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大結(jié)局,涌泉村全村老少搬到閩寧鎮(zhèn)。 我才意識到涌泉村名字的含義,不是說村中有涌泉,而是在點明“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的傳統(tǒng)美德。 想當年,馬家先人逃荒至此,李家先人收留了他們。 多年以后,馬得福帶領(lǐng)涌泉村村民殺出一條發(fā)家致富的血路,讓李家人也享受到共同富裕的勝利果實。 改變涌泉村命運的領(lǐng)頭羊是馬得福,而馬得福離不開馬喊水的培養(yǎng)。 馬喊水戲份不多,卻非常重要。 他是涌泉村的超級人精,擁有一雙點亮馬得福人生的金手指。 馬喊水有兩點絕大多數(shù)村民沒有的特質(zhì)——重視教育、男女平等。 先說重視教育。 馬喊水無力改變自家貧困現(xiàn)狀,無法同時供馬得福馬得寶念書。他決定讓兩個兒子抓鬮定命,馬得福抓到繼續(xù)讀書的鬮。 最后馬得寶輟學(xué)勞動,全家老少支持馬得福讀書。 但凡馬喊水急功近利,都不會保留馬得福受教育的權(quán)利。 再說男女平等。 這一點尤其難能可貴。 馬得福有個叫馬得花的妹妹,在前兩集出現(xiàn)后就沒有露面。 馬得花的存在感極低,甚至有人沒有注意到她的存在。這并不是《山海情》的失誤,因為馬得花忙于上學(xué),極少參與馬家的生活。 后來,馬得福動員涌泉村村民搬到閩寧鎮(zhèn)。馬得花穿著校服出場,彰顯她的學(xué)生身份。 供馬得花讀書,足以看出馬喊水的與眾不同。 同樣是涌泉村村民,李老栓讓擁有學(xué)霸光環(huán)的李水花輟學(xué)嫁人,海春玲被退學(xué),差點為兩個哥哥蓋房娶妻當提款機。 對教育和子女的態(tài)度,決定了窮人之間的差距。 馬喊水憑借再窮不能窮教育的魄力,支持馬得福上學(xué),為村莊帶來一筆能改變涌泉村命運的投資。 馬得福確實是可造之材。 中專學(xué)歷讓他有處理復(fù)雜信息的能力。張樹成告訴馬得福,吊莊村移民計劃值得做,因為玉泉營的地理位置非常優(yōu)越。 它靠近包蘭鐵路,與銀川不遠,方便村民打工賺錢。附近的黃河西干渠能建造揚水站,做好之后就能將玉泉營打造為塞上江南。 聽完這些信息,馬得福明白涌泉村給不了的生活,吊莊移民計劃可以給。 值得一提的是,馬得福的智商和情商也能打,讓他有能力處理復(fù)雜的人際關(guān)系。 看似樸實的馬得福,實則是個博弈論高手。 關(guān)注我的朋友應(yīng)該還記得,我曾在其他文章中科普過博弈論。 簡單講,一個人在做事前,需要考量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個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從而做出理性選擇。 如果覺得這個定義有點復(fù)雜,可以看看《美麗心靈》中納什用博弈論泡妞的橋段。 馬得福面對通電困難和縣長作秀,都運用博弈論解決問題。 先說通電困難這件事。 吊莊村一直沒有通電,有些村民無法接受惡劣的居住環(huán)境,直接返回涌泉村。 吊莊只有59戶,不滿60戶才通電的標準。馬得福各種求情也不能改變這個游戲規(guī)則。 如果不能解決通電問題,吊莊村村民只會越來越少。移民計劃工作就會毀于一旦。 無意間,馬得福發(fā)現(xiàn)秀兒認識他的初戀李水花。 馬得福利用秀兒,動員李水花遷到吊莊村。 