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蘇康。 我們在做好一個行動計劃的時候,內心一定是充滿信心的。 但是當我們開始執行時,卻發現這里一個坑,那里一個坑,事情總是難以推進。 于是對于完成計劃的信心直線下降。 這些看似是因為各種坑,各種困難導致你無法前進,實則是你無法專注到事情的本身上來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 只有保持專注,心無旁騖,你才能進入深度思考的狀態,才能夠產生有創新的點子和更優的解決方案。 因此,在專注的狀態下想到的方法肯定比你處于浮躁狀態時要好得多。 而想要提升做事效率,讓事情高效推進,則離不開自身充沛的精力。 充沛精力的保持,靠的不止是體能,還有積極正面的情緒、良好的心態等。 很多時候事情止步不前,難以推動,不是因為事情真的有那么難,而是我們的身體與精神產生了倦怠。 因此良好的精力管理能夠提升做事效率。 01 那么你覺得,當我們能夠做到降低干擾且合理分配做事精力,就能保證事情的成功嗎? 其實不能保證事情成功,而只是提高事情成功的概率。 我們在做事的過程中能夠把握好的話,不能說100%保證成功,但能夠提高成功率,讓我們更有掌控感。 因為在執行過程中,一定會有些不在自己控制范圍內的事情會對成功概率產生影響。 大多時候,我們容易因為很多雜事的干擾,導致影響做事的進度,甚至是被擱淺。 比如自己當前的事還沒完成,就開始插手其他的事情,精力分散,應接不暇。 這就是讓自己不夠專注的原因之一。 自己心中要有一把尺子,分清主次。 在做好當下重要事情之后,在能力范圍內,適當去做其他事。 現實中充滿了各種干擾,如果專注做事時被干擾怎么處理? 02 不知道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受:
無論是工作或生活中干擾可以分成兩類:他發干擾和自發干擾。 很多人,也常常在日常中被干擾、被打斷。 久而久之,會發現,可怕的并不是自己被干擾,而是自己沒有意識到打斷自己的事情是一種干擾。 只有當我們對干擾有所意識,才能有效地降低干擾對工作和生活的影響。 比如做事時,身邊人討論聲音過大、上級找你談話、家人找你聊天等等,這些都是他發干擾。 什么是他發干擾? 其實就是由其他人帶來的干擾,他人的行為打斷了你做事的進程,甚至是轉移了你做事的焦點。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該怎么辦呢? 首先,沒有必要因為被打斷而焦躁或者生氣,這些不良情緒反倒會拖慢你的做事進程,讓你的注意力更加難以集中。 我們沒法改變他人,但是我們可以控制自己。 因此我們要掌握方法和借助工具,隔絕或降低某些他發干擾。 他人產生的噪音,會時時刻刻影響到我們的做事狀態。 簡單點,我們也可以通過使用降噪耳機或耳塞降低外界的干擾。 對于找自己聊天的家人朋友,我們應該避免馬上回復,利用一些零碎時間集中回復就好。 或者提前告訴他們,你現在要處理事情,不是重要的事情暫時不要發消息,避免引起誤會。 03 有些時候,他發干擾無法避免,比如在工作中臨時會議、對接工作等。 如果你的工作就需要對接很多人,那你就會不可避免地被他人打斷。 這時,你要如何兼顧瑣事的同時,保證自己的工作進度呢? 我們可以使用一個方法:斷點記錄法。 就是工作的切換點: 打斷后:用一兩句話記下目前工作的進度以及下一步要做什么,再記錄時間。 它能讓你降低被干擾的影響,快速找到工作狀態。 比如你工作時,有人因為重要事情找你,就可以使用便簽記錄下斷點時間和狀態以及接下來要完成的事情。 對于簡單的他發干擾,我們可以立即采取措施解決。 不過很多時候,我們也會因為自發干擾讓自己做事陷入困境。 那么如何應對自發干擾呢? 自發干擾是由我們自身產生的焦慮、浮躁、興奮等原因造成的,尤其是負能量容易導致自己缺乏專注力。
類似這種情況是由于自己缺乏專注力引發的干擾,稱為:自發干擾。 做甲事想乙事,會讓內心浮躁,無法聚焦到事情中來。 能夠減少自發干擾,提升自我專注力,最有效的方法是為自己創造心流時刻。 那心流是什么? 其實就是我們在做事的時候,能夠全神貫注,達到忘我的狀態。 在這種狀態下,你甚至會忽視外界的影響,感覺不到時間的流失,這樣狀態是不愿意被干擾的,而且事情完成之后,心中充滿著滿足感或者說是成就感。 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增加進入心流狀態的幾率。 進入心流體驗的第一條件,就是要有目標明確。 這之前的文章中,有提到明確目標的方法,而這次我們需要知道一個技巧-可視化目標法。 將理想目標放置在眼前,提醒自己開始。 其實這個過程就是不斷地強化自己信念的過程。 進入心流體驗的第二個條件:獲取實時反饋。 在做事中,如果我們有條件,應該主動去獲取他人的反饋。
獲取反饋的目的就是能夠讓自己不斷地有動力把事情執行下去。 很多自發干擾本質都是自己沒有找到能夠讓自己進入心流狀態的點,更多時候是被自己的負面情緒、畏難心里干擾不斷,導致讓自己止步不前。 04 如果你開始覺得自己在做重復性事情,那你可能需要在此基礎上提升工作難度。 如果在工作中感到焦慮害怕,說明挑戰很大,而你的技能已經到了原有水平的邊界,你需要突破它才能再次進入心流狀態。 利用各種方式提升技能,克服焦慮,能力提升后,才能應對更難的挑戰,這也是工作中進入新境界的過程。 因此,如果你在工作中感到無聊,就提升挑戰; 如果你在工作中感到焦慮,就提升技能。 作者:蘇康,90后男生,一個持續的自我進化者,喜歡閱讀分享,在這紛繁的世界帶來一點思考與你一起成長。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蘇康的成長觀」,ID:sukang20210123,不是所有的觀點都能獲得成長。 |
|
來自: 新用戶41883773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