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拾光逆行者】Dr. Yan 中國農業大學博士 校對:【拾光逆行者】Dr. Zhang 中國科學院博士 視頻版請移步:諾貝爾獎揭曉,竟然與辣椒有關!多吃辣有利健康嗎?會得痔瘡嗎? 獲取更多信息,請關注頻道:【拾光逆行者】 瓊瑤劇中的渣男在敗露后常常會收到女主的一個大嘴巴,這時候,渣男往往會覺得臉上火辣辣地疼。這里用辣來形容痛再恰當不過了。實際上,我們的身體感知辣和疼痛的原理是一樣的,并且這還與溫度的感受密切相關。 202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和斯克里普研究所的戴維和阿代姆,表彰他們分別發現了溫度和觸覺的受體,為人類理解疼痛和觸覺的生理基礎以及治療疾病引起的疼痛和感知障礙帶來了曙光。其中戴維的研究發現人體對溫度和痛覺的感知是基于同樣的機理。 202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和斯克里普研究所的戴維和阿代姆 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來解讀隱藏在生活中的諾貝爾獎背后的科學故事!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歷?酣暢淋漓一頓麻辣火鍋后,身體的某個部位開始隱隱作痛?川渝人民的痔瘡比例偏高是真的嗎?在我上大學的時候,曾經流行過一種叫變態辣的烤翅,只有最勇敢最堅強的小伙伴才能吃下它。世界上最辣的辣椒為卡羅萊納死神辣椒,傳說中,這種辣椒不用吃下,哪怕是舔一口就需要去醫院搶救。 我國是傳統的吃辣大國,很多傳統美食都與辣有關,大家可能都能感受到,川渝美食正在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占據全國甚至全世界的餐桌,比如麻辣火鍋、水煮魚、毛血旺。辣椒佐食讓人胃口大開,大快朵頤后汗流浹背的暢快感更是讓人流連忘返。 但是傳言食用辣椒也有各種副作用,上火,引發肛腸疾病,甚至導致癌癥,事實真的如此嗎?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吃辣到底對身體好還是不好呢? 辣椒會導致上火嗎?答案是Yes。民間所說的上火,其癥狀主要為口腔潰瘍,其根本原因是一種炎癥反應。辣椒素可以引起毛細血管擴張,促進炎癥反應,從而導致或加重口腔潰瘍。有的年輕人吃完辣椒就冒痘痘也是同樣的道理,因為毛細血管擴張,加重了油脂分泌和毛孔的堵塞。因此啊,口腔潰瘍或容易長痘痘的朋友們,以及患有消化道潰瘍的病人,食用辣椒時應該量力而行。 辣椒的七宗罪遠不止上火,最廣為流傳的莫過于痔瘡了。有傳言說因為當地旺盛的辣椒消費西南地區有全國最好的肛腸專科醫院,這其實是謠傳,中國排名前三的肛腸醫院都在北方。這也許從側面說明痔瘡與吃辣并無唯一的因果關系,事實上辣椒也確實蒙受了不白之冤。 痔瘡的成因比較復雜,但主要因素包括久坐,飲酒,便秘以及急慢性腸炎等導致的排便次數過多。 在流行病學研究報道中,過量食用辣椒等辛辣物導致腹瀉及反復充血,同時未被分解的辣椒素會刺激GM,促進毛細血管擴張,只有在這種情況下,辣椒導致痔瘡的風險才會顯著上升。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已經患有痔瘡的朋友們應該減少辣椒的攝入。 除了痔瘡,吃辣的另一個爭議點在于癌癥。科學界對于辣椒是導致癌癥還是治療癌癥仍存在爭議。有研究發現辣椒素會導致抑制癌癥發生的相關分子表達下調,導致乳腺癌的進一步發展,同時在老鼠中的研究也表明辣椒素可以促進皮膚癌的誘發幾率。 但是發表在著名學術期刊《分子細胞研究》《凋亡》等上的研究又得出了相反的結論,研究發現胃癌、結腸癌、胰腺癌細胞對辣椒素十分敏感,相對于正常細胞更易于發生凋亡。通俗的講就是癌細胞被辣死了。 遺憾的是,這些研究都是在老鼠或體外進行的,通過流行病學研究并無發現吃辣可以導致癌癥,也無法證實辣椒素可以在臨床上治療癌癥。所以,這些目前都沒有詳實的科學證據。 聊了這么多辣椒對身體的潛在影響,那我們的身體是怎么感受到辣的呢?我們常說的酸甜苦辣咸鮮這些食物口味中,辣可以說是一個異類,其他幾種感受都是味覺,是舌頭上的味覺細胞上的受體蛋白被激活以后,通過神經傳遞到大腦的信號。比如氫離子對應酸,葡萄糖、果糖、蔗糖對應甜,奎寧對應苦,鈉離子對應咸,氨基酸對應鮮。 但是辣卻是一種痛覺。 辣椒素可以激活口腔中的TRPV1受體(也就是此次獲得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研究中的重要分子),從而激活痛覺神經通路。TRPV1受體同時還可以被有害的熱刺激激活。這也是吃辣椒后喝熱水會覺得更辣得受不了的原因。 最后是嗜辣人士的福利時間。常吃辣椒可以降低心臟病和中風死亡風險,這是對意大利南部超過兩萬名男女志愿者進行追蹤調查后,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會雜志上的研究結論。 總結一下,辣椒攝入會導致毛細血管擴張和上火,其強刺激性并不適宜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消化道疾病的朋友們。辣椒會誘發痔瘡,但只有在長期過量食用的前提下。關于辣椒是否會致癌或治療癌癥,科學家們還在打架。比較確定的是,常吃一定量辣椒可以降低心臟病和中風死亡風險。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請點贊這期內容。如果您想獲取更多健康相關的知識,請訂閱、關注我們的頻道,并將我們的內容傳播給更多的人。這里是【拾光逆行者】,我們下期再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