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常我們在醫院查腎功能,主要包括尿素氮、血肌酐、尿酸、鈉鉀等電解質指標,這些指標升高或降低都有哪些意義?如果更加全面的解讀我們腎臟,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 ![]() 腎功能檢測報告里面,評價腎功能有沒有問題,最重要的兩個指標是尿素氮和血肌酐: 尿素氮是人體蛋白質代謝的主要終末產物,在肝臟中合成,腎臟進行排泄,正常值為2.86-7.14mmol/L。 肌酐來源于骨骼肌中肌酸的代謝及膳食中肉類的攝入,它以相對恒定的速率釋放進循環中,肌酐可自由通過腎小球濾過,而不被腎臟重吸收及代謝,因此在臨床上檢測血肌酐是常用的了解腎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 各個醫院對于血肌酐的正常范圍的衡量標準有所不同,一般來說血肌酐正常值標準可參考如下:男性53~106μmol/L;女性44~97μmol/L;兒童:24.9~69.7μmol/L。 這兩個指標一旦升高,基本上就可以判定腎功能有問題,比如腎臟可能出現了急性腎損傷,或者是慢性腎衰竭。 但是兩者評價我們腎功能的時候也有不足之處,比如腎功能早期,尿素氮和血肌酐就不一定會升高,還有就是兩者比較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尿素氮。比如在高蛋白飲食、消化道出血、感染、脫水、口服激素等藥物之后,也容易出現升高。 所以臨床上,這兩個指標需要結合具體的病情進行分析,作為患者或家屬,不能一看到血肌酐升高了,就懊惱不已,失去了疾病治療的信心。 ![]() 反映腎功能目前比較準確的指標為腎小球濾過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也就是腎臟每分鐘過率血漿的能力,其正常值大概為100ml/min.(大家也可以把100這個數據,對應成100分,正常人腎功能至少應該在90分以上)。 在實際臨床應用上,通常用血肌酐清除率來估算腎小球濾過率(estimated GFR,eGFR):目前有Cockcroft-Gault公式及MDRD(Modificat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兩種公式可供使用,以后者更常用和準確。 關于腎小球濾過率的計算,只需要知道自己的血肌酐、年齡和體重,自己帶入上面的公式就可以知道了,當然更簡單的辦法是網上搜索腎小球濾過率在線計算,填入前面提到的三個數值,就可以得到腎小球濾過率的大小。 ![]() 目前很多醫院,在測量腎功能時,同時也會給出估算腎小球濾過率,所以作為慢性腎臟病患者,查看自己腎功能的時候,要重點看這個數值,一旦eGFR低于90ml/min,務必要請腎內科醫生全面評估腎臟有沒有問題!而如果eGFR小于15ml/min,就意味著是尿毒癥,腎功能只剩下原來腎功能的15%,需要盡快進行透析治療。 尿酸是我們人體嘌呤代謝的最終產物,2/3的尿酸是我們腎臟排泄的,因此當腎功能下降的時候,尿酸也可能會有所升高,不單單就是我們吃了太多高嘌呤食物。 如果體檢查尿酸升高,后面連續復查都大于480μmol/L,應該積極尋找升高的原因,必要的時候,在專業醫生的評估后,再決定是否用藥控制。因為通常無癥狀的高尿酸血癥是不需要吃藥。 通常包括:鈉(Na),鉀(K),氯(Cl)。
這些電解質對于維持生命活動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說鈉是細胞外液中帶正電的主要離子,可以調節體內水分與滲透壓,此外,糖代謝、氧的利用也需有鈉的參與。鈉、鉀、氯都屬于小分子物質,正常情況下都可以由腎臟進行排泄,以維持體內電解質的穩定。 當腎功能出現問題時可出現電解質紊亂,比如高鉀血癥,就是人體的一種危重癥,高鉀會使心肌受抑,心肌張力減低,導致心臟驟停、引起猝死! 最后,需要和大家說明一下的是:以上這些指標每次的結果可能都不一樣,通常是波動在一定范圍之內,有時候看其動態的變化,要比一味的看某一點的數值更有意義。 ![]() 陳舟 上海長海醫院 腎內科 主治醫師 簡介:畢業于第二軍醫大學 ,醫學碩士,腎臟病專業,目前就職于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腎臟內科,臨床一線醫生。人民衛生出版社簽約作者,知乎大學醫學部講師,知乎“腎臟健康”和“醫學芝士”專欄作者,新浪微博V+會員簽約作者,今日頭條簽約作者,春雨醫生簽約作者,企鵝號健康觀察團成員,百諾名醫匯講師,上海市醫學會會員,美國心臟協會BLS Provider,Uptodate臨床顧問中國推廣大使,腎臟健康科普作者。騰訊新聞知識官。 目前已發表中、英文學術論文10余篇,腎臟健康相關科普文章500余篇,參與編寫已出版《腎病康復助手》《謠言背后的健康真相2》《常見疾病的預防與康復科普》科普圖書3部,在編人衛出版社《腎臟健康說》《慢性腎臟病全病程管理》科普圖書2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