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正義酷愛《孫子兵法》,病中也堅持研讀,心得頗豐。他獨創了一套“孫孫兵法”,這種創新性應用明顯地表現在他的企業經營管理中,“孫孫兵法”名字的由來是因為他自己也姓孫,將“孫子”的“孫”與“孫正義”的“孫”組合起來,同時,他也自稱是孫武的子孫。本文摘自《愿景》一書第三章和第四章。 孫先生20多歲時就形成了基本的哲學觀——“孫孫兵法”,這種哲學思想受到了中國古代軍事理論作品,偉大的軍事家孫武所著的《孫子兵法》的影響和啟發,孫正義先生在橫豎各5格的棋盤狀網格的每個格子中都寫了一個字。這個25字策略不僅代表了孫先生的人生哲學,也根植于他的商業哲學。 第5行的“風林火山海”表示商戰的方法。 頂情略七斗 其中最能體現孫先生獨創性的是“頂情略七斗”,這是一種日語詞序的表達,很好地展現了孫先生的眼界。 “頂”是最高點的意思,在孫先生的思想體系中指目標、目的地,或者說是眼界。 “只要一個人下定了決心,明確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就是攀登山峰,那么他的人生規劃和成就也就明確了一半。因此,擁有什么樣的眼界,對一個人的人生來說極其重要。” 明確自己未來的路徑,定下目標完成的期限,10年還是30年?期限必須十分明確。不僅如此,我們還要具體、生動地事先設定自己取得成功后的愿景。 “情”是數據信息,特別指商場數據信息的收集與分析。 “收集數據信息,描繪未來愿景。愿景一旦設定,接下來就是非常謹慎細致、全面徹底地獲取各種數據信息的過程。通過這個過程,我們還可以檢驗預設的愿景是否準確恰當。” 不論是開創新業務還是投資新項目,孫先生在每次做出商業決定并付諸行動之前,都會對獲得的信息進行充分分析。 “略”是策略。 策略是在權衡利弊,絞盡腦汁綜合考慮所有相關因素之后所得出的結論。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考慮的應該是,也只能是對事情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因素。 接著是數字“七”。 孫先生說:“在我的整體策略中,7是一個很關鍵的數字。” “如果事情發展到了已然有九成或90%的勝算才采取行動,結果就會不盡如人意。一般來說,等到事情已經有90%的勝算時,就代表已經錯過了很多時機,這時候再采取行動可能為時已晚。因為這個時候競爭對手也在伺機而動,為了不落后于人,我們必須先發制人。” 雖說如此,但也不是說越早采取行動就越好。 “在事情發展還只有五成或六成勝算時就決然行動,可能會讓自己陷入極大的危險之中,要么取得全面勝利,大殺四方,要么輸得干干凈凈,傾家蕩產。” 由此,孫先生就總結出了自己的經商攻略。 “這就是為什么我會說,有七成勝算時就是最佳的沖刺時機。” 我們看到“七”時還要聯想到“三”,這個“三”代表了退卻的勇氣。 孫先生說道:“之所以說七成勝算最好,是因為這是我經過深思熟慮后才得出的結論,我對此深信不疑。” 從另外一個角度考慮,孫先生的策略也反映了一個問題。如果一件事情失敗的概率大于三成,那么,我們就應該考慮是否要去做這件事。而當失敗的概率不到三成時,哪怕你是冒險而為最后失敗了,縱然不能全身而退,也會因為及時撤出而不至于滿盤皆輸。“自然界中也有這樣的現象,一只蜥蜴如果只斷掉三成的尾巴,就可以再長回來,但如果半條尾巴都斷掉了,蜥蜴就會因器官衰竭而死亡。”孫先生這樣補充解釋了他的思想。 孫先生還說,勇往直前固然重要,但能及時止損更為不易。 你可以這樣想一想,如果一輛汽車沒有剎車或是無法倒車,該有多么可怕! “固執己見、盲目向前的人是當不好領軍人物的!” 孫先生還說:“一旦發現敗局已定,只要時機成熟,跑!跑得越快越好!不要害怕有失體面,也不要顧及他人的看法。及時撤出陣地!不能意氣用事地繼續苦戰下去。” 其實,直面挑戰、熱愛挑戰使孫先生在商界獲得了極大的贊譽,孫先生并不畏懼挑戰,他不僅偏愛冒險,甚至在很多商業決策中都摻雜了賭的成分。事實上,代表了孫先生商業眼界的“頂情略七斗”中的“斗”就是指斗爭精神。崇高的理想、豐富的數據信息、周密的策略,即使是這些再加上七成勝算也并不能保障成功,拼搏奮斗才是取勝的不二法寶。因此,孫先生才會時常幾乎傾盡所有,為了美好的愿景而奮斗。 雖然如此,孫先生的行事風格卻是極其謹慎的。 孫先生的弟弟孫泰藏也是一名企業家、投資家,他用了一個非常貼切而有趣的比喻來說明哥哥孫正義的行事原理。“我哥是個極為謹慎的人。'過石橋之前還要敲一敲。’這是在日本流傳很廣的一句俗語,用來描述那些做事過度謹慎小心的人,而我哥就是這樣的人,他過石橋前不僅要敲,還要反復地敲,他甚至會避開某些石橋。但一旦確定了那座石橋可以通過,他就會開著卡車轟然而過,毫不猶豫。” 孫正義先生本人也說過很多類似的話: “固執己見的人是傻瓜。” “不愿后退的人是笨蛋。” “不肯撤離的人是執拗鬼。” “我并沒有給自己的經商范圍設定限制,我可能涉足任何行業,但前提是,如果我從某個領域退出來,我的核心產業也必須做到穩如泰山。