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用皮膚修復敷料行業概況 1.醫用皮膚修復敷料定義及核心成分 醫用皮膚修復敷料又稱醫用冷敷貼,主要用于激光、刷酸等對皮膚有一定刺激和損傷的臨床操作術后皮膚屏障修復,其功效主要是特定情形下的鎮靜、舒緩、角質層水合保濕。醫用皮膚修復敷料可分為貼片式醫用皮膚修復敷料和非貼片式醫用皮膚修復敷料兩大類,核心成分包括膠原蛋白、玻尿酸、殼聚糖、富勒烯、抗菌肽等。 醫用皮膚修復敷料核心成分
資料來源:觀研報告網《2021年中國醫用皮膚修復敷料市場分析報告-行業規模與發展商機前瞻》 二、醫用皮膚修復敷料市場特征 1.產品高定價 醫用皮膚修復敷料定價水平高于普通面膜,醫用皮膚修復敷料單片價格幾乎都在25元以上。海外醫用皮膚修復敷料定價水平高于國內,國產面膜可低至5-10元/片。 醫用皮膚修復敷料代表品牌單片面膜價格對比
資料來源:觀研報告網《2021年中國醫用皮膚修復敷料市場分析報告-行業規模與發展商機前瞻》 2.消費高客單 由于醫療器械產品對原材料選用標準、生產工藝和質量要求更高,從而生產成本較高致使定價較高。以貝泰妮、敷爾佳為例,2020年,貝泰妮醫療器械單價99元,遠高于護膚品的46元及彩妝的38元。敷爾佳醫療器械類產品客單價比化妝品類高3-4元。 2017-2021年H1貝泰妮護膚品、彩妝、醫療器械單價對比 資料來源:觀研報告網《2021年中國醫用皮膚修復敷料市場分析報告-行業規模與發展商機前瞻》 2018-2021年Q1敷爾佳醫療器械類、化妝品類單價對比 資料來源:觀研報告網《2021年中國醫用皮膚修復敷料市場分析報告-行業規模與發展商機前瞻》 3.顧客高復購 醫用皮膚修復敷料憑借成分安全且功效性強,在目標消費者群體中有較高的認可度,其復購率高于普通化妝品。以敷爾佳為例,2020年,敷爾佳消費頻率在3次及以上的顧客占比為90.6%;2021年Q1,敷爾佳消費頻率在3次及以上的顧客占比高達95.8%。 2018-2021年Q1敷爾佳消費頻率在3次及以上的顧客占比 資料來源:觀研報告網《2021年中國醫用皮膚修復敷料市場分析報告-行業規模與發展商機前瞻》
醫用皮膚修復敷料企業毛利率保持在一個穩定的較高水平。目前,敷爾佳、創爾生物、貝泰妮等企業盈利能力較為領先。 三、醫用皮膚修復敷料市場發展環境 1.供給端 我國政府部門對醫用皮膚修復敷料供給端的強監管,有利于市場出清,部分中小企業或不合格的產品及原料將會退出市場,有利于研發實力強的品牌發展。 (1)醫用皮膚修復敷料廣告投放規定嚴格 我國對醫療器械產品進行分機構管轄管理,即按照風險等級由低到高對應不同等級的行政等級監管機構,一類醫療器械需向市級政府提供備案資料,實行備案管理制度;二類及三類醫療器械實行注冊管理制度,二類需向省、自治區、直轄市提供資料,而三類醫療器械則需向國務院進行申請,并且提交的申請材料中需包含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報告及臨床試驗報告,審查過程嚴格,二類及三類醫療器械的注冊要求較高,存在稀缺性。 醫療器械注冊證劃分標準及申請方法
資料來源:觀研報告網《2021年中國醫用皮膚修復敷料市場分析報告-行業規模與發展商機前瞻》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2021年中國醫用皮膚修復敷料市場分析報告-行業規模與發展商機前瞻》顯示,醫用皮膚修復敷料管理類別為二、三類醫療器械,廣告投放有嚴格的規定。2018年施行的《醫療器械分類目錄》顯示,二類以上敷料皆為無菌提供,可用于創面護理修復,而一類敷料非無菌,不適用于創面愈合。用于非慢性創面、接觸真皮深層及其以下組織且所含成分不可被人體吸收的的醫用敷料,管理類別由三類降為二類。銷售端來看,需申請醫療器械廣告批準文號才能進行廣告宣傳;提供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的單位應有兩名以上熟悉藥品、醫療器械專業知識的人員,且經過(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審查批準,廣告投放要求較嚴格。 械字號貼式敷料相關醫療器械分類明細
