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踏上學醫的道路至今,北京中醫藥大學張春榮教授已經和腫瘤戰斗多年,如今已經七十多歲高齡,雖已入花甲之年,但身體健朗,精神矍鑠。 作為腫瘤專家,他保持健康有何秘訣呢?張春榮教授曾經多次在公共場合分享自己防癌秘訣,每個人都可以做到。 很多人總說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就患癌了,到了醫院一查就是癌癥晚期,痛不欲生。 很多腫瘤醫生都提到過,一大部分的癌癥,早期都會有征兆,但很多人往往忽視或者并未聯想到癌癥,忽視了身體給你發出的警告。對付癌癥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癌癥早期就發現它,把癌癥扼殺在搖籃里。 癌癥早期到底有沒有先兆?腫瘤醫生提醒:這15個身體表現請牢記在心! 1. 發現有腫塊、結節 身體某部位出現腫塊結節,第一個可能會想到的就是腫瘤。但也不必恐慌,腫塊結節不一定就是癌癥。三招我們可以對它做一個初步的判斷:一看大小。如果結節超過1cm則要重視。持續增大特別是增大迅速的結節傾向惡性可能,要特別重視。二看質地。質軟或囊性腫塊,傾向于良性,質硬、固定或實性腫塊,傾向惡性可能,但淋巴瘤的腫大淋巴結摸起來質韌。三看邊界和活動度。良性腫瘤通常邊界清,活動度較好;惡性腫瘤多數邊界不清,與周圍組織往往粘連或融合,活動度較差。 2. 身體持續非外傷疼痛 出現疼痛大家的第一個反應往往是用止痛藥,先想一想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切忌濫用止痛藥。如果身體某個部位出現非外傷導致的、原因不明的持續疼痛,應去醫院查明原因。 3. 出現長治不愈的咳嗽 有的人遇到咳嗽就止咳,其實更重要的是要弄清楚咳嗽的病因。對于久治不愈的咳嗽或痰中帶血,尤其是長期吸煙者,應警惕肺癌等的可能。 4. 出現不明原因總發燒 出現發燒,如果發燒原因不明,且持續存在,可能是癌癥元兇,盡早進行相關檢查。 5. 莫名出現消瘦和疲乏 如果沒有主動進行減重煅煉,也沒有刻意節食,體重卻不明原因下降或進行性消瘦,或伴厭食、乏力、易疲勞等,要查明原因,原因或許在癌癥。 6. 明明沒有外傷卻出血 非外傷性異常出血,比如,便血或嘔血,要注意排除腸癌、胃癌可能;咳血、痰中帶血要警惕肺癌;不規律陰道出血或非月經期出血,可能與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等婦科腫瘤有關;無痛性血尿或伴排尿困難,小心泌尿系腫瘤;非外傷鼻出血注意排除鼻咽癌可能。警惕癌癥找上門。 7. 持續出現的消化異常 如果消化不良持續存在,或伴反酸燒心,上腹悶痛不適,莫要大意當胃病,要警惕胃癌或食管癌等的可能。 8. 吞咽食物出現梗阻感 如果進食時有胸骨后悶脹感或胸骨后面的燒灼感,胸骨后疼痛,或者感覺食管內異物感,尤其是進行性加重的吞咽食物梗阻感,盡早就醫找原因,要警惕食管癌、喉癌等的可能。 9. 聲音嘶啞持續難恢復 短暫的聲嘶可能很多人都曾有過,但如果聲嘶難于恢復持續時間較久,要警惕喉癌、肺癌等侵犯或壓迫喉返神經的可能。 10. 大便習慣、性狀狀變 大便習慣、次數或性狀發生改變(大便外形變細、大便帶膿、血、粘液等)或便秘與腹瀉交替,小心腸癌已上身,盡早到醫院檢查。 11. 出現白斑或是癌前病 口腔粘膜白斑、女性外陰或男性陰莖龜頭白斑迅速擴大伴灼癢感,應注意排除癌變。 12. 黑痣突然增大色改變 黑痣很多人都有,但如果黑痣突然增大、或邊緣變得不規則、或顏色發生改變、或出現破潰出血、或灼癢疼痛、痣上原有的毛發脫落,要懷疑可能是黑色素瘤。 13. 出現自發病理性骨折 沒有明顯外力或僅有輕微外力作用,很容易就發生的骨折,可能是病理性骨折,應警惕骨惡性腫瘤。青少年如果出現非外傷性關節處疼痛腫脹,要注意排查白血病。 14. 潰瘍傷口久久不自愈 如果皮膚傷口或潰瘍持續不愈,要警惕皮膚癌可能。口腔潰瘍很常見,但如果長時間持續不能愈合,應警惕或是癌癥搗亂。 15. 男性乳房的異常變化 盡管男性乳腺癌極少見,但如果男性乳房異常增生長大或出現其他異常變化,要警惕男性乳腺癌可能,莫要羞澀盡早到乳腺專科就診。 防癌秘訣,每個人都可以做到。 一、不碰高脂肪、煎炸食物 不良食物是誘發癌癥發生的重要因素,加工肉類被世衛組織列為第一組致癌物,其中包括培根、火腿以及熱狗等食物,長期攝入加工肉會導致結直腸癌患病風險增加18%。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控制紅肉、高脂食物的攝入,多吃水果蔬菜。《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國人每日要攝入300~500克蔬菜,200~350克新鮮水果,同時配合上適量的肉制品攝入,可以有效減少患癌的幾率。 二、不碰煙酒 可以說吸煙對于身體而言百害而無一利,長期吸煙會增加肺癌、口腔癌、鼻咽癌、食管癌等多種癌癥的發病率。據《中國吸煙危害健康報告2020》中的報告顯示,我國每年大約有100萬人因吸煙而失去生命,這個數據比艾滋病、結核、交通事故、自殺死亡人數的總和還高。 而喝酒也會給身體帶來非常大傷害,酒精是1類致癌物,每18個癌癥患者中就有一個和喝酒相關。喝酒會顯著提高多種癌癥的發病率,包括口腔癌、肝癌、食管癌以及胃癌等。 三、不碰致癌病原體 不少癌癥都和病毒感染有關,據《柳葉刀·全球健康》調查統計,2018年,全球有220萬新發癌癥病例是由于傳染性病原體感染引起,約占所有新發癌癥病例的13%。 |
|
來自: 昵稱60319906 > 《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