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5月下旬,在科希馬地區作戰的第三十一師團糧草幾乎斷絕。對面英軍卻可以依賴空投得到充足的補給。受氣流影響,偶爾會有少許英軍物資飄落到對方陣地上,日軍從中撿到了英軍的信號彈。英軍空投物資按照降落傘的顏色區分,紅色表示彈藥,白色為水,藍色為糧食。狡猾的日軍于是發射撿來的藍色信號彈,很快就有英軍運輸機前來投下糧食。這一伎倆很快被英軍識破,當他們再次發射信號彈時,落下來的就不是罐頭而是炸彈了。對佐藤的士兵們來說,比饑餓更難忍受的是口渴。由于地處山嶺,守軍必須從谷底取水,極差的水質導致很多士兵患上了痢疾。在日軍士兵中,開始傳唱一首叫“科希馬戰記”的歌曲: 白天有飛機, 黑夜還有迫擊炮。 冒著槍林彈雨, 肉攻班再次出動, 高喊著是為了祖國。 您真是辛苦了。 雨中的若開山脈不管到哪里, 都抬著擔架一片茫然。 大米和補給還沒有送來, 為了找糧食四處輾轉。 您真是辛苦了。 5月25日,佐藤的忍耐終于超越了極限。他怒氣沖沖地告訴身邊的參謀,“看來牟田口不守信用呀!這樣一來,搞不好我們要腹背受敵。”隨后他向軍司令部發出了一封日本陸軍戰史上非常有名的電報:“我部糧食已經斷絕,山炮和步兵武器彈藥消耗殆盡。因此最遲到6月1日,我部必須從科希馬撤退,向能夠獲得補給的地點轉移。”6月1日當英軍向日軍陣地發起進攻時,發現對面敵軍已經出現了松動跡象。開戰以來,日軍戰場上最大一次抗命事件發生了。 在德穆的第十五軍前敵指揮部,接到佐藤報告的牟田口大驚失色。此時正值決定“烏號作戰”成敗的緊要關頭,實屬全軍危急存亡之秋,如果第三十一師團擅自撤退,隨后跟進的英軍將迅速打通科希馬-英帕爾公路,第十五師團的右翼也將完全暴露在英軍面前,局面很快將陷入崩潰。牟田口第一時間以參謀長久野村少將的名義給佐藤回電:“得知貴師團因補給困難意欲拋卻至今勇戰之成果,放棄科希馬一帶陣地,甚為擔憂。尚需貴部將現有態勢維持10天,使本軍得以完成英帕爾攻略,而后可以軍主力增援貴師團。本軍自會獎賞貴師團的戰功。切記,果敢的行動將會使神鬼讓路。” 看到以參謀長名義發來的電文,佐藤忍不住仰天大笑。他告訴參謀長加藤國治大佐,“如果繼續執行這樣無理的命令,我數萬將士都將成為他鄉餓鬼。雨季即將來臨,必須趁洪水切斷道路之前盡快撤退!從現在開始,發往軍司令部的所有電報都必須由我親自起草。”佐藤迅疾給軍司令部回電:“軍參謀長之電文確實表達了體諒之意。然而按照軍部的意思,是在讓我師團自生自滅。開戰至今,軍司令部非但沒派來一名參謀,也未送來任何補給。目前我師團糧食全無,傷病情況持續增加。鑒于上述狀況,我認為,軍司令部的意思就是讓師團長自行處理師團所有事務。” 佐藤此舉純屬迫不得已。對面的英軍第二師和英印第七師已經發起了猛烈攻勢。日軍剩余炮彈加起來也不超過200發,而對方每分鐘打過來的炮彈就超過了30發。此前負責中路防御的第三十一山炮聯隊聯隊長白石久康大佐已經發回了訣別電報,他們即將被英軍合圍在5120高地一帶。如果中路防線被英軍突破,第三十一師團將被徹底分割,南北不能相顧。如果任由戰局如此發展下去,日軍很快將被英軍合圍。5月31日午夜,佐藤向右路和中路部隊下達了撤往杰德瑪的命令。