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講“債臺高筑”。欠錢就欠錢唄,為啥叫債臺高筑呢?今天無影江湖給大家普及一個典故。 話說三千多年前,周武王伐紂滅商,建立周朝,開啟了中國的封建制。在周朝的前八百年,還是十分興盛的??墒呛髞?,由于實行分封制,加上各國兼并,周天子的土地和權力越來越小,雖然形式上周天子是王,秦齊楚魏等國君只是公,但到了周赧(nǎn)王的時候,名存實亡,不但秦、楚這樣的大國比他富有,甚至連大國底下的臣子封地都比他多。 此時秦國已經很強大,到處兼并小國。公元前256年,秦國大舉進攻韓國,奪取了韓國的陽城、負黍(均在今登封市一帶),逼近周赧王所居的王城。周赧王和各位大臣一片慌亂,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這時,楚國出了個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春申君。他向楚考烈王建議,借助周天子的號令,聯合幾個國家一起滅掉秦國。干成了楚國就是盟主,干不成就甩鍋給周天子——這個事在楚國已經很不靠譜,更別說實際操作了。不過周郝王正在無計可施,聽了楚國使者的說辭,以為自己老大的尊嚴又回來了,便起草詔令,分發六國,約定時間集中兵力攻秦。 打仗是要花錢的。此時周天子只有東拼西湊的六千人馬。為籌集軍費,只好向國內的富商大賈借債,并答應滅秦后還清本錢和利息——滅秦后還錢? 到了約定日期,周赧王把六千兵馬帶到集合之地——伊闕(即龍門)。只有楚、燕二國來了,其余各國毫無音信。只靠這點力量,顯然不是強秦的對手。此時,軍費也所剩不多了,攻秦計劃只好作罷,已集中的人馬也各自散去。 秦國在旁邊笑完之后,臉孔一板,好呀你還要聯合六國伐秦?來,比劃比劃試試!秦軍吃著肯德基輕松打到王城,周赧王秒降秦,被趕到伊闕南邊的新城。 仗是沒打成,但是錢花了呀。眾債主等不到吃免費的煎餅果子,便一齊趕到新城向赧王討債。赧王無法招架,就躲進一處建在高臺上的驛館內,這處高臺被稱為“逃債臺”。這就是“債臺高筑”的來歷。 |
|
來自: 新用戶3223uIRF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