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期間,我軍最重要的“紅色特工”當屬郭汝瑰,他以隱秘身份出任過國民黨徐州陸軍總司令部參謀長、國防部作戰廳長以及第二十二兵團中將司令官等重要職務。尤其是在國防部任職期間,參與了多次重大戰役的戰略戰術制定工作,把關鍵情報及時送了出來。如果論貢獻,當時沒有哪個特工可以和他相比。 既然曾經在敵軍陣營里身居高位,自然接觸了大量國民黨軍政要員。上世紀八十年代郭汝瑰撰寫回憶錄時,重點點評了潛伏生涯中觀察和接觸的幾位國軍高層人物。其中令他感到比較佩服的只有兩個人。郭汝瑰對于這些國軍要員的看法,比一般我軍人士以及后代的歷史愛好者都要精準得多。 他首先感到欽佩的是張治中將軍,張治中雖然掛名國民黨陸軍二級上將,也曾經深得老蔣信任,但是在解放戰爭中卻未曾指揮過任何一次戰役,因為他是國軍陣營里面最堅定的一位反戰者。根據郭汝瑰的回憶,國共重慶談判時,唯一一個真正支持和平、堅決希望避免內戰并為之付出過艱苦努力的國軍上層人物,有且只有張治中一位。也正是基于這一點,郭汝瑰非常感嘆張將軍的厚重品德.而新中國成立后,張治中成為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工作之外他和主席、總理、彭總等人也是交心的好朋友。 另一位讓他懷有欣賞之情的國軍大佬,則是原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上將。郭汝瑰欣賞傅作義,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從軍事角度來看,傅作義部署、指揮的大同、集寧之戰,1946年張家口之戰,都可以說是以少勝多的經典范例,在國軍當中是很罕見的打法和戰績,也只有傅作義這樣的指揮天才能夠做得出來。郭汝瑰曾經在抗戰期間指揮過一線部隊,自身軍事理論又十分突出,所以他能成為國軍國防部的作戰廳長,對于軍事是十分精通的,因此像傅作義這樣的人才,郭汝瑰看得自然十分通透。只可惜傅作義早期沒有為我方所用,若及早起義,他的貢獻必然更大。 傅作義還有一點長處,讓郭汝瑰感到佩服:那就是他能屈能伸、看得清時局,手握重權卻拿得起放得下。傅作義在49年初保全了古都北平和數百萬百姓,這令郭汝瑰非常欣賞,認為這不是一般高級將領能做到的。應該說郭汝瑰對張治中和傅作義的點評,都非常中肯到位。 但是對于老蔣和陳誠,郭汝瑰就沒有這么客氣了。在回憶錄中他曾經記載,自己早年聽聞老蔣東征、北伐時的戰績,認為此人必有極高的戰略戰術水平。但實際接觸多年,發現不然。老蔣只是知曉一些基本戰術,而且以軍事家、校長自居,十分喜歡干預指揮前線,影響了不少本該打好的戰役。而在戰略層面,老蔣更是一塌糊涂,和我方領導人不在一個水平線上。郭汝瑰一開始感到意外和不解,隨后便習以為常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