資料來源:觀研報告網《2021年中國醫用皮膚修復敷料市場分析報告-行業規模與發展商機前瞻》 (2)醫用皮膚修復敷料審批流程、注冊流程復雜且周期較長 從審批流程來看,醫療器械的注冊周期長于其他類型產品。注冊周期方面,一類醫療器械注冊周期平均為1-3個月,二類平均為0.8-2年,三類注冊證在2年以上,同時二類及三類醫療器械需提供臨床試驗報告,是否需要開展臨床試驗、臨床試驗的實際開展情況以及獲得周期,決定了審批時間的長短。提交注冊申請后,技術審批環節較為關鍵,需要召開專家咨詢會,外聘專家審批或與藥品審批機構聯合審評,展開體系核查,審批難度取決于資料的充分性及技術難易情況。 注冊流程方面,《化妝品監督管理辦法》2021年正式開始實施,對原料及產品、生產經營等方面均提出新的要求,《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規范》對功效性護膚品提出了新的要求,審批流程方面則需進行安全性和功效性檢驗并取得合格的檢測報告,抗皺、緊致、舒緩等功效的產品需提供實驗室試驗,對行業的強監管有利于市場出清,部分中小企業或不合格的產品及原料將會退出市場,有利于研發實力強的品牌發展。 (3)醫用皮膚修復敷料面臨更高的生產技術要求 從生產技術要求來看,二類及三類械字號產品面臨更高的生產技術要求。人員要求方面:企業負責人需為大專及以上學歷,管理者代表(二類)需為大專及以上或初級及以上技術職稱,并具有3年以上質量管理或生產、技術管理工作經驗,三類管理者代表則對學歷提出更高的要求,需本科及以上或中級及以上技術職稱。場地要求方面:生產車間需無源無菌且非植入產品,微生物實驗室要求萬級潔凈度,并且配備2套獨立空壓系統,對于生產企業的生產環境提出嚴苛要求,提高行業準入門檻。 械字號產品與妝字號產品生產技術要求的對比
資料來源:觀研報告網《2021年中國醫用皮膚修復敷料市場分析報告-行業規模與發展商機前瞻》 2.需求端 近年來,在醫美術后修復需求增多、功能性護膚理念發展等市場環境下,我國醫用皮膚修復敷料行業高景氣。 (1)醫美發展,術后創面修復需求增加 近年來,抗衰老需求年輕化及高學歷人群熟齡化等因素共促醫美行業大發展。醫美項目增多帶動術后修復需求增加,醫用皮膚修復敷料市場隨之增長。相較于醫美產業更為成熟的美國、韓國,我國醫美滲透率較低,未來具有大幅提升空間。因此,在醫美不斷發展下,我國醫用皮膚修復敷料行業將持續擴張。 2014-2019年各國醫美項目滲透率對比 資料來源:觀研報告網《2021年中國醫用皮膚修復敷料市場分析報告-行業規模與發展商機前瞻》 (2)皮膚問題治療需求人群龐大,功能性護膚理念興起 敏感性皮膚指皮膚在生理或病理條件下發生的一種高反應狀態,皮膚受到物理、化學、精神等因素刺激時產生灼熱、刺痛、瘙癢及緊繃感,最重要的特征是皮膚屏障受損,加劇皮膚早衰。隨著環境、飲食習慣、心理狀況誘發敏感肌之外,不合理的治療、美容院的抗衰老套餐、外用激素為引起敏感肌的重要原因,隨著醫美市場的蓬勃發展,因過度護膚而誘發的敏感肌發生率將進一步提高。數據顯示,歐洲敏感肌發生率為25.4%-89.9%,澳洲為50%,且女性敏感肌發生率大于男性,美洲女性為22.3%-50.9%,亞洲女性為40%-55.98%,其中我國女性為36%。此外,佩戴口罩帶來多種皮膚問題,女性發生比例近七成。