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商務部發了一個關于保供穩價的通知,通知里面有提了一下,鼓勵家庭根據需要儲存一定數量的生活必需品,滿足日常生活和突發情況需要。 
有人聯想到現在臺海局勢,覺得這是不是要打仗了啊?這應該是想多了,我覺得可能有兩個方面,很現實的考慮。
第一個是今年冬天的疫情,可能會有反復。疫情帶來的主要問題就是一旦需要居家隔離,那可不就得備點生活必需品嗎。這是有備無患,萬一真就是在你的小區,自己備著有,也是給社會減輕點負擔。
第二個是經濟方面的考慮,最大的好處是增加社會庫存的彈性。這個也得從兩方面講。
內部來說,現在國外的供應鏈有腦血栓和腸梗阻,導致貨物流通不暢,其實從8月份以來,外貿出口增速可能就開始轉跌了。如果外面的需求出不來,那很多生產庫存會積壓下來。如果我們都存點必需品,可以緩解這個壓力。
外部來說,不確定因素很多,上游大宗商品的價格有可能還會維持在比較高的位置,我們現在的生活,早已經沒有存必需品的習慣了,如果把這種必需品分散到家庭中去,可以增加未來萬一出現緊缺的供應彈性,不至于供應一緊張就都來搶貨。
總體來說過分解讀甚至心里發慌是沒必要的,但是以多年的經驗看,基本來說,聽國家的,準沒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