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湘西趕尸”,大家伙一定沒有親眼見過,都是電影里看到客死他鄉(xiāng)的人終究要落葉歸根,會被趕尸人帶領(lǐng)貼上符咒,在神秘咒語的影響下一步一跳一步一跳行走在山林間黝黑的夜色中,趕尸人一手提著忽明忽暗的燈籠,一手搖銅鈴,時不時再撒些紙錢,此時便會亦步亦趨向前,以詭異的方式行進。幽靜的山間小路,清脆的銅鈴聲不時傳來生人勿近,竟然連雞都不鳴,狗都不吠,十分的邪乎。 其實,這樣的場景并不完全是編劇瞎編,湘西歷史上確實有趕尸,且由來已久。在湘西趕尸與放蠱、落花、侗女等并稱為三大邪。民間還流傳有趕尸三趕三不趕之說。所謂的三趕,凡被砍頭的,需將其身首縫合在一起,受絞刑的,戰(zhàn)斗戰(zhàn)死的,這三種可以趕。傳說因為他們都是被逼死的,死的不服氣,死不瞑目,既思念家鄉(xiāng)又惦念親人,可用法術(shù)將其魂魄勾來,以符咒鎮(zhèn)于各自尸體之內(nèi)。再用法術(shù)驅(qū)趕他們翻山越嶺。而所謂三不趕,犯病死的,投河跳井自愿而亡的,雷打火燒肢體不全的,這三種不能趕。病死的其魂魄已被閻王勾去,不能把他們的魂魄從鬼門關(guān)那里再換回來。而投河尤其是跳井者的魂魄,腳不挨地,頭不頂天,吊煞怨氣太重,會找替身,故而不可趕。另外,因雷打而亡者皆屬罪孽深重之人,而大火燒死的往往皮肉不全,同樣不能趕。 除了以上我們講到的這些,小編還找到了一則非常具體的清代時若是被秋后問斬的客死異鄉(xiāng)的死囚,該如何被趕尸匠引導(dǎo)回家鄉(xiāng)的記載。秋決的前一天死囚的親屬會湊一些銀子,請來趕尸匠買好銀物品,行刑當(dāng)天午時三刻,這邊劊子手咔嚓手起刀落,死囚是人頭咕嚕落地,趕尸匠就趕緊行法事,念咒語,讓助手將死囚的身首縫合一處,將朱砂置于死者的腦門心、背堂心以及胸膛、心窩、左右手板心、腳掌心等切除,每處一道神符壓住,然后用五色布條綁起。相傳此七處是七竅初入之所,以朱砂神符封住,是為了留住死者的氣魄。馬上再將一些朱砂趕緊塞入死者的耳鼻、口中再以神符堵緊。 相傳耳鼻口是三魂出入之所,所以這樣可將魂魄留在死者體內(nèi),最后還要在死者的脖頸上敷滿朱砂,貼上神符,用五色布條扎緊,再給死者戴上粽葉斗笠。趕尸匠念起咒語,大喝一聲:“起”,此時尸體就會應(yīng)聲站起。一路上趕尸匠要搖銅鈴、撒紙錢。當(dāng)多日奔波到達目的地的兩三天前,要趕緊告知死者家屬,準(zhǔn)備好壽衣棺材,等此人一到立即穿戴整齊,裝入壽木。這種入殮的過程全由趕尸匠承擔(dān),絕對不允許旁人插手或旁觀說生人一接近的話會導(dǎo)致驚尸和詐尸,且入殮必須在三更半夜進行。從資料上看,趕尸這一行確實特別的邪乎。那么問題來,這么詭異的湘西趕尸之術(shù),現(xiàn)實生活中真的存在嗎?真的做法是念符就能讓死者站起來行路嗎?為了嘗試解開這個謎團,下面這個據(jù)說是真實的故事,或許會給看官們一個答案。 說是在上世紀(jì)五十年代初,湘西地區(qū)剛剛被解放。由于境內(nèi)溝壑縱橫、溪河密布、峰巒起伏,土匪橫行,形式相當(dāng)復(fù)雜。當(dāng)時有兩位記者冒著生命危險在湘西做調(diào)查,半道上就突然看到有兩個趕路的身形很奇怪,行蹤很詭秘。他們的打扮穿著黑衣,寬大的黑袍罩在身上,前頭一個打著燈籠喊著:“回家呀,快跟我回家”。后面一個亦步亦趨地、跳跳地跟著兩位記者,就懷疑這兩個人可能是反革命分子,就跟蹤他們來到了一家客棧,不料客棧老板卻告訴他們:“不用擔(dān)心,他們不是土匪,是趕尸的,前面的是趕尸匠,后面的是尸體”。 兩位記者是唯物主義,根本不信,過去就直接敲對方的門,看看啥情況,敲了好半天門才開,開門的正是趕尸匠。而另一具所謂的“人”帶著斗笠遮著臉,黑暗處站在墻角那。敲開門掃了一眼似乎沒發(fā)現(xiàn)什么異常,記者也不好多問就離開了,回到房間就琢磨這件事兒,越想越覺得蹊蹺,你說人死后尸體會變得僵硬,別說是行走了,根本就不可能站立。況且剛才看到房內(nèi)飯桌上竟然擺著兩副碗筷,難道此人還能吃飯嗎? 一大早,兩位記者就決定繼續(xù)跟蹤調(diào)查,這次跟著距離是比較近,可是走著走著二人是越發(fā)覺得奇怪了。這兩位黑袍人前頭引路的不斷發(fā)出導(dǎo)引的聲音,而后面的人跟他一前一后,連走路姿勢基本上都是一模一樣。再仔細一瞅前面的趕尸匠似乎和昨天就不是同一個人。在強烈的好奇心的驅(qū)使下,他們倆鼓足勇氣,最終截住了趕尸匠。這時他們終于徹底揭破了所謂趕尸的真相,那就是尸體確實是有的。 瑤人用獨門配的藥草來保持尸體不會立即腐爛,且不會有腐臭味,并可以軟化死者身上的骨關(guān)節(jié),方便操控。但是活人至少有兩個,一個在前面打燈籠,吆喝著做引導(dǎo),而另外一個活人將尸體背或掛在自己身上,二人身上再套起又長又寬大的黑袍。因為身體本身是有重量的,所以他必須挺起腰板,雙手保持垂直,才能承擔(dān)起這份重量。黑袍罩著眼睛看不見,僅憑耳朵聽前頭指揮的口令來行使起腳?;蛘哌€有一種方式,就是拿著竹竿穿過死者的衣袖,前后抬著走。 說實話,這份差事異常艱苦,與其說是趕尸人,不如說是抬尸人。一天早歇早走每天只能吃一頓飯。引路的,背尸的倆人得一日一換,所以記者會看到第二天兩張不同的臉。那你背尸就背尸唄,為什么要如此裝神弄鬼?因為那時候陸路交通不便,客死異地,對于講究落葉歸根的死去的人來說,必須要運回家鄉(xiāng),入土為安。沉重的棺槨運輸成本是很高的,那干這一行要經(jīng)過專門的訓(xùn)練,封建迷信的包裝下,只要膽子大能遭罪走一趟能省不少錢,但是比死者家屬用棺木運回尸體那要便宜多了。趕尸業(yè)只能在秋冬兩季干,其他季節(jié)尸體更容易腐爛。這或許就是湘西趕尸的秘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