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景德鎮,來自不同地域和背景的“景漂”正以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讓這座文化古鎮煥發新生。從周末市集到凌晨“鬼市”、從網紅博物館到“陶源”古村……這篇,作者用7張景德鎮逛游地的門票,帶你解鎖千年瓷都的新魅力。 “我已經通過了樂天市集的審核,下個月就要去那兒擺攤了。”位于原景德鎮雕塑瓷廠入口處的市集里,剛從天津美院畢業來到景德鎮創業的攤主一邊將我剛買下的商品包裝好,一邊告訴我他的下一步動向。我向他表示祝賀,又為自己的好眼光暗自竊喜。 對于他們這些從事陶藝的年輕人來說,能進入樂天創意市集擺攤,就說明其作品得到了專業陶藝家的認可,獨具創意與鮮明的個性。 來自香港的樂天陶社是雕塑瓷廠第一家較為專業成熟的機構,起初陶社以國際交流工作室的角色入駐,致力于推廣陶藝。隨著越來越多熱愛陶藝的年輕人聚集于此,創意市集的雛形“周六地攤”應運而生,從最初的17個人發展到現在的100多人。 錯過市集不用遺憾,雕塑瓷廠內還有不少陶瓷店鋪,每家店的風格不盡相同,也不乏大師手作。 樂天創意市集注重原創性,攤主需要每個月向樂天陶社申請,只有審核通過才能入駐市集。因此,你不會每個月遇見相同的攤位,這也是樂天得以一直保持新鮮感與活力的關鍵。 雕塑瓷廠內,樂天之外還有明清園市集,二者各占周末市集的半壁江山,定位略有區別。 明清園市集的準入標準比較寬泛,不突出強調原創性。 市集上有很多中青年職人的作品,既有自己設計的也有批發來賣的瓷器,其中不乏古玩茶道具。在這里也會發現比較特別的攤位,可以挖到很有潛力的作品。 同樣為創意園區,陶溪川是以原來的宇宙瓷廠為核心的老工廠保護利用項目,整個園區的規模遠大于雕塑瓷廠,業態也更完善。光是已建成的一期園區中就已囊括了博物館、美術館、眾創空間、酒店、餐飲等不同功能,周末晚上近300個攤位的創意市集更是琳瑯滿目。 陶溪川于2020年成立了電商直播基地,拓寬了原來的線下銷售模式。在陶溪川市集里走上一圈,幾乎每兩三個攤位前都有一位賣力帶貨的主播。這個互聯網時代的新興職業與以傳統手藝立足的陶藝人相互依存,彼此成就,呈現一派欣欣向榮之勢。 入駐陶溪川的攤位同樣需要審核,但這里的種類比樂天更多,除了瓷器還有其他文創品。 眼下創意陶瓷正引領著景德鎮的潮流風向,不過這并不意味著所有的傳統瓷器都已是江河日下。每逢周一凌晨3點開市、神神秘秘的“鬼市”,恰是迎合了一群熱衷于收藏、研究老舊瓷器的人。 其實“鬼市”里什么類型的古玩都有,字畫、玉石、木雕、舊書、舊家具,甚至還有十大瓷廠的庫存產品,抱著來增長見識的心態遠比妄想撿漏要有趣得多。不過老物件確實存在,也是“鬼市”的一大招牌。 景德鎮的制瓷業始于唐至五代,自宋代景德鎮成為中國唯一一座以皇帝年號命名的城市以來,元代青花瓷、明代斗彩和五彩、清代的粉彩和顏色釉,這些中國瓷器史上赫赫有名的工藝都是始于景德鎮。 景德鎮能夠以單一產業支撐了千年繁榮并延續至今,奧秘都在這些瓷片背后。 我在中國陶瓷博物館內聽著講解員細細道來景德鎮千年制瓷技術的演變,燒制、釉色、雕塑等工藝,無一不是在歷朝歷代中不斷變化發展著。 感嘆古人如此富有實驗精神之余,意識到創新早已深深鐫刻在景德鎮的基因里。 御窯博物館在戛納未來建筑獎中獲得了“最佳文化建筑“獎,如今也成了景德鎮最熱門的打卡點之一。 有著600多年為宮廷制瓷歷史的御窯廠遺址見證了元、明、清三代每一個新工藝的誕生。當我站在新建成的御窯廠博物館前,看見了一種創新精神的延續。眼前8個曲面拱體結構的建筑以景德鎮傳統龍窯為靈感,其中有20%的磚取自景德鎮的老窯磚。 博物館的展陳方式很特別:館方把同一種器物類型的幾十個標本展示出來,有精品也有殘次品,這樣觀眾就能了解它的生產過程以及御貢精品的揀選標準。 在景德鎮的市郊,有一個名為三寶的小村,因在五代時出產的優質瓷土價值3個金元寶而得名,這里正是創燒出宋室御用青白瓷的湖田窯所在。三寶村 不僅是景德鎮的世外桃源,也是著名陶藝家李見深一手打造的世外陶源。 留美歸來的李見深秉持“把藝術回歸最田園的鄉村”的理想,他買下了幾棟破舊農舍,先是改建為自己的工作室,之后陸續邀請全世界的陶瓷藝術家來此交流。如此深耕細作20余年,讓三寶村變成了許多陶藝人心目中的烏托邦。 陶藝村博物館內的工作室 以駐場藝術項目和工作室為主的國際陶藝村私人博物館并不輕易接待外來游客,我有幸見到三寶陶藝村的負責人、李見深的妹妹李文英。又在她的帶領下參觀了由陶藝村駐場藝術家創作的作品,以及專門為破損瓷器做金繕修復的工作室。 許多個人工作室慕名前來,在三寶村形成一個藝術聚落。 對于無緣入內參觀的人來說,三寶村本身就是一座活態的、立體的博物館,各種藝術形式分布于主干道兩邊,其中包括了著名插畫家文那受邀創作的三寶賦墻畫。 |
|
來自: 春天來了hovy5i > 《美麗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