總體來看,國內皮膚問題治療需求人群龐大,功能性護膚理念開始興起,利于醫用皮膚修復敷料等功能性護膚品行業的發展。 四、醫用皮膚修復敷料行業競爭格局 1.醫用皮膚修復敷料行業參與者不斷增多 近幾年,我國醫用皮膚修復敷料行業參與者不斷增多。從醫用皮膚修復敷料批文情況來看,截止至2020年6月30日,我國醫用皮膚敷料批文達467個,一類醫療器械占比接近90%,主要為醫用冷敷貼;二類醫療器械占比達9.6%;三類醫療器械批文僅有3個。 我國醫用皮膚修復敷料批文情況(截止至2020年6月30日)
2.醫用皮膚修復敷料市場份額向頭部品牌集中 貼片式醫用皮膚修復敷料更加適用于皮膚修復,是醫用皮膚修復敷料市場主流。近幾年貼片式醫用皮膚修復敷料消費量快速增長,由2017年的161.4百萬片增長至2019年的337.29百萬片。 2017-2020年我國貼片式醫用皮膚修復敷料消費量及增速
目前我國貼片式醫用皮膚修復敷料行業內多企業加速入場,代表品牌包括榮晟、敷爾佳、創福康、可孚、可復美等。 貼片式醫用皮膚修復敷料企業代表產品簡介
資料來源:觀研報告網《2021年中國醫用皮膚修復敷料市場分析報告-行業規模與發展商機前瞻》
2019年我國貼片式醫用敷料市場市占率(按銷售量計算) 資料來源:觀研報告網《2021年中國醫用皮膚修復敷料市場分析報告-行業規模與發展商機前瞻》 從銷售額角度來看,2019年我國貼片式醫用敷料市場市占率(按銷售額計算)中,CR7達68%。其中敷爾佳以37%的市占率位列第一。 2019年我國貼片式醫用敷料市場市占率(按銷售額計算) 資料來源:觀研報告網《2021年中國醫用皮膚修復敷料市場分析報告-行業規模與發展商機前瞻》 五、醫用皮膚修復敷料行業代表企業概況及優勢分析 1.敷爾佳 (1)敷爾佳概況 敷爾佳是制藥公司起家,目前已經成長為醫用皮膚修復敷料行業龍頭。敷爾佳發展歷程可分為兩個階段,2017年后加速度發展。 敷爾佳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觀研報告網《2021年中國醫用皮膚修復敷料市場分析報告-行業規模與發展商機前瞻》 (2)敷爾佳優勢 A.銷售渠道優勢 觀研報告網發布的資料顯示,敷爾佳通過線上、線下雙輪驅動,逐步形成全鏈路銷售體系。敷爾佳從線下開始發展,建立經銷商分級管理體制,并開拓藥店、商超、便利店、化妝品專營店等實體店鋪的銷售,2020年線下渠道實現收入達11.24億,占比高達70.92%。線上渠道則以天貓為代表的直銷收入為主,占比由2018年的3.79%提升至2020年的24.97%,21Q1占比可達23.95%,隨著618及雙11等大促活動的推進,預計線上銷售收入貢獻將持續提升,預計未來敷爾佳以線下為基礎,并向線上拓展。 2021年Q1敷爾佳不同銷售渠道收入占比 資料來源:觀研報告網《2021年中國醫用皮膚修復敷料市場分析報告-行業規模與發展商機前瞻》 B.產品優勢 敷爾佳主打白膜及黑膜醫用透明質酸鈉修復貼兩大產品,并多元布局產品矩陣,實現面膜、水、精華、乳液、凍干粉、凝膠等全品類覆蓋,支撐營收增長。 2018-2021年Q1敷爾佳產品銷售收入 資料來源:觀研報告網《2021年中國醫用皮膚修復敷料市場分析報告-行業規模與發展商機前瞻》 C.營銷優勢 敷爾佳營銷費用投放逐年增加,通過五大宣傳推廣渠道提高品牌曝光度,目前敷爾佳在小紅書、微博等種草平臺中排名靠前,獲得多位KOL推薦,且多次上李佳琦直播間售賣,在消費者中的接受度較高。 敷爾佳宣傳推廣費用
