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公司(休斯公司)AIM-120 AMRAAM(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 AIM-120 AMRAAM(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是一種主動雷達制導的空對空導彈,它取代了AIM-7麻雀,成為美軍標準的BVR(超視距)攔截導彈。在20世紀70年代末,美國各軍種決定他們需要一種具有真正的 "主動雷達制導 "能力的中程空對空導彈。AIM-7 "麻雀 "的SARH(半主動雷達制導)制導方式要求發射載機的雷達在導彈擊中目標前持續照射目標,這使飛機本身成為目標,也限制了它同時攻擊幾個目標的能力。1979年2月,休斯公司和雷神公司被選為YAIM-120A AMRAAM(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競賽的決賽選手,1981年12月,休斯公司被宣布獲勝。一年前,美國/歐洲簽署了一項開發新的空對空武器系列的聯合協議。該協議規定BVR AMRAAM由美國負責,而補充性的ASRAAM(先進短程空對空導彈)(后來的AIM-132)將在歐洲開發。1984年2月,第一枚具有生產代表性的AIM-120A導彈從一架F-16上發射,但直到1987年9月,第一次超音速發射才獲得成功。AMRAAM項目受到各種技術和政治問題的困擾,其中最重要的是由于開發時間過長而導致的嚴重成本超支。第一枚LRIP型(低速初始生產)AIM-120A于1988年10月交付,但直到1991年9月才最終實現IOC(初始作戰能力)。
AIM-120A AIM-120A由WPU-6/B推進器中的固體推進劑火箭發動機驅動。在發射前,發射載機的火控系統對WGU-16/B制導單元中的導彈慣性自動駕駛儀進行編程,使其進入目標附近的制導范圍中。自動駕駛儀可以通過數據鏈接收來自飛機的中段飛行路線更新。AMRAAM的WCU-11/B控制部分用四個可轉動的尾翼控制飛行中的導彈。一旦目標進入射程,AMRAAM就會啟動其主動雷達制導頭,進行自主終端定位。23公斤的WDU-33/B破片彈頭由FZU-49/B引信系統引爆,該系統包括一個 "智能"(防干擾)近程引信和一個沖擊引信。當然,AIM-120A的有效射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發射參數,官方性能數據是保密的。典型的最大射程數據在50公里和70公里之間。對于AMRAAM射程包線的較低部分(據說最小射程為2公里),不需要中段制導更新,AIM-120是一種真正的發射后不管的武器。AIM-120A的非戰術型號是CATM-120A訓練導彈,DATM-120A用于地面操作訓練,JAIM-120A帶有遙測電子設備,用于測試和評估。盡管在1991年初的 "沙漠風暴 "行動中,一些AIM-120A被部署到海灣地區,但在那次沖突中沒有發射AMRAAM(至少是正式的)。AIM-120A的首次實戰使用發生在1992年12月,一架F-16C擊落了一架伊拉克米格-25。1994年底首次交付的AIM-120B,有一個新的WGU-41/B制導部分。它有可重復編程的EPROM模塊中的軟件,一個新的數字處理器和其他電子裝置的更新。非戰術型是CATM-120B裝載訓練用導彈和JAIM-120B測試和評估導彈。
AIM-120A/B (具體型號未知) AMRAAM P3I(計劃前產品改進)項目導致了AIM-120C的出現,并于1996年首次交付。基本的AIM-120C(P3I第一階段)的主要新特征是剪切的彈翼尖。盡管這一特點是為了允許在F/A-22 "猛禽 "的內部武器艙中攜帶,但-120C也可以從其他具有AMRAAM發射能力的飛機上使用。AIM-120C的制導單元被升級為WGU-44/B標準。第一個P3I第二階段的導彈是AIM-120C-4(1999年首次交付),它有一個改進的WDU-41/B彈頭。AIM-120C-5是一種C-4,在新的WPU-16/B推進段中有一個稍大的發動機,以及一個新的較短的WCU-28/B控制段,有壓縮的電子和ECCM的升級。AIM-120C-5于2000年7月開始交付。緊隨其后的是AIM-120C-6的生產線,它具有更新的TDD(目標探測裝置)。AIM-120C-7(P3I第三階段)于1998年開始研制,它包含了改進的帶有干擾探測的ECCM,一個升級的尋的器和更長的射程。