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日軍在東南亞戰場局勢不容樂觀。為了打破目前的僵局,日軍決定先發制人,出動十萬大軍,兵分三路襲擊東南亞的后方基地英帕爾。日本人也是非常陰險,為了不讓敵人發現自己的真實作戰意圖,采用了一些迷惑對手的戰略部署。 英帕爾戰役 英帕爾戰役拉開序幕! 英軍十四集團軍的將軍斯利姆卻是明朝秋毫,看到日軍所有的行動后,他知道用不了多久,日軍就會向他們發起進攻。進攻的地點就是英帕爾——科希馬一帶。雖然他已經有了提防,但是對于日軍接下來要發起怎樣的猛攻,他心中也是非常忐忑,并且他有種不祥的預感,這場戰役在東南亞來說,肯定是史無前例的一場大仗。 英軍 因此為了確保這次戰役的勝利,他和參謀部經過了多次商討,最終確定了作戰方案。他要將軍隊全部撤到英帕爾盆地,在這里和日本鬼子進行大決戰,這場戰役注定只有一方勝利,肯定場面非常浩大,并且也會特別慘烈。 炮兵部隊 1944年2月4日,日軍在英帕爾往南的500公里,和英軍有了第一次的交鋒,這場戰斗在英軍的意料之中,他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守住這里,第一場仗一般都決定著戰爭的走向,因為士氣特別重要。一旦士兵的心中出現了恐懼,這場戰斗就會逐漸形成潰敗之勢。為什么打仗時候,一般來說都會有乘勝追擊,這就是心理因素。 戰勝的一方士氣很旺,而潰敗的一方則是沒有了動力,這樣的情況下,就很有可能一鼓作氣消滅敵人,當然也有另一種戰術。就是故意讓士兵撤退,在一個地方設下陷阱,把敵人引到伏擊點,最終來個合力圍殲。 印度軍隊 日軍發起猛攻,但是沒用! 日軍這次進攻得非常猛烈,他們想要一步步掌握戰役的主動權,將英國軍隊直接擊敗。可是這次英軍比他們想的要強勢,日軍付出了很大的代價,英軍仍然是堅守陣地,沒有明顯的潰退。與此同時,英軍的空中力量給予支援,不但輸送了大量的彈藥物資,還對日軍進行了大規模的轟炸。 裝甲部隊 日軍明顯挺不住了,他們發現沒有機會,直接拿下這支英國隊伍,于是沒多久準備后撤。這時候第一階段日本沒有取得優勢,只能是先進行軍隊休整,然后重新部署,為下一次作戰做準備,可是令他們沒想到的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即將讓日軍大敗。 日軍在東南亞戰場首戰失利后,并沒有讓指揮官牟田口連野認識到這場戰爭需要謹慎,他在發現地形不便于運輸車輛前進后,竟然大膽的做了一個決定,他對自己的手下說:牛羊可以幫助我們運輸糧食,甚至在緊要關頭這些牛羊還能當做糧食,中國古時候的成吉思汗在征途路上,就不帶糧食。 英帕爾戰場 可是他想得過于簡單了,成吉思汗當年南征北戰,打到哪里就會搶到哪里,因此不需要準備糧食。東南亞這個地方都是森林,到時候沒有糧食,你準備怎么做。他完全沒有想到后面的困境,仍然下令讓軍隊全速前進。 機場 日軍很快渡過了親敦江,一切還在日軍的計劃中。可是英軍部隊并沒有閑著,英軍的指揮官將第四軍增援英帕爾地區,這里目前來說已經是鐵板一塊。日軍想要拿下這里,并不容易。英軍的部隊還在陸續地趕往英帕爾的東部和南部,形成了強大的防御體系。 英俊的防御線長達160公里,日軍無法突破 看到日軍的進攻戰略后,英軍指揮官又將第五師,利用運輸機轉移到了這里。從三月到四月,英軍在這里修筑了長達160公里的馬蹄形防御系統,日軍對這個情報一點都沒有了解。日軍以為按照他們的計劃,這肯定會順利地突破英軍的陣地,一舉殲滅敵軍。 戰場情況 4月4日,日軍率先向科希馬的英軍發起了進攻,沒用了多久,利用兵力人數優勢,將這里重重包圍了。在兩天之后,日軍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了,于是發起了全面的進攻,這次進攻非常猛烈,并且他們不計成本地開始猛攻,所以人員傷亡很大,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戰場防線 日軍成功地占領了英帕爾附近的一個高地,可是這個高地拿下來之后,他們發現守不住這個陣地,英軍的裝甲部隊和空中力量非常強大,僅僅用了三天,這個高地就還給了英軍。