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是人體重要器官之一,乃先天之本。腎臟功能是否正常,對健康長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腎主藏精、冬主收藏,開竅于耳。所以在冬季時常進行雙耳提拉按揉,可起到強腎壯腰,養身延年的作用。  說起“耳朵”這個器官,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吧?耳朵是人體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不僅是聽覺器官,而且還有保持身體平衡的功能。看似不起眼的耳朵,卻與經絡、臟腑之間有著緊密的關聯。中醫上面有記載,在小小的耳朵上,分布著91個穴位,全身器官組織在這里都有特定的反射區。(據《耳穴名稱與部位的國家標準方案》) 當身體有病變的時候,往往會在耳朵相應部位出現疼痛敏感,其皮膚的感應也會發生變化。這樣,通過刺激耳朵的相應部位,就可以預防和治療相應的疾病。 可別小看了揉耳朵這個動作,對于防病、保健、強體質,樣樣都不差。那么,怎樣揉耳朵才科學正確呢? 耳垂,是耳朵的頭面區,這一區域的穴位與人的頭腦、面頰關系密切,經常按揉耳垂,可以美容養顏、提神健腦。動作要領:將食指和中指并攏塞入耳腔,拇指放在耳垂后面,3個指頭盡量將頭面區全部捏住揉動。食指和中指不動,拇指做搓揉動作,順時針揉50次,逆時針揉50次。再把耳垂往下拉一拉。耳窩是耳朵的中心區,五臟六腑對應的穴位都在耳窩里,對耳窩里的各點進行刺激能調和五臟。耳窩不容易搓揉,所以要用手指掏。動作要領:把食指或中指的指甲減掉,放進耳窩里,用力來回掏,爭取讓手指觸及耳窩的每一處,每天掏100次。耳廓外緣的耳穴主要應對于人的四肢。一般肢體健壯而敏捷的人,耳廓外緣比較寬大;肢體瘦小的人,耳廓外緣就相對窄小。長期揉耳廓外緣,可以使四肢強健。動作要領:用拇指的全部和食指的大部分夾住耳朵外緣,來回揉搓,每天100次。耳朵上的三角區就是三角窩,它對應于人體的泌尿生殖系統,還有交感、神門兩大要穴。捏住這個區域,可以滋陰補腎,還能調整體內植物神經,調節排泄機能。耳背上有一條溝,叫降壓溝,它對應人體的脊背。摩耳背的作用相當于捏脊,可以調暢全身的氣血。動作要領:另側手拇指塞進耳窩,食指和中指從反面托住降壓溝,同側手食指指腹沿著降壓溝從上往下摩擦,每天摩擦100次。在對耳朵的各個區域進行了一遍按摩之后,還要搓一次全耳。這樣可以使在先前按摩中獲益的部位氣血更加通暢,通達全身。動作要領:用手掌搓耳朵,前后搓50次,再上下搓50次。將這些動作做完后,你如果覺得耳朵發燙,渾身充滿暖意,手上也微微出汗,說明效果達到了,全身的氣血、經絡和臟腑都得到了一次鍛煉和清洗。
? 牙齦腫痛:按耳垂 
耳垂相當于面部,當因“上火”導致牙齦腫痛,或臉上長小疙瘩時,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揉捏耳垂,有很好的治療效果,經常按捏耳垂還能美容養顏。 ? 心絞痛:按下耳窩 
經常刺激耳甲腔部位,俗稱下耳窩,對循環系統有保健作用。下耳窩相當于胸腔內臟器官。
心絞痛時首先要保持鎮定,不要驚慌,立即停止活動,臥床休息,最好抬高上身,然后可對下耳窩進行按壓。
? 打嗝:按上耳窩 
上耳窩,即耳甲腔上方的耳甲艇,相當于人的腹腔,按摩此處有助于消化,并有強腎健脾之功。
打嗝,中醫稱為“呃逆”,多是由于脾胃虛弱,以及暴飲暴食引起胃氣上逆所致。 ? 失眠:按上下耳窩 
失眠,中醫稱“不寐”,由心、脾虛弱及肝氣不暢造成,可按揉下耳窩中的“心”及其上耳窩中的“脾”“肝”穴位。
? 四肢疼痛:揉耳輪 
耳廓的外周耳輪相當于軀干四肢,頸肩腰腿痛等軀體疼痛患者宜多按壓耳輪。  如果四肢瘦弱無力,就要把重點放在耳朵的邊緣;如果有心腦血管方面的問題,就要把摩耳背作為重點。如果發現有幾個部位揉上去很疼,這也許是某些疾病的征兆。 在按揉過程中,可以記住這些疼痛點。完成整套動作后,再適當按揉,對身體可以說是有百益而無一害噢~ 耳穴既能治病,又能養生保健,掌握了耳朵,就是抓住了健康!大家一起練起來,趕走病痛,練出健康好身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