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二氮?類藥物主要用于焦慮、失眠、興奮激越、緊張綜合征、癲癇、肌痙攣、酒精戒斷及外科術前的輔助用藥等。 1、苯二氮?類作用機制 (1)苯二氮?類藥物通過升高抑制性神經遞質γ-氨基丁酸(GABA)與受體的親和力從而完成與GABAA受體的特異性結合,而非直接激活受體。 (2)GABA與GABAA受體親和力增加促進氯離子通道開放,使GABA的中樞抑制效應增強。 (3)GABAA受體有6種α亞單位(α1、α2、α3、α4、α5、α6),是與苯二氮?受體結合的區域,不同的α亞單位與苯二氮?類藥物親和性不同,因此不同的藥物具有不同的藥物代謝動力學特征、產生不同的臨床效應。 (4)苯二氮?類藥物受體廣泛存在于中樞神經系統,包括皮層、丘腦、海馬及紋狀體等,所以在介導抗焦慮、鎮靜和抗驚厥作用的同時,可能會引起順行性遺忘,影響記憶功能。 2、苯二氮?類藥物特點 (1)地西泮: 地西泮屬于長效、中等強度苯二氮?類藥物。 地西泮具有鎮定、催眠、抗焦慮、抗驚厥和肌肉松弛作用,目前多用于治療酒精依賴的戒斷反應以及癲癇持續狀態(注:已較少應用于助眠)。 口服吸收迅速、完全,主要在肝臟代謝(CYP450代謝酶為2C19、3A4),經腎排泄。 生物利用度為100%,達峰時間為0.5-1.5h,半衰期為26-50h(半衰期長,重復給藥可在體內積聚)。 地西泮用于老年人的安全性較低,可能引起跌倒,增加外傷風險。 應注意卟啉病及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地西泮能透過胎盤屏障,且能進入母乳,孕婦及哺乳期女性禁用。
(2)奧沙西泮: 奧沙西泮為地西泮的主要代謝產物。 奧沙西泮口服吸收好,但吸收速度較慢,達峰時間為 1.5-2h,生物利用度為99%,半衰期為5-12h。 奧沙西泮更適用于無需立即入睡的患者,對改善后半程睡眠障礙療效更佳。 奧沙西泮不經過CYP450代謝,經由腎臟排出,故對肝功能不全者相對安全,且在體內無蓄積作用,代謝不受年齡影響,不容易與其他藥物發生相互作用。 奧沙西泮的半衰期接近正常睡眠周期,所以服藥后第二天大多無頭暈感,宿醉反應少,安全性高,適用于老年人,且患者使用的滿意度較高。 起效慢、不容易蓄積等特點也使其成癮風險較其他苯二氮?類藥物更小。 在藥物對認知功能的影響方面,雖然普遍認為苯二氮?類藥物對認知功能尤其記憶功能存在影響,但研究發現奧沙西泮優于其他苯二氮?類藥物。
(3)勞拉西泮: 勞拉西泮是一種高效能、中短效的苯二氮?類藥物。 勞拉西泮口服吸收完全,達峰時間約2h,生物利用度為99%,半衰期為10-20h。 勞拉西泮不經過CYP450代謝,經由腎臟排出,但嚴重肝功能不全患者其半衰期可能延長,故慎用。 勞拉西泮在各種苯二氮?類藥物中抗焦慮作用最強,是地西泮的2-5倍,通常治療焦慮癥的日劑量為:2-6mg,分2-3次口服。 勞拉西泮可有效地控制癲癇持續狀態,是持續性全身性強直、陣攣性發作等初期控制的首選藥物。 在精神科臨床治療中,勞拉西泮常用于輔助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急性興奮激越等。雖然在聯合用藥的情況下可減少抗精神病藥物用量,但在精神分裂癥的長期治療中其作用尚無定論。
(4)艾司唑侖: 艾司唑侖為中等半衰期的苯二氮?類藥物。 艾司唑侖平均半衰期為10-24h,口服后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為 90%,達峰時間<2h,主要在肝臟代謝(CYP450代謝酶為3A4),經腎排泄。 當腎小球濾過率低于30 ml/min時,艾司唑侖須謹慎使用。 艾司唑侖較其他苯二氮?類藥物安全性較好,出現反跳性失眠的情況較少,可作為睡眠障礙患者初期苯二氮?類用藥的選擇,當療效欠佳時可更換其他藥物。
(5)咪達唑侖: 咪達唑侖為短效苯二氮?類藥物。 咪達唑侖吸收迅速,根據給藥途徑的不同,達峰時間從20-60min不等,半衰期為1-3h。 咪達唑侖在中樞神經系統可與苯二氮?受體高度特異性結合,從而產生抑制作用,在臨床麻醉及各種鎮靜治療中被廣泛應用。 咪達唑侖經肝代謝(CYP450代謝酶為3A4、3A5),有明顯的首過效應,口服生物利用度較低,肌注生物利用度約為90%。 咪達唑侖具有短效、水溶性等特點,能迅速進入中樞神經系統,迅速再分布,但作用時間短,需要持續地注入才能維持鎮靜。 咪達唑侖較其他苯二氮?類藥物引起遺忘的作用更強。 咪達唑侖靜脈注射時應注意其呼吸抑制作用,雖然低劑量(0.075mg/kg) 給藥的中樞抑制作用不明顯,但該藥抑制效果的出現較為突然,因此當劑量接近或超過此劑量時建議在有監護及復蘇的設備條件下謹慎使用。 咪達唑侖對心血管系統影響較小,可安全應用于低心排量患者。
(6)阿普唑侖: 阿普唑侖為高效價、中效(中等半衰期)的苯二氮?類藥物。 阿普唑侖口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80%,達峰時間為1-2h,半衰期為11-15h,經肝代謝(CYP450代謝酶為3A4),以原始藥物和代謝產物的形式經尿液排出。 阿普唑侖常用于焦慮障礙,0.2mg起始即可有效控制焦慮急性發作癥狀。 對睡眠障礙中延長睡眠時間也有效果,不易產生宿醉感,但停用時常會引起焦慮癥狀反跳,所以在用藥劑量及用藥時長上須慎重。 高劑量、長期(2-24 mg/d,用藥8周-3年) 應用產生戒斷綜合征的可能性大,表現為嚴重的焦慮、煩躁、緊張感及失眠。突然停藥、減藥過快、劑量過大是產生戒斷反應的主要原因。建議減藥速度需慢,每3d減量不超過1mg,減藥期維持2-3月,并監測戒斷癥狀發生。 卟啉病及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7)氯硝西泮: 氯硝西泮為長效、中等強度苯二氮?類藥物。 氯硝西泮口服易吸收,生物利用度>80%,達峰時間為1~4 h,半衰期24~56 h,經肝臟完全代謝(CYP450 代謝酶為3A4),由腎臟排出。 氯硝西泮能透過胎盤屏障,可分布于母乳,且其具有致畸作用,故而妊娠及哺乳期女性禁用。 氯硝西泮抗驚厥作用強,可用于各種類型癲癇發作、肌陣攣相關的異常運動。 氯硝西泮在抗焦慮方面具有優勢,對于急性發作的焦慮,如驚恐障礙,低劑量 (0.5 mg) 使用即可產生快速緩解作用。 氯硝西泮半衰期長,可在體內蓄積,困倦不良反應常見。 患者有時有宿醉感,老年人應慎用以減少跌倒的發生風險。
參考文獻:
(2)劉飛,陸崢. 苯二氮?類藥物臨床使用專家共識要點解讀. 世界臨床藥物, 2018, 39(10):716-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