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控制作為痛風治療的基礎手段,具有方便、快捷、有效的特點。而水果作為飲食結構構成的主要組分,合理選擇食用不僅能養生,還能有效的防治痛風。 水果降尿酸作用為4個方面: 低嘌呤:水果嘌呤含量相對降低; 堿性食物:堿性食物有利于尿酸的堿化及尿酸的溶解; 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C可降低血尿酸; 具有高含量的鉀離子:高含量的鉀離子有利尿的作用,可以有效地促進尿酸的排出。 根據201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指出建議限制使用含較多果糖和葡萄糖的飲食,否則易誘發痛風,因此用水果防治痛風,盡可能選用嘌呤、果糖及葡萄糖含量較低,維C和鉀離子含量較高的水果: 酸棗維C含量很高,不含嘌呤,含能量也高,按理論上能降尿酸。 鮮棗、石榴、番石榴的含嘌呤量很低,維C含量很高,含鉀離子量也很高,番石榴也是堿性食物,可以調節體內酸堿平衡,鮮棗和石榴含糖量稍高。 櫻桃含嘌呤量17mg/100g,含鉀量232mg/100g,含糖量不高,而且含有花青素,能提高腎小球對尿酸的過濾作用,降低腎小管對尿酸的再吸收,從而降低尿酸對人體的傷害。 所含維生素C含量比一般水果高,維生素C能溶解粘在關節處的晶體,緩解高尿酸帶來的傷害。 草莓、獼猴桃的含糖量低,維C含量高,但含嘌呤也高,椰子和牛油果嘌呤含量高,同時鉀離子高,所以這幾種水果能不能降尿酸還不明確。 香蕉、桂圓的鉀元素含量比較豐富,同時也是堿性水果,幫助保持人體的酸堿平衡,促進尿酸的溶解和排出。但香蕉含糖量稍高。桂圓除了含糖量稍高,含嘌呤量也稍高。 山楂雖然不含嘌呤,維C含量高,含有花青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協助降低體內的尿酸含量,但會導致尿液的酸化,含糖量也高,不利于尿酸的排泄。 無花果、榴蓮含嘌呤量較高,痛風患者不宜食用。 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教授 博士生導師 國醫大師李濟仁教授學術傳承人,廣東省中醫院風濕免疫研究團隊負責人,中華中醫藥學會免疫分會青年副主委,廣東省中醫藥學會風濕病專委會副主委,國家公派荷蘭訪問學者,廣東省杰出青年醫學人才,廣東省中醫院拔尖人才,首屆廣州市科普名師。 擅長:中西醫結合診治痛風、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銀屑病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等風濕免疫病。 風濕患者如需面診黃閏月大夫或網絡問診 |
|
來自: 新用戶98186413 > 《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