未設軍長),率部堅持開展游擊戰爭。
雖然當時紅四方面軍主力已經轉移,但國軍仍沒減輕對鄂豫皖蘇區的“清剿”,為此還集結了數十萬大軍。面對敵人的重兵進攻,高敬亭充分發揮游擊戰術的優點“敵上山、我下山,化整為零,集零為整。”這樣靈活作戰,連老蔣的虎將衛立煌都拿他沒辦法。南方三年游擊戰爭中,高敬亭率領的紅28軍堪稱最成功,紅旗始終在大別山區飄揚。
后來國共合作,高敬亭的紅28軍被改編為新四軍第四支隊,但還沒過兩年時間,他就被錯殺了。理由則是高敬亭擁兵自重,不聽指揮,國共都合作了,還不把根據地讓出來。
客觀來說,因為之前長期遠離主力部隊,高敬亭確實養成了一些獨斷專行的作風,后來又認為自己人多裝備好,“新四軍在吃四支隊的飯”。但這也只是內部矛盾,高敬亭本質上是忠于革命的,主席還打算讓他來延安學習,改造思想。但延安的電報還沒到,高敬亭就被錯誤殺害了,終年32歲。
敵人懸賞十萬大洋都拿不到高敬亭的人頭,最后卻被自己人殺害了,這實在是令人惋惜不已。那么如果高敬亭沒被錯殺,他能授什么軍銜呢?我們可以仔細分析一下。
紅軍時期,高敬亭是留守鄂豫皖蘇區的最高領導人,擔任紅28軍軍長,可以與率領紅25軍長征的徐海東相比。抗戰爆發后,他擔任新四軍第四支隊司令員,同時期其他三位支隊司令員,一位是元帥,一位是大將,還有一位推辭了大將。在我看來,如果高敬亭沒有被錯殺,大將當之無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