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孩子作業多,作業難的焦慮呢? 1.其實作業是要家校配合?,F在的家長都是在扮演老師的角色。家長不會,但是也教會孩子方法。我們要教孩子學會去向老師求助,問不問問題是你的事情,回不回是老師的事請,請不請教是你的事,自己的問題,你就要自己想辦法去解決。 2.孩子忙,累,是因為沒有計劃好,父母不要焦慮,讓孩子學會提前預習。老師布置的作業無非就是預習型,鞏固型的,拓展型的作業。孩子的作業要分三步走。這些都是環環相扣的,這樣才能真正消化內容。通過家庭作業的鞏固也就是把地基打牢。在孩子寫作業之前,引導孩子用三五分鐘回顧一下今天學的內容。 3.希望我們的家長來堅持學習,定心一處,改變自己。幫助別人受益最大的是自己,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孩子的問題你越盯越多,每個年齡段都會出現每個年齡段該有的問題。我們不要焦慮,要的是不斷的學習提升自己。 4.孩子自主學習為第2天的學習做好準備。寫春天作文,可以帶著孩子出去走一走。通過實踐的經驗,寫出他心目中春天的樣子。對于鞏固型的作業是針對所有的孩子,請父母不要給孩子布置太多的額外作業,所有的作業都離不開基礎知識。 5.我們家長要多鼓勵孩子大膽發言,積極發言,無論對錯都不要害怕,讓老師掌握孩子真正的學習狀態。孩子作業完成的很好,考試卻考得不理想,核心的問題,是孩子有沒有掌握基礎知識。 6.孩子有問題時不要馬上幫孩子解決問題。你要用心觀察孩子,有問題及時的去引導。而不是責備和抱怨孩子。請父母不要好心辦壞事。不要想盡一切辦法幫他解決一切問題。而是想辦法了解孩子,到底知識點有沒有掌握和理解。 如何面對孩子作業多,作業難的焦慮呢?(二) 1.孩子完成作業遇到的困難,遇到的困惑,當成是一次機會。從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發現問題,鞏固到生活中去踐行,發現問題,強化實踐。鼓勵孩子相信自己,把題目再讀一讀。用正能量引導孩子。發揮家庭里時間和空間的優勢。不是親力親為去幫助孩子或者代替孩子去完成這個作業。 2.在學校,老師提問的時候孩子才有機會。家里就不一樣了,這個時候就是孩子的時間,可以與父母一起探討發表不同的意見。學會借力,第一借老師的力,第二是借同學的力,第三借同學家長的力。孩子任何一個問題的發生,我們要找到它的根源,處理不好的話,就會導致孩子厭學。 3.孩子厭學第一就是負擔重,壓力大,學習的難度跟孩子的能力不相融合。父母缺少對孩子的關愛。還有的家長說讀書沒用,這也會引起孩子厭學。要正確的看待多讀書,讀好書這個問題。我們要耐心開導,引導孩子多讀題。孩子遇到不會做的題目時的解決方法,取決于我們父母正確的引導,在家里說任何話都要正面。 4.父母不會引導孩子,孩子遇到困難就不愿意和父母說話了。對于孩子階段性的厭學,要重視,要正確的引導孩子。孩子階段性厭食的原因。第一,孩子養成了不良的學習習慣,第二,孩子的知識出現了斷層,第三,父母不能找到孩子斷層的短板和出現問題的根在哪里。注意觀察孩子階段性的厭學,不要讓孩子的這種行為形成常態化。孩子出現階段性的厭學,父母不要惡言惡語,要放下父母的架子,和孩子進行心貼心的交流,和孩子做朋友。 5.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孩子學習好習慣需要時間,不能著急。讓孩子多到戶外參加運動,多讓孩子看正能量的書,多傳遞正能量的語言。孩子到了青春期會受周圍環境的影響會胡思亂想。我們不要老是指責打罵孩子,把家里的打罵,變成每天的歡聲笑語,變成孩子的訴說。用心的愛我們的孩子,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