后者的特點是美國海軍特別要求的,以獲得AIM-54'不死鳥’超遠程導彈的(某種程度上)合適的替代品,后者當時計劃在2007年左右和F-14D雄貓一起退役(實際正式退役已經是在2004年9月)。AIM-120C-7在2003年8月和9月成功地對作戰現實的目標進行了測試,然后計劃于2004年進行IOC。這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滑,但截至2006年初,AIM-120C-7已經開始投入使用。與-120A/B相當,AIM-120C還有CATM-120C和JAIM-120C的非戰術型號。 AIM-120D(P3I第4階段,以前稱為AIM-120C-8)是AIM-120C的發展型號,具有雙向數據鏈,使用GPS增強型IMU進行更精確的導航,擴大的不可逃逸包線,改進的HOBS(大角度離線瞄準)能力,射程增加50%。AIM-120D是美國空軍和美國海軍的一個聯合項目,目前正處于測試階段。預計2007年12月將進行首次生產交付。CATM-120D是AIM-120D的惰性攜帶訓練型。到目前為止,已經制造了超過12000枚各種型號的AIM-120導彈,包括為非美國客戶制造的大量導彈。AMRAAM可以由美國目前所有的戰斗機(F-14D、F-15、F-16、F/A-18、F/A-22)攜帶,由LAU-127/A、-128/A或-129/A CRL(共軌發射器)發射,也可用于AIM-9側衛。NCADE(以網絡為中心的空中防御元素)是一個利用AMRAAM組件開發空射反導攔截導彈的計劃。NCADE導彈用AIM-9X "響尾蛇"的IIR(成像紅外)制導頭取代了AIM-120的雷達制導頭,并將推進系統改為雙級火箭。后者由AIM-120第一級和新的Aerojet第二級組成,可以提供0.55千牛(57公斤)的推力超過25秒。NCADE的彈身、飛行控制系統和飛機接口與AIM-120基本相同,使該導彈能夠立即與許多現有的發射平臺兼容。NCADE導彈的目的是在助推、上升或終端階段攔截中短程彈道導彈。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導彈由第一級發動機以非常陡峭的角度向上飛行。在高空,IIR紅外制導頭可以捕獲目標,然后導彈將使用其能長時間燃燒的第二級發動機進行攔截。在撰寫本文時,NCADE計劃正在進行組件測試(推進器和制導頭)。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宣布全面的NCADE測試的計劃時間表。AIM-120導彈也被用于一些地面發射的應用中。挪威使用NASAMS(挪威先進地對空導彈系統),該系統采用了AMRAAM導彈,由一個六發箱式發射器發射。NASAMS在1995年開始投入使用。雖然有時引用MIM-120A作為導彈的名稱,但這并不是國防部的正式名稱。 AIM-120A (從 Hawk 鷹'霍克’發射架上發射)從1995年開始,美國陸軍評估了從改進的 "鷹 "式發射架和HMMWV(高機動多用途輪式車輛)上發射AMRAAM的可能,該系統被稱為HUMRAAM("悍馬-AMRAAM")。美國海軍陸戰隊版本的HUMRAAM被稱為CLAWS(補充性低空武器系統),2001年4月雷神公司獲得了CLAWS的開發和預生產合同。該系統打算從2006/2007年起取代美國海軍陸戰隊退役的MIM-23 "鷹 "式系統,但CLAWS在2006年被取消。 
AIM-120A (在HUMRAAM 發射車上(CLAWS/SLAMRAAM) ) 美國陸軍計劃中的陸基AMRAAM系統被稱為SLAMRAAM(地面發射AMRAAM)。SLAMRAAM系統也是基于HMMWV'悍馬’車輛,并計劃在2008年投入使用。它將取代陸軍的一些 "復仇者 "防空系統,后者使用較小且性能較弱的FIM-92 "毒刺 "導彈。技術參數 注:幾個來源提供的數據顯示出輕微的差異。因此,下面的數字可能是不準確的! 特別是射程數字只是粗略估計。 AIM-120A/B/C的數據。
| AIM-120A/B | AIM-120C-5 | 彈長 | 3.66 m | 前翼展 | 53.3 cm | 44.7 cm | 尾翼展 | 63.5 cm | 44.7 cm | 彈徑 | 17.8 cm | 重量 | 157 kg | 速度 | Mach 4 | 射程 | 50-70 km | > 105 km | 動力 | Hercules/Aerojet 固體燃料火箭 | 彈頭 | 23 kg WDU-33/B 破片戰斗部 | 18 kg WDU-41/B 破片戰斗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