日軍并沒有占到便宜,反而是處于危險的境地。這次戰役,是日軍在進攻過程中,最接近英帕爾的一次,接下來他們再也沒能夠拿下這里。 英國將領 日軍切斷英軍運輸線,可是沒有效果 日軍利用空中支援,切斷了英軍和印度總部的聯系,因為英軍的總指揮是在印度。日本這一招也是正確的戰略,可是他們完全低估了英軍這次的準備。在英帕爾地區儲備的物資,已經可以完全支撐到這場戰役結束,況且英軍還不斷地通過運輸機向這里空投物資。 英國士兵 在很短的時間內,英軍部隊在這里已經增加到了八個師。可是日軍這邊情況,已經是極其糟糕。最主要的原因是,日軍的后勤補給出了嚴重的問題。他們攜帶了少量的糧食,大量的牛羊。這些食物完全不夠支撐他們浩大的軍隊,目前已經是處于糧食匱乏的階段了。 日本鬼子餓的是頭暈眼花,站在原地都是晃晃悠悠,更不要說是戰斗了。其中一支部隊,在長期沒有彈藥糧食補充后,直接潰敗而逃了,將陣地直接給放棄了,日軍真的彈盡糧絕。可是此時指揮官竟然說了一些匪夷所思的話,他聲稱:日本人自古以來就是吃草的民族,這個地方可是森林茂密,怎么會缺乏食物。 印度士兵 這個日軍指揮官的腦子肯定是不對勁,雖然人是一種雜食動物,可是還沒有像牛羊那樣,可以光食用植物就可以生存的地步。這種胡說八道,讓本來就士氣低落的日軍更加煎熬。可是這位指揮官的荒謬言論不僅僅如此,他還說:沒有了子彈的話,我們還有刺刀,沒有刺刀的話,還有拳頭.... 英軍汽車 在“糊涂”指揮的帶領下,大規模的日軍慘死! 日軍向英軍發起了多次大規模的沖擊,可是都沒有獲得勝利。只能是改變戰略,從英帕爾的北面迂回進攻。在行軍的過程中,雙方在中途是狹路相逢,爆發了激烈的戰斗。日軍被英印聯合包圍,處于明顯的劣勢,可是最終還是拼死突出了重圍,從叢林中走在了出來。 此時的日軍已經是處于崩潰的邊緣了,他們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英帕爾的建筑物,可是日軍沒有了勇氣和力氣在向前一步了。已經很久沒有糧食補給的日軍,甚至連最后的自殺式沖鋒,都組織不起來了,實在是沒有戰斗力了。日軍此時欲哭無淚,他們仿佛是一個天大的笑話,只能是準備撤退了。 火炮 隨著雨季的到來,對于處在絕境的日軍是雪上加霜。大量的日軍士兵,因為雨林中各種滋生的細菌,染上了各種感染性疾病,就像是流感、霍亂、痢疾等等,其中對日軍造成最大威脅的就是傷感,大量的士兵被感染。可是他們沒有足夠的醫療物資,只能是眼睜睜地看著這些士兵遭受折磨,最終死去。 日軍部隊 大部隊在撤退的途中,一路上是橫七豎八地躺滿了日軍尸體,場面非常的恐怖,簡直就是人間地獄。讓原本就陰森的雨林,更加增添了恐怖的氛圍。這座叢林就好像是一座墳墓,專門為這支日軍部隊準備的。就是活下來的日軍,一個個都是瘦骨嶙峋,眼神呆滯,沒有了任何神采。 日軍大敗,10萬大軍只剩2萬人回去! 可是日軍的指揮官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隨著他的一道道命令,最終都不再有作用了。他才認識到自己的部隊已經徹底完了,已經完全潰敗了,他也只能是盡快讓日軍撤退,讓他們活下來。最終回來的只有不到兩萬人,大量的日軍命喪于此,成為了孤魂野鬼。 軍隊 這場英帕爾戰役中,日軍在這里留下了53000多具尸體,而英軍傷亡了10000多人,日軍是全面潰敗。這場戰役的勝利,徹底改變了緬甸戰場的形式,日軍再也沒有了最開始的主動權,這場戰斗對整個東南亞、中國戰場,都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日本軍隊 日本最終也認為,這一場戰役是日軍在東南亞戰場,走向全面潰敗的標志戰役。日軍在這場戰役中,失去了大量的精銳部隊,已經沒有了更多的力量發動反擊。在中、英、美三國的進攻下,日軍徹底走向滅亡。 日軍俘虜 這場戰役中的罪魁禍首牟田口連野回國后,立刻被撤職了,遭到了日本軍部大量的謾罵,這個人在日本的戰爭史上,可以說就是一個笑話,用了很多荒謬的戰術,讓大量的日軍冤死,讓人啼笑皆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