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參加學生畢業二十周年的聚會,印象比較深的是班會環節,在我當老師的時候,班會基本就是冷場的代名詞,二十年過去了,原本計劃一個半小時的班會,愣是開了三個小時還沒能結束。 其中一個大學時期的學霸出來講:“剛才有的同學說大學時候遺憾沒有拿過獎學金,沒有好好學習……就我個人而言,你們大學里沒有得到的我基本都得到了:四年一等獎學金、優秀畢業生、黨員……但是二十年過去了,我沒想到的是,那竟是我的高光時刻!”引得大家都哈哈大笑。 我知道這位同學并沒有他自己說的那么不堪,目前也算是事業有成的小康之家,但是他的話卻引起了我的反思。 曾幾何時,我們誤讀了人生的戲碼:好好學習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就能掙大錢,有錢就能娶到白富美……在我們年輕的眼里,世界是線性的,只要你夠努力,就一定向著更高更遠邁進。踏入社會后我們發現,人生不僅不是一條直沖云霄的線,還可能是一條漫無邊際的水平線甚至是一張雜亂無序的大網:學習不如你的人竟然面試進了你心儀的公司;好不容易找到了想做的工作,卻發現薪水低的只夠養活自己。終于熬到了能力和薪資相匹配的年紀,公司裁員名單里卻多了一個你…… 李誕曾說過說:“人間不值”,今天我說:“人間不直”。所謂“不直”就是要告別線性思維。線性思維基于牛頓的物理學,認為問題是可以預測的,其因果關系是可以識別的、割裂的。 招聘時,我們有時會聽到這樣的聲音:“他是被上家公司解雇的,所以此人能力有問題,我們不能用。”當僅從一個人被解雇這件事中就得出此人能力有問題這一結論的時候,我們就是陷入了“線性思考”的陷阱。在職場上待的久的人都知道,這個看似簡單的現象背后可能有著各種不為人知的原因。可能是員工與老板的價值觀不一致,也可能是政治上的站隊問題,或者可能是公司合并后帶來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我們軟件開發領域的 “人月神話”也是“線性思考”的一個典型:大項目只要增加足夠的程序員就能順利完成。或者對于已經推遲的項目,只要增加人手就能按期完成的看法都是極端錯誤和危險的,因為它假定人和月(即時間)之間可以互換,因此只要增加人手,任務就能按時完成。但事實上,將工作分割給許多人、對人員進行培訓以及不同程序員之間的交流合作都需要增加額外的工作。因此,以人換月去完成項目任務只能是一個神話。 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愛用“線性思維”進行思考,也早已習慣了用“線性思維”去看待復雜世界。卻不知道,這樣的線性思維讓我們對很多事物進行了錯誤的判斷、選擇以及預測,讓我們錯過了大好的機會、做出了錯誤的選擇、得出了與事實背道而馳的結論。那么,如何擺脫線性思維的束縛呢?——試著學會系統思考。 系統思考基于量子物理學,量子物理學認為,宇宙中的每一個物體都有著廣闊的空間,在該空間中充滿著場和運動,而這些場和運動是宇宙的基本物質。量子宇宙的關系是豐富的,是一個混亂的世界,是一個過程,而不僅僅是對象和事物。 系統思考就是以整體的觀點對復雜系統構成組件之間的連接進行研究。系統思考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認識到復雜系統之所以復雜,正是因為系統各個組件間的聯系。如果想要理解系統,就必須將其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審視。 首先,要有一個開放有覺察的思考習慣,我們天生就具有一種將事物簡化思考的傾向,線性思維非常簡單易懂,因此我們也傾向于用“線性思維”去思考萬事萬物,對此,我們需要保持一定的覺知,然后問自己一個問題“這個問題究竟是簡單的因果關系,還是系統問題?” 生活中我們常常發現,善于傾聽和學習的人往往會獲得更多的機會,古話說“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多一些視野和胸懷,才能明辨是非,才能得到更好的決策。 其次,嘗試用系統思考,用動態代替靜態,從整體出發,用多因素代替單因素,最重要的是,用行動代替思考。 還是這次二十年的學生聚會,有一個大學時的“學渣”上來發言,他說二十年來,自己的人生跌宕起伏,目前他是一家風險投資公司的合伙人,他對過去的自己用了兩個字概括:“進化”,不斷地失敗、總結、嘗試走到了今天的位置,雖說很不容易,但是他從來沒有放棄過努力,他說雖然自己算不上很成功,每一次失敗都給了他不再犯錯的機會。 思維的高度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高度。我的一個前輩,職場上總能做出讓人意想不到的成就,仿佛永遠都在高光時刻。十多年沒見,偶有機會拜訪,問起他已經功成名就了,為什么還會那努力,他說:“有些事情看上去好像無能為力了,但是只要盡力去爭取,辦法總比問題多,在努力的過程中你會發現很多智慧的東西,即使沒成事也不會后悔”。他還說:“到了一定的年紀,你會發現,成就自己的更多是人脈,周圍的人信你,朋友幫你,成事就變得比年輕的時候容易得多了。” 雖然只是簡單的兩個總結,細思下來正是合乎系統思維的兩個特征:動態地看待事物和場域的重要性。這位前輩做事不是一個功利的人,過去這些年很多人都得到過他的幫助,這個場域就有了,在他需要幫助的時候,自然就會有人施出援手。 人生是一場充滿了想象空間的盛宴,無數的可能在等待有心人的到來。人間不直,請你保有初心,去探索去發現,胡適先生說過:“怕什么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作者:酵母(筆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