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是一種高患病率、高復發率、高負擔率的精神疾患。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抑郁癥已成為世界第4大疾患。臨床上我們常常發現,大部分抑郁、焦慮的精神障礙患者都伴有嚴重失眠癥狀;而長期失眠的患者會發展成為抑郁、焦慮患者或加重抑郁、焦慮癥狀,失眠與抑郁、焦慮互為風險因素。臨床上失眠往往先于或者同步伴隨抑郁、焦慮癥狀。 因此,對抑郁、焦慮和失眠進行綜合治療成為目前國際上這類疾病治療的新趨勢。藥物治療特別需要兼顧療效與安全性。現針對合理使用失眠、焦慮、抑郁藥物進行總結,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參考。 常用的抗抑郁藥物包括選擇性5-HT再攝取抑制劑(SSRIs)、5-HT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NRIs)、去甲腎上腺素及特異性5-HT能抗抑郁劑(NaSSAs)、三環類和雜環類藥物(TCAs)、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s)、可逆性單胺氧化酶A抑制劑(RIMAs)。此外還有抗焦慮和抗抑郁的復合制劑,如氟哌噻噸美利曲辛。 ![]() 失眠的藥物治療 ![]() 可用于入睡困難的藥物 ![]() 用于治療睡眠維持困難的藥物 ![]() 抑郁焦慮人群睡眠用藥 ![]() 特殊人群睡眠用藥 失眠伴抑郁的藥物治療 失眠伴抑郁首選SSRIs/SNRIs/小劑量米氮平聯用SSRIs或SNRIs,必要時輔以鎮靜安眠藥。鎮靜安眠藥首選non‐BZDs,如唑吡坦、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扎來普隆或具有鎮靜作用的抗抑郁藥如曲唑酮、米氮平等,可輔以有鎮靜、抗抑郁作用的合劑藥物或中成藥;失眠改善后non‐BZDs/BZDs等鎮靜安眠藥應逐漸減量至停藥,以SSRIs/SNRIs/米氮平維持治療。鎮靜安眠藥應使用最低有效劑量,“按需”給藥、短期用藥,停藥時宜緩慢逐步減量至完全停藥。藥物的選用應注意個體化原則。 失眠伴焦慮的藥物治療 (1)BZDs:此類藥物中的阿普唑侖、氯硝西泮、勞拉西泮、地西泮等,對失眠伴焦慮患者療效較好,可減少夜間覺醒頻率,但可顯著減少慢波睡眠,導致睡后恢復感下降。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頭暈、口干、食欲不振、便秘、譫妄、遺忘、跌倒、潛在依賴性、次日殘留的鎮靜作用等,盡管藥物有其不良反應,但在失眠伴焦慮的患者中,BZDs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具有鎮靜作用的抗焦慮/抑郁藥:尤其適用于焦慮伴發失眠的治療,以曲唑酮為代表的SARIs類藥物適用于失眠共病的焦慮患者,也可作為焦慮患者改善睡眠的輔助用藥,能明顯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和睡眠結構,延長患者的睡眠時間。 總結 失眠伴抑郁、焦慮的藥物治療應在治療之前先區分抑郁和焦慮的主次,藥物的選擇取決于癥狀的嚴重程度和癥狀模式,藥物的選用應注意個體化原則。必須在療效和耐受性之間保持平衡,還要考慮用藥安全性和患者偏好。 美國的心理學家貝克設計了一個抑郁自評量表,包含21組,每組有4句陳述,每句都有一定數值為等級分。你可根據一周來的感覺,選擇最適合自己情況的那句話。全部21組都做完后,依據總分,就能明白無誤地了解自己是否有抑郁,抑郁的程度如何。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自測~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中國成人失眠診斷與治療指南(2017 版),中華神經科雜志,2018 52(5):324-335 [2].Cipriani A, Furukawa TA, Salanti G, et al.Comparative efficacy and acceptability of 21 antidepressant drugs for the acutetreatment of adul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network meta-analysis. Lancet 2018;391:1357-66.3. [3].Bayes A, Parker G. How to choose anantidepressant medication. Acta Psychiatr Scand. 2019;139(3):280-291.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