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已亡,緬懷故人——陳伯廬主教難得珍貴的一張老照片 一,一張老照片引出一段痛苦的故事 昨天晚上,安陽教區申四明神父發過來一張寶貴的抗日戰爭時期的教會老照片,這是一個年輕而且英俊帥氣的小伙子,他身穿教會中特有的輔祭白衣,一看就知道是教會中人。 我猜了老半天,也沒有看出這個年輕帥哥是誰,最后還是申神父告知我,這是后來成為邯鄲教區主教的陳伯廬,1940年在河南開封留下的照片。 照片下的標題:1940 Il chierico Chen Pe Lu Petrus 這是抗日戰爭時期的1940年,在河南開封時的陳伯廬修士。 從陳伯廬主教的簡歷中,并找不到他在開封服務的記錄,那為什么他會在開封留下這樣一張珍貴的照片呢? 這話說來就長了。 二,陳伯廬到獻縣大修院攻讀哲學趕上日寇侵華 陳柏廬主教于公元1914年5月23日(農歷虎年4月29日),生于河北省廣平縣南高曲村一教友家庭,自幼領洗,圣名伯多祿。 陳伯廬主教自幼接受教會熏陶,從小在教會學校接受教育,蒙上主恩寵少年時就立志修道。12歲時到大名益大小學讀書。 1932年入威縣趙莊永年教區小修院修道。在此期間,與張安太修士和寧振國修士共同學習眼科,因為天主教會順德教區眼科醫院有先進的眼科技術,附近教區都有派人去學習以后也在本地開設診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937年,陳伯廬到獻縣大修院攻讀哲學。 獻縣總堂遠近聞名。它曾是直隸(河北省)東南天主教的中心,也是全中國培育耶穌會士的大本營。它不僅占地大,機構全,所轄地域遼闊,工作人員數目龐大,為天主教會在華北做過使人驚憾的重要貢獻,因此人們譽之為“華北第一堂”。 獻縣教區第一所修道院由李秀芳神父于1860年2月4日成立在威縣趙家莊天主堂,當時的校舍只有土房六間,首屆修生13人。次年7月,修道院遷到獻縣張家莊,1929年至1939年獻縣教區逐漸分為四個教區,但修道院仍由獻縣教區主辦。 1937年9月29日,日軍攻陷河北獻縣,南門入城的日寇片桐部隊 抗日戰爭爆發以后,日本侵略者在河北制造了多起針對天主教的慘案,河北天主教會遭受到日軍的殘酷迫害。 獻縣是在1937年9月27日淪陷,日本飛機轟炸河間、獻縣一帶,教會公用房屋被炸毀。在正定,一群日寇持槍沖入正定教堂,制造了主教、神父、修士9人被殺慘案。隨后日軍對教會的迫害變本加厲、愈發猖狂。 三,日寇制造喪心病狂的“河間慘案” 1938年的秋天,因為日戰時期,河間城內天主堂的男女學校南北兩院的樓房都閑著。當時執掌教區的趙振聲主教建議把大修院遷往河間,所以1939年初修院和煉靈主母修女會都遷去河間。 不料月底日本人也進了河間城,日本人覬覦教會資產,早就想占用天主堂。所以唆使漢奸們屢屢尋釁刁難。 當時的大修道院院長是崔步云,崔步云是永年教區首任華籍主教崔守恂的胞弟,和哥哥崔守恂同為獻縣耶穌會士,曾傳教于交河、河間、冀縣、衡水、武邑、棗強一帶。 修道院院長崔步云 在1933年崔步云陪同兄長至羅馬參加祝圣典禮,歷任大修院院長、總堂理家、初學神師、耶穌會院長等職。1948年7月至1952年8月,任教區代理主教。 崔步云院長處世經驗豐富,他預計日寇將進一步尋釁,教會修院形勢不好,就在那年5月份提前放了暑假,實際上就是讓教會修士們投親靠友,找地方避難。 果然,在修院疏散修士們不久, 1939年7月15日早晨,日本兵突然闖進堂院,把河間天主堂里的人員押著關進了監獄里。 當時被抓的一共有24人,受到了極其殘酷的折磨。同時,又從西關逮捕了一名姓楊的老年男教友。 在9月29日夜里,他們被日本兵兩個兩個地帶出城,以私通八路軍罪名而遭殘酷殺害,隨后把他們扔到身后事先挖好的大坑里。這就是河間發生的天主教大修道院慘案。 四,陳伯廬主教在河南開封避難,逃過一劫。 陳伯廬主教當時正是在崔步云院長,為避免修生們遭日軍尋釁傷害,5月份提前暑假后到開封避難,才逃過次浩劫,并在那里留下了這一張珍貴的照片。 陳伯廬修士,1940年。 本來在日寇侵華之前的民國時期,獻縣教區迅速發展,工作量越來越大,主教的巡察、神父的傳教都因地面太廣、教友太多、望教友大幅度增加而難以負荷。 劉主教遂向教廷呈遞申請,要求劃分教區,并且提供了劃分的依據和計劃。1929年5月13日,教廷將廣平府10縣劃出設立永年代牧區,首任代牧為崔守恂主教。 1936年3月29日,教宗又將大名府6縣劃出設立大名監牧區,由匈牙利耶穌會管理,首任監牧為查宗夏主教。1939年4月27日,景縣監牧區成立,版圖為河間府南部及冀州12個縣。 但是1937年日寇侵華,給教會帶來空前災難,1939年7月至9月間,日寇掘堤放水淹60余縣,災民達500萬。教區力行愛德,修建土屋,發款施藥,賑濟災民。日寇欲強占河間教產,遂以私通八路為借口,制造“河間慘案”,并燒毀城外楊店、臥佛堂及露德莊等六座圣堂。 到了第二年,獻縣大修院被迫遷至景縣,與大名、永年組成“若石學院”。因為當時新成立的景縣教區由奧地利主教負責,奧地利德國與日本是同盟關系,教區為安全起見,聯合在景縣開辦若石總修院。 1940年秋后,陳公入景縣若石學院讀神學。1944年6月29日,在威縣趙莊主教府由永年教區崔守恂主教祝圣為司鐸。 追思已亡,今天我們緬懷過去艱難時期為教會獻身的故人先賢,并為他們獻上誠摯的思念和虔敬的祈禱! 特別感謝安陽教區申四明神父提供圖片資料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