李水花明白吊莊村和馬得福的關(guān)系,用了7天7夜,拖家?guī)Э谧吡?00公里。 多年以后,李水花告訴馬得福,她逼著安永富才去的吊莊。 因為李水花的到來,吊莊村成功通電。 馬得福給了李水花擺脫貧困發(fā)家致富的機會,李水花給了馬得福潤物細無聲的愛情。 這里面還有個分寸感,為啥馬得福沒有直接派車接李水花搬到吊莊村? 因為安永富不開心。 被其他人知道后,李水花和馬得福都會成為談資。 利用秀兒的力量,邀請李水花主動搬遷,避免了這種嫌疑。 再說縣長作秀。 同樣是縣長,有的是陳金山,有的是麻縣長。 麻縣長是一個干啥啥不行,作秀第一名的小官僚。 村民種植的雙孢菇一直積壓,他不管不顧,卻希望將蘑菇種植作為自己的政績工程。 馬得福無法拒絕 ,最終扮豬吃老虎,在官員云集的大會上,直接挑明蘑菇積壓嚴重的問題。 這是背水一戰(zhàn)的打法。 如果其他領(lǐng)導(dǎo)和麻縣長一樣沆瀣一氣,那么他繼續(xù)當基層干部也沒用,丟掉工作也不可惜。 如果領(lǐng)導(dǎo)敢于擔當,麻縣長的作秀就會告一段落,蘑菇積壓的問題得到重視,村民種菇的致富路才有望盤活。 《山海情》的結(jié)尾,涌泉村村民都過上了富足的生活。這些離不開扶貧政策和專家領(lǐng)導(dǎo)們不計名利的支持。當然,這也離不開一群眼界開闊的聰明人的支持。 比如說李水花種菇開超市,她都做得風生水起。 和她形成對比的是秀兒,李水花去鎮(zhèn)上開了家更大規(guī)模的超市,將村里的雜貨鋪給了秀兒。 事實上,秀兒的牌比李水花要好。 李水花和秀兒都是苦水村人,她們一起報名移民到吊莊。因為安永富是殘疾人,沒有勞動能力,李水花的移民申請被否決。 而秀兒有個四肢健全的老公,所以她能在申請后就順利移民到吊莊。如果不是馬得福開了綠色通道,李水花很難搬到吊莊。 后來,李水花在發(fā)家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穩(wěn),因為她足夠聰明,認知和眼界都比秀兒高。 不過認知高低這種事兒,通常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白校長知道海春玲上學(xué)前途不可限量,讓她讀書比掙一千月薪更值得。 春玲的爸爸目光短淺,算了一筆賬,海春玲一年能掙一萬二,十年就是十二萬,女兒會掙到他這輩子都掙不到的錢。 看到這里我實在忍不住吐槽,馬喊水有多么人精,海春玲的爸爸就能有多愚蠢。 他沒有意識到,即便成為打工人,海春玲也會成長,也會改變。他有什么能力讓女兒拿出全部工資源源不斷反哺原生家庭? 畢竟,兒大不由娘,女兒大了不由爹。 我一直相信,海春玲繼續(xù)讀書,則會擁有更強的能量。 她的理解能力強,記憶力好,情商也很高。 劇中有細節(jié),白校長在春爸面前求證春玲的年齡,春玲回應(yīng), “我又不是傻子,我自己幾歲我能不知道嗎”。 如果她說自己未滿16歲,春玲爸就會教她說話。如果誠實回答,白校長也不能解決她的困境。 海春玲拒絕回答,就是兩邊都不得罪。 《山海情》的結(jié)尾,我們知道李水花也讓安永富重新站起來,得福仕途光明,得寶財源滾滾,和麥苗修成正果。他們發(fā)誓要逃離的涌泉村,也成為憶苦思甜的風水寶地。 只是我不知道,那個叫海春玲的女孩子,在16周歲以后,去福建當打工妹,為哥哥的婚房買單,還是在學(xué)校打怪升級,繼續(xù)學(xué)霸路? 誰來告訴我,哪一種才是海春玲的人生? |
|
來自: 塵飛揚說經(jīng)典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