這樣,我可以不斷嘗試新事物,也可以毫無顧慮地撤出。” “這樣做可能會讓人覺得我不會從挫折中吸取教訓,但事實并非如此。” 孫先生在說這些話時,表情嚴肅認真。 其實,孫先生的經歷告訴我們,一位商人的成功秘訣,可以用八個字概括:無畏退卻,成就大業。 “一流攻守群” 我們要心甘情愿地為自己心中的美好憧憬奉獻一切。既然已經決定把一生都付之于此,就不能毫無章法地行動,你必須擁有一個戰略。 那么這個戰略應該是怎樣的呢? 孫正義的回答是五個字——“一流攻守群”,這也是孫正義“孫孫兵法”的25個字中的5個。 “一” “一”在日本漢字中是“第一”的意思,表達了“成為第一”的決心。 孫正義對“第一”有一種特別的執著。 “小學的時候,我幾乎都是第一名,如果不是第一名,我就會感到非常不自在。”他解釋道,“當然,我從來沒想過在音樂上要成為第一名,因為我有點五音不全。” “但是,在我認為自己能搶占先機的領域,我就絕對要成為第一名,并且要遙遙領先于他人。” “你必須先找到成為第一名的辦法,再著手為進入這個領域做準備——要做就做壓倒性的第一名。” “如果你是第二名,就是失敗的。” “如果只是第二名,你怎么能成事呢?沒有遠大的志向,就只會甘于平庸,隨聲附和。” 但是,成為第一名并不是孫正義的最終目的。 “只有成為壓倒性的第一名,你才能感受這一地位存在的本質意義。” “你成了第一名,就會有更廣闊的平臺,更有利于挑戰新事物、開發新技術,更能明白如何以客戶的需求為出發點。我所希望的是,能夠為這個世界承擔起一份責任。” 所以他露出寬厚的笑容對別人說:“在任何領域成為第一都是一種非常美妙的體驗。” “流” “流”這個字在日本漢字中是“流動”的意思,表示應該認清時代的潮流價值取向。 “總是提前想半步,一步,或者三步,不斷做出預判,同時擬定策略。” “我正為之努力的目標是瞄準中心的中心。” “不要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作為一名企業家,如果刻意選擇逆流而上,自行其是,那么他就不是一名成功的企業家。倒行逆施的行為和商業格格不入。” “你必須選擇合適的對手、合適的市場,這種選擇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決策。” “董事長決定公司將涉足的主要經營領域。” “一”和“流”組合起來,意味著“出類拔萃”。 “攻” “攻”這個字在日本漢字中是進攻的意思,表達的思想是不勇敢面對挑戰是不對的。 “如果僅完成常規的工作,你就無法迎來期待中的改變。” 那么對企業家來說,什么是“攻”呢? “掌握大量技術,具備無與倫比的銷售能力,擁有不可思議的談判技能。” 孫泰藏所著的《孫正義論》一書中完整地展示了孫正義商業能力的實質性表現。 “有人對我說,孫正義看起來更像是一個風投基金合伙人,而不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長。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但從某些角度來說又有一定的道理。” 事實上,孫正義已經制訂并實施了許多大規模收購項目計劃,在風險投資方面,他表現出色。 然而,另一方面,作為一名企業家,他不斷積累的知識經驗和認知能力能讓他獲得創造新事物的可能性,而且這種可能性很大。 作為一名商人,他在日本各地建設網絡基礎設施、運營門戶網站、管理電子商務等方面取得了成功。作為一名職業投資人,這讓他具備了可以非常準確地評估任何企業價值的能力。 孫泰藏談及孫正義的能力時說:“他有一種任何人都無法比擬的能力,他可以同時通過技術參數和金融因素兩個方面評估科技的發展,借助這種評估,他可以預測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從這個角度講,說他是'全球最佳風險投資家’也不為過。” “守” “守”這個字在日本漢字中有“防守”的意思,“守”的對象通常是資本或者貨幣。 “大多數初創企業的失敗都是因為現金流或者與現金流相關的環節出現了問題。” “只有獲得足夠的資金,企業才能持續發動攻勢。” “務必確保公司在保持攻勢的同時現金周轉正常。” “我們要做到攻守兼備,讓二者相得益彰。” “同時,我們要嚴格遵守法律法規,決不能做任何違背公平和正義的事。” “群” “群”是集體的意思。 不依賴某一個體,無論是一件產品、一個人,還是單一的商業領域。 “我們要有意識地實現多樣化和異質化。” 我們的目標是打造戰略性協作的企業生態系統,實施多個品牌、多種商業模式的群體合作戰略。 “單一品牌、單一商業模式不可能支撐一家企業維持并發展300年。” 雅虎日本、阿里巴巴、亞馬遜……與這些志同道合的一流公司群策群力、共同協作才能成就自己。實際上,軟銀集團本身就是一個獨立分散且兼顧協調合作的企業集團。 書名:愿景(中英雙語) 作者:井上篤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