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痰劑 【燥濕化痰】 1.二陳湯(附:溫膽湯、導痰湯、滌痰湯、金水六君煎) 二陳湯用夏和陳,益以茯苓甘草臣, 利氣調中兼去濕,一切痰飲此為珍。 若加竹茹與枳實,湯名溫膽可寧神, 導痰湯內加星枳,頑痰膠固力能馴。 滌痰湯用半夏星,甘草橘紅參茯苓, 竹茹菖蒲兼枳實,痰迷舌強服之醒。 金水六君用二陳,再加熟地與歸身, 肺腎陰虛兼有痰,滋陰化痰效頻靈。 本方由半夏、橘紅、茯苓、甘草等四味藥組成,功能燥濕化痰,主治咳嗽,胸悶痰多。 原方加竹茹、枳實,名溫膽湯,功能化痰除煩,主治眩暈,胸悶欲嘔,虛煩不得眠。 本方加南星、枳實,名導痰湯,功能燥濕豁痰,主治咳嗽痰多,眩暈胸悶等癥。 滌痰湯由半夏、膽星、橘紅、枳實、茯苓、人參、菖蒲、竹茹、甘草、生姜、大棗等十一味藥組成,功能滌痰開竅,主治中風神識不清,舌強不語。 金水六君煎由當歸、熟地黃、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生姜等七味藥組成,功能養陰祛痰,主治肺腎陰虛,濕痰內盛之證。 2.指迷茯苓丸 指迷茯苓丸半夏,風硝枳殼姜湯下, 中脘停痰肩臂疼,脈來沈細留心把。 本方由半夏、茯苓、枳實、風化硝等四味藥組成,功能消痰通絡,主治痰停中脘,兩臂酸痛。 【潤燥化痰】 3.貝母瓜蔞散(附:程氏貝母瓜蔞散) 貝母瓜蔞散茯苓,橘紅花桔共煎成, 嗆咳哽痛咽喉燥,潤燥化痰奏效頻。 程氏散中除茯苓,花粉桔梗加連芩, 山梔膽星甘草組,主治類風痰熱盛。 本方由貝母、瓜蔞、花粉、茯苓、橘紅、桔梗等六味藥組成,功能潤燥化痰。主治嗆咳氣喘、咽喉干燥。 本方去花粉、茯苓、桔梗、加黃芩、黃連、山梔、膽星、甘草,名程氏貝母瓜蔞散。治痰熱壅盛之眩暈欲倒,心悸失眠之證。 【清熱化痰】 4.清氣化痰丸 清氣化痰星夏橘,杏仁枳實瓜蔞實, 芩苓姜汁為糊丸,氣順火消痰自失。 本方由陳皮、茯苓、半夏、杏仁、枳實、黃芩、瓜蔞、南星等八味藥組成,功能清熱化痰。主治發熱咳嗽,口渴痰稠。 5.小陷胸湯(附:柴胡陷胸湯) 小陷胸湯連夏蔞,寬胸開結滌痰優, 脈浮滑兮按之痛,不按自疼大陷求。 柴胡陷胸湯合成,氣化痰熱功頗靈, 除卻人參甘大棗,加實桔連瓜蔞仁。 本方由黃連、半夏、瓜蔞實等三味藥組成,功能清熱化痰,寬胸散結。主治咳嗽痰稠,胸脘痞滿作痛。 小柴胡湯去人參、甘草、大棗,加枳實、桔梗、黃連、瓜蔞仁,名柴胡陷胸湯。治往來寒熱、嘔惡胸痞。 6.滾痰丸(附:竹瀝達痰丸) 滾痰丸用青礞石,大黃黃芩沉香輯, 諸證多因痰作怪,頑痰固結可消失。 竹瀝達痰滾痰丸,沉礞黃芩及大黃, 茯苓橘夏人參草,姜汁竹瀝虛痰匡。 本方由大黃、黃芩、礞石、沉香四藥組成,功能降火祛痰。主治痰壅氣急,眩暈欲嘔,脈弦滑而數等證。 本方加茯苓、半夏、陳皮、甘草、人參、竹瀝、生姜汁,名竹瀝達痰丸,功能固本逐痰,主治胸悶痰多,食少倦怠。 【祛寒化痰】 7.冷哮丸 冷哮丸用麻烏辛,蜀椒白礬陳膽星, 皂杏半曲甘紫款,痰結冷喘此方珍。 本方由麻黃、川烏、細辛、蜀椒、白礬、牙皂、半夏、膽星、杏仁、甘草、紫菀、冬花等十二味藥組成,功能散寒祛痰。主治冷哮證呼吸喘促,惡寒胸滿,倚息不得臥。 【治風化痰】 8.止嗽散 止嗽散中用桔梗,紫菀荊芥百部前 陳皮甘草共為末,姜湯調下約三線。 本方由桔梗、荊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陳皮等七味藥組成,功能宣肺化痰。主的惡寒發熱,身痛咳嗽。 9.半夏白術天麻湯 半夏白術天麻湯,苓草橘紅大棗姜, 痰飲頭痛兼眩暈,熱盛陰虧切莫嘗。 本方由半夏、天麻、白術、茯苓、橘紅、甘草等六味藥組成,功能化痰健脾。主治胸滿嘔惡,心悸眩暈,頭痛等癥。 【其他】 10.三子養親湯 三子養親祛痰方,芥蘇萊菔共煎湯, 大便素實加熟蜜,冬寒可更加生姜。 本方由蘇子、白芥子、萊菔子三藥組成,功能降氣消食。主治咳嗽喘逆,食少痰多之證。寒冬之時運用本方可酌加生姜。 |
|
來自: wh文人與畫士 > 《食品藥品醫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