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地上走得不如天上飛的,天上飛的不如水里游的”,這里指代的是各式各樣的肉類,民間認為,地面上的豬牛羊等,營養成分不如天上飛的禽類;而天上飛的禽類,營養成分又不如水里的游魚。足見人們對于魚肉營養價值的認可。 而事實也的確如此,魚肉營養豐富,含有維生素D,鋅,硒,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多重營養,且肉質細嫩,容易消化,對于老人和小孩有著更好的適應性,因此也是最具有食用價值的肉類之一,不僅如此,國內研究表示,喜歡吃魚,收獲的好處遠比想象中的要多。 中山大學:養成吃魚的習慣,甚至能夠降低全因死亡率 根據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和廣州市第十二醫院在《歐洲臨床學雜志》發表的研究數據:每周食用魚肉200g到300g左右,死亡率數據會出現明顯的下降,包括全因死亡風險,心血管疾病風險以及心臟病風險等。 不僅如此,研究人員通過對12萬名平均年齡在60歲的受試者進行調查,每周吃魚超過500g以上的人群,全因死亡率風險降低約15%左右,尤其是對于老人而言,晚年患病風險更低,也就意味著將來能夠更加長壽。 由此可見,經常吃魚的好處,遠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大,愛吃魚的朋友可有福了,養成每周食用200g到500g魚肉的習慣,對于養生長壽,也有著非常大的裨益。 說到這,肯定有朋友已經迫不及待地想做一頓魚嘗嘗了,但是話說回來,既然要吃魚,我們就要以健康的目的去吃,魚的種類各有不同,選擇最合適的魚肉,產生的營養價值也會更好。 點擊加載圖片 魚肉吃哪種更健康長壽?不妨試試這2種 第一種:能預防癌癥——深海魚 代表魚類:三文魚,鱈魚,銀魚等 根據美國《內科學雜志》發表的一項關于46萬人的研究,深海魚中含有的omega3脂肪酸比淡水魚高出兩倍還多,而omega3脂肪酸屬于不飽和脂肪酸的一種,能夠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對長壽起到一定的幫助。 不僅如此,研究人員還在深海魚的魚肉組織中,找到了一種特殊的酶,這種酶能夠進入癌細胞內部,破壞癌細胞,降低癌癥的隱患,達到防癌抗癌的目的,尤其是對于各位老人來說,多吃鱈魚,銀魚,三文魚一類的深海魚,不僅養護血管,還能預防癌癥,屬實是兩全其美的選擇。 點擊加載圖片 第二種:養護神經系統——富脂魚 代表魚類:鯖魚,沙丁魚,鱸魚等 所謂的富脂魚,顧名思義,就是魚油含量高的魚種,魚油中含有豐富的DHA,能夠滋養神經系統,維持大腦的健康活性。而老人想要長壽,預防神經系統疾病,例如老年癡呆等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此,多吃富脂魚,增加魚油的攝入,同樣也是健康長壽的吃魚選擇。 但需要注意的是,富脂魚可以多吃,但不要盲目過量食用,仍然要保持《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攝入標準,以免脂肪攝入過多,反而導致身體總膽固醇水平上升,對健康不利。 不過,凡是食物,就一定存在宜忌,吃魚雖好,但卻同樣要注意方式方法,錯誤的吃魚方式,反而會給健康帶來影響。 點擊加載圖片 3種錯誤的吃魚方式,還請不要嘗試 “喜歡吃咸魚” 這種烹飪方式,一開始是為了延長魚肉的保存時間。但就飲食健康層面而言,咸魚的制作方法,會產生亞硝酸鹽等致癌物質,反而不利于我們的身體,且世界衛生組織也將中國咸魚列為致癌物范疇。雖然咸魚風味獨特,但還是請一定要少吃。 “什么魚都嘗試生吃” 生魚片味道鮮甜,一直是非常熱門的食物,因此很多朋友也會效仿,將魚肉做成生魚片食用。 但實際上,生魚片對食材的要求水平很高,大多是深海魚類,且經過嚴格的寄生蟲檢驗標準。如果我們貿然生吃魚肉,寄生蟲感染的風險很高,容易引發肝吸蟲病等危險疾病。因此,魚肉盡量還是煮熟了吃是個事。 “盲目的食用魚雜” 所謂魚雜,其實就是魚肝,魚泡一類的魚肉副產物,不少人鐘情于這類食物。 但是,魚雜雖然風味獨特,但也不能盲目地食用,例如魚膽,魚鰓等,不僅沒有營養,而且蘊含有毒物質,盲目食用魚雜,可能會造成健康風險,還請一定要認真識別。 總的來說,魚肉的營養價值和健康價值很高,并且能夠幫助我們變得更加養生和長壽,日常飲食非常推薦。但在吃魚時,也請注意方式方法,切勿盲目食用,健康飲食是一切的前提。 參考資料: [1]何佳寧.怎樣吃魚更健康?[J].糖尿病天地,2017,000(003):46-47. [2]趙海濤.吃魚與健康[J].益壽寶典,2018. [3]新華.日研究稱吃魚能降低患肝癌風險[J].老年健康,2012(7):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