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 點上方綠標收聽主播誦讀美文 智者說過:“真正的斷舍離,其實是學會整理自己。” 深以為然,人到中年,體驗了紛雜繁華,經(jīng)歷了事事無常。方才明白: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不相關(guān)。 真正的斷舍離,不在于外物的取舍,而在于內(nèi)心的清凈。學會整理自己,才能活得輕松自在。【微信公號:老子道德經(jīng)】 整理思想,斷雜思妄念 《道德經(jīng).第十六章》里面講:“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 自然萬物紛繁龐雜,唯有理清方向,才能抽絲剝繭,看到事物的本質(zhì)。 人的思想,念頭也是如此,若不及時整理,就會如洪水般泛濫開來,很多雜念妄想在頭腦里縈繞,讓人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在一座道觀里,每天下午,道長都會帶著眾弟子打坐修煉。 其中有一位道童,總是東張西望,心神不定。道長看到后,便讓道童去院子里,修剪樹木的枝丫。 見眾人紛紛感到困惑,道長說道:“人的想法就像這無序的樹枝,只有時常修理,才不會肆意瘋長。” 確實如此,如果一個人不懂得及時清理雜念,被各種瑣事打擾,就會被擾亂心性,失去生活原有的節(jié)奏。 一位哲人說過:“世界上最大的監(jiān)獄,是人的思維意識。” 生活中,大部分的煩惱,本質(zhì)上都是思想觀念帶來的。 真正的智者,會時常審視自己的想法,斷絕無用的雜念妄想,時刻保持頭腦清醒,思想清晰,內(nèi)心清明,所以常常能夠平和喜悅,穩(wěn)步致遠。 整理情緒,舍抱怨糾結(jié) 《道德經(jīng).第二十三章》中講:“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人的情緒好似狂風暴雨一般,忽來忽去,飄忽不定。 如果不經(jīng)常管理調(diào)整,就會深陷情緒的泥沼,讓生活失去控制,從而引發(fā)各種災難禍事。 從前,有一個漁夫,總是會有很多無端的情緒。 一天,他像往常一樣正準備出海打魚,這時,看到妻子給自己洗的衣服上有一個黑點,很是生氣,一時忘記帶了避雨工具。 誰料,剛到海上,就刮起了大風,雨也下大了。 其他人都勸他快些離開,但是他只是一味指責妻子的錯誤,久久不曾行動,結(jié)果,雨越來越大,很快就把他的漁船淹沒了 一位作家說過:“情緒就像人心中的一片海,會者乘風破浪,不會者陷落吞沒。” 其實,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情緒低落的時候,心態(tài)崩潰的瞬間,這是人之常情,難以避免的。 而愚者只會一味抱怨,智者懂得調(diào)整自渡。 學會覺察情緒,接納情緒,整理情緒,慢慢的你便會發(fā)現(xiàn),災禍開始遠離,好運漸漸到來。 整理心情,離煩惱痛苦 《道德經(jīng).第二十九章》中說:“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圣明的人,不沉迷于財富,不計較于得失,不受困于功名,不被外物所累,心態(tài)平和,心情舒暢,便能遠離煩惱痛苦,修得一顆清凈之心。 曾看到過這樣一則小故事: 有一個乞丐,衣衫破爛,且臟亂不堪。 一天,他正在街上乞討,一個小女孩送給他了一束花。乞丐把花帶了回去,看到花開的正盛,他的心情頓時好了起來。 于是,給花換了一個干凈的花瓶,看到房間臟亂,便打掃了起來。 收拾好了房間,發(fā)現(xiàn)自己蓬頭垢面。就在這時,他下定決心要改變自己,后來,他換了干凈的衣服,找到了一份工作。 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心情變好了,生活中的一切也就順利了。 每個人都自帶磁場,就像一塊磁石一樣,會吸引同等頻率的事物。 當把心情理順,能從心底感受到美好時,世界就會呈現(xiàn)出美好的樣子。 正如楊瀾說過:“幸福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從心里長出來的,” 時常調(diào)整自己的心情,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活,相信會有好事發(fā)生,慢慢的便會心想事成,生活順意。 ▽ 林語堂先生曾說過:“生活的智慧在于逐漸澄清濾除那些不重要的雜質(zhì),而保留最重要的部分。” 確實,人生就是一個去繁從簡,去舊迎新的過程。有智慧的人,不拘泥于外物,懂得關(guān)注內(nèi)心,及時調(diào)整自己。 整理思想,斷絕雜思妄念,才能穩(wěn)步前行; 整理情緒,舍棄抱怨糾纏,才能去災避禍; 整理心情,遠離煩惱痛苦,才會事事順意。 余生,愿我們學會真正的斷舍離,時常整理自己,活得清醒通透,輕松自由。【微信公號:老子道德經(jīng)】 作者:木木,一名熱愛寫作的上班族,平時喜歡閱讀國學方面的書籍,對儒釋道文化很感興趣。希望通過文字治愈自己和他人。來源:老子道德經(jīng)(ID:LZDDJ-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