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了解湖湘名臣曾國藩是通過《曾國藩家書》。曾國藩通過和孩子們的書信往來,了解孩子們的生活學習,教導“齊家、治國、平天下“之理,拳拳父愛,令人感動。 曾國藩的仕途起初并不順利,他考中進士后在京城尋找機會,但是上升不易。太平天國運動爆發是曾國藩人生的轉折點。腐朽至極的滿清王朝已無可用之將,八旗子弟大多是紈绔,無奈只好重用漢人大臣。為鎮壓日漸勢大的太平軍,曾國藩奉詔回鄉招募湘軍并組建長江水師。擅長籠絡結交各方面的人才,用人不疑,冷酷果決是曾國藩能夠成功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原因,在鎮壓太平天國的過程中,曾國藩大行殺戮,甚至不惜濫殺無辜,體現了地主階級局限性的一面,歷來遭到詬病。 曾國藩鎮壓太平天國運動 曾國藩在1864年攻破天京,徹底剿滅太平天國運動之后,清政府幾乎無可用之兵。曾氏手握30萬驍勇善戰的湘軍,并且軍中將領和不滿清廷的朋友都支持曾國藩稱帝,曾國藩為什么不順勢坐上帝位? 曾國藩不稱帝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曾國藩出生于封建地主家庭,從小受儒家思想影響。忠君體國維護國家完整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讓曾國藩從思想上沖破這一點很難。而且曾國藩的性格小心謹慎。他如果起兵反清,最終可能使得國家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這個結果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再者曾國藩的湘軍在剿滅太平天國運動的過程當中已經走向腐敗。攻占天京的時候,朝廷以為會收獲大批金銀財寶,然而曾國藩說這只是一座空城,洪匪已將財貨揮霍殆盡。天京畢竟是洪秀全經營了十多年的老巢,空城的說法恐怕難以立住腳。天京破城后錢都到哪里去了?很顯然是被湘軍的將士搶劫一空。湘軍在后期已經非常的腐敗,殺人越貨的事情沒少干。曾國藩雖然力圖嚴格管理,但是也無力回天。 其三為了制衡曾國藩,慈禧太后同時扶植了李鴻章的淮軍,通過扶持淮軍而打壓湘軍。當時淮軍的勢力很大,而且武器裝備非常先進,李鴻章并不支持曾國藩稱帝。當時上海、蘇州、湖州,都在淮軍李鴻章的淮軍手上。而曾國藩收復湖北、江西之后,就把此兩地交給了朝廷,這樣曾國藩已無征糧餉之地。一旦撕破臉,湘軍能不能打贏淮軍還是個大問題。左宗棠雖然暗里支持曾國藩稱帝,但是左宗棠的楚軍只有一兩萬人,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李鴻章 就算曾國藩最終能打敗各方勢力,接近權力中樞。最后能不能稱帝還有很大的變數。曾國藩年事已高,而且身體多病,他自己干不了多久。而九弟曾國荃作戰勇猛,在攻打太平天國的時候打了很多硬仗,可以說是九死一生,攻破天京他也居首功。曾國藩的幾個兒子從小沒有在軍中歷練,都是文弱書生,缺少軍政經驗。那么他能夠越過殘忍狠辣的曾國荃順利的把皇位傳給兒子嗎?很難。 曾國藩九弟曾國荃 老謀深算的曾國藩知道就算干成了很可能是為他人做嫁衣裳,而干不好自己誅九族,這代價太大。所以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之后,曾國藩讓九弟曾國荃把所搶財寶運到荷葉塘老家。他知道此刻把財富留給后代,比拎著腦袋搶皇位實惠得多。攻陷天京之后,曾國藩就火速解散了湘軍,讓朝廷放心。 最后曾國藩憑著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封一等公毅勇侯。成為漢人大臣中的頂級大boss,這不得不說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