次日清晨,佐藤再次向軍司令部發出了一封電報,在簡述了目前面臨的嚴峻形勢后,佐藤說:“自占領科希馬兩月以來,我烈兵團始終在浴血奮戰,早已超過了人類所能承受的極限。目前刀折矢盡,我只能強忍眼淚,下令各部從科希馬撤退。待日后再來祭奠陣亡將士之英靈。現在看到這個情況還能不流淚的,那他簡直就不是人!” 文字雖寫得頗為感人,但佐藤擅自撤退、拋棄友軍的既成事實無法改變。對與第三十一師團戰線相連,同樣在苦苦支撐的第十五師團而言,佐藤此舉將導致他們右翼完全暴露在英軍的直接攻擊之下。佐藤的這種作法竟然在戰后為他換來了“仁將”的“好名聲”。后來在作為證人出席東京審判時,佐藤說:“牟田口雖然平時看起來非常厲害,但其實他非常膽小。對普通人來說自然無所謂,但作為軍司令官卻不能膽小。失敗時必須有承認失敗、讓部隊撤退的勇氣。牟田口缺乏的恰恰正是這種勇氣。” 看到電報中“那他簡直就不是人”一句話,牟田口氣得話都說不出來了,佐藤你小子竟然把老子看成不管士兵死活的畜生了呀!眼看局勢已無法挽回,牟田口只能強忍憤怒給佐藤發出了一份急電:“萬不得已之時,第三十一師團可以向阿拉杜拉-卡拉索姆一線撤退,期間將有新命令下達。”此時他已不再稱呼“貴師團”了,佐藤瞬間跌價了。 6月2日午夜,佐藤接到了軍司令部的新命令:“第三十一師團以步兵指揮官指揮四個步兵大隊和一個炮兵大隊,確保阿拉杜拉及索杰瑪地區,阻敵南下。師團主力轉進至烏克魯爾一帶接受補給。此后與第十五師團左翼部隊取得聯系,共同向英帕爾方向發起攻擊。攻擊準備完成時間為6月10日。” 無論如何,佐藤擅自下令撤退屬于不折不扣的違令事件。牟田口連續追加的兩道命令,至少部分挽回了佐藤的名譽損失——當然部下違令牟田口的臉上也不好看。對牟田口的好意,佐藤絲毫不領情。在他看來,在未得到任何補給的情況下,8天之內完成進攻英帕爾的準備純屬扯淡。佐藤測算,他的部隊撤至烏克魯爾至少需要20天,那里有無糧食尚屬疑問。況且讓同樣缺糧少彈的宮崎支隊封鎖英帕爾公路,抵擋英軍兩個師以上兵力的攻擊,絕不可能。佐藤認為,牟田口此時很可能已經瘋掉了,殊不知牟田口也正努力給他尋找一個類似的鑒定。 5月31日午夜,佐藤下令各部陸續撤出陣地,向東南方向徐徐退卻。還有一點,佐藤并未將擅自撤退的消息告知和他背靠背作戰的第十五師團。首先,戰場撤退畢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其次,他認為牟田口一定會通知山內的。負責斷后阻擊并繼續執行切斷公路的艱巨任務,交給了駐守科希馬山嶺以南阿拉杜拉地區的宮崎支隊。此時宮崎身邊的部隊包括:石堂惠二少佐第一二四步兵聯隊第一大隊350人,竹田正信中尉第五十八工兵聯隊第一中隊70人、第五中隊30人,鈴木孝中佐第三十一工兵聯隊本部及一個中隊120人,一個山炮中隊和一個無線電分隊,加上宮崎的司令部成員總共不到700人。佐藤對宮崎的兵力非常清楚,他知道以如此兵力對抗數萬英軍,最終只能是死路一條。但他依然狠下心來,像牟田口對待他那樣給宮崎下達了不可能完成的命令。電話最后他告訴宮崎,“千萬不要死呀!”佐藤留下這點兵力執行如此艱巨的任務,一是為了應付牟田口,二是讓他們遲滯英軍的追擊,為主力撤退創造條件。
|
|
來自: ldtsg1957 > 《政治/軍事/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