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在生活中非常不愿意麻煩別人,覺得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就可以,當自己沒有辦法獨立完成的事也很難開口,不愿意主動麻煩別人。這種不愿意麻煩別人的心理是很多人都有的,主要包括3種類型,也就是3種人格。 不愿意麻煩別人的情況是哪些人格的表現? 1、回避型人格 回避型人格是一種回避和別人溝通的,拒絕別人幫助和求助的人格類型。他們在遇見困難的時候,總是喜歡自己一個人解決,不愿意求助別人。在別人求助的時候也會冷眼旁觀,不愿意幫助別人。之所以出現這樣的人格和生理基因缺陷、后天的形成以及環境的壓迫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人畢竟是社會性動物,每個人都要和周邊的人發生聯系,有回避型人格的人是比較危險的,容易產生抑郁癥。 2、圣母型人格 我們經常在網絡上看見有人用圣母形容一個人,實際上有一種人格就叫做圣母型人格。圣母型人格的人對別人的要求總是有求必應的,不管是合理的要求還是不合理的要求,總是想辦法去滿足別人,沒有辦法拒絕別人。這種類型的人特別喜歡自我奉獻,不愿意發表自己的看法,生怕引起別人的反感。他們覺得被拒絕是一件很難以接受的事,拒絕別人也是一件很難以接受的事,因此總是奉獻自己。這種人格也是比較危險的人格,會容易壓抑一些不滿的情緒,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爆發。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出現一些攻擊性的行為,對別人的身體健康和社會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 3、邊緣型人格障礙 邊緣型人格障礙是一種精神障礙,和圣母型人格以及回避型人格有著明顯的區別。他們在生活中總是會無條件的迎合別人,會經常性的或者習慣性的討好別人。在這個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委屈,會接受到很多負面情緒,如果受到了傷害就會出現一些自殘的行為。比討好型人格要嚴重的多,跟討好型人格比較相似。這種邊緣性人格障礙要盡快的調理,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別人,都有一定的危害。 不愿意麻煩別人,雖然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想法,但是如果變得更加嚴重,就會形成幾種危險的人格。大家要學會和自己調節,不要一直那么別扭,要及時的知道自己的人格類型存在缺陷,并且努力去調整,去彌補。這樣才能讓自己生活得更加放松,不至于太過于痛苦,以致崩潰。 ![]()
![]() |
|
來自: 子孫滿堂康復師 > 《心理咨詢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