資料來源:觀研報告網《2021年中國醫用皮膚修復敷料市場分析報告-行業規模與發展商機前瞻》 2.創爾生物 (1)創爾生物概況 創爾生物是我國膠原貼敷料產品的開創者,擁有全國首款無菌Ⅲ類膠原貼敷料。公司2002年成立,2004年取得了膠原貼敷料注冊證,2010年取得了首個三類醫療器械產品即膠原蛋白海綿的注冊證。公司圍繞活性膠原進行產業化,豐富醫療器械產品種類,同時加大力度布局生物護膚領域,將活性膠原應用到生物護膚品。公司在2013年開啟線上運營,創爾美商城、“云護膚”平臺相應上線;2018年開設創福康天貓旗艦店,開始利用電商平臺銷售醫療器械。 (2)創爾生物優勢 A.銷售模式優勢 創爾生物采用直銷和經銷相結合的銷售模式。直銷模式以線上直銷為主,主要通過天貓、京東以及公司自營平臺銷售產品。經銷模式以線下經銷為主,主要實行買斷式銷售,包括推廣配送經銷模式和配送經銷模式。近年來,創爾生物銷售模式中直銷模式占比逐漸增多。 2017-2020年H1創爾生物銷售模式占比 資料來源:觀研報告網《2021年中國醫用皮膚修復敷料市場分析報告-行業規模與發展商機前瞻》 B.研發優勢 近幾年創爾生物不斷加大研發投入,2020年研發費用1838萬元,研發費用率6.06%,處于行業領先水平;2021H1,創爾生物研發費用達到1083萬元,同比增長60%,研發費用率達到9.78%。 2017-2021年H1創爾生物研發費用及占比 資料來源:觀研報告網《2021年中國醫用皮膚修復敷料市場分析報告-行業規模與發展商機前瞻》 創爾生物研發實力雄厚,截至2021年6月底公司擁有32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14項,在審發明專利21項。擁有生物醫用級活性膠原大規模無菌提取制備技術以及復合產品成型技術。 創爾生物核心技術
資料來源:觀研報告網《2021年中國醫用皮膚修復敷料市場分析報告-行業規模與發展商機前瞻》 3.巨子生物 (1)巨子生物概況 陜西巨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基因工程、生物材料工程為主導的高新技術企業。1994年,西北大學國家二級教授范代娣教授開始研究制作一種安全、有效并具有良好生物功效的類人膠原蛋白類材料;可麗金品牌創始人馬曉軒博士也在那時加入并參與了研發。2000年,在國家科技部、西安市政府、高新區的大力支持下,巨子生物在高新區創業大廈正式成立;2003年,類人膠原蛋白問世。2020年公司與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國家皮膚與免疫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共同簽署了成立“國家皮膚與免疫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巨子生物集團聯合實驗室”的意向合作,未來將集聚各領域資源,以產業引領行業科研成果的轉化,提升公司研發實力和行業地位。 (2)巨子生物優勢 A.產品優勢 巨子生物已研發出基于類人膠原蛋白的皮膚醫學、醫療器械、預防醫學和營養醫學等三大類近百種產品。在皮膚醫學領域,巨子生物研發了系列產品可麗金、可復美、可痕等品牌,其中可麗金、可復美品牌優勢突出。數據顯示,可復美的醫療器械產品2021年6月成交金額達到5,800.51萬元(MoM+99.53%),在子行業排名第一,化妝品產品成交金額達到730.10萬元(MoM+18.53%)。2020年9月至11月,可麗金在“用戶說”研究的85個國妝品牌中,連續三月位列榜單前7名。 巨子生物皮膚醫學領域產品 資料來源:觀研報告網《2021年中國醫用皮膚修復敷料市場分析報告-行業規模與發展商機前瞻》 B.技術優勢 巨子生物核心專利技術為類人膠原蛋白,相對比傳統的膠原蛋白提取方式,有著低排異反應、無病毒隱患、無細胞毒性、酸堿度中性、變性溫度高等特性,與人體自身的膠原蛋白更相似,使用在護膚品上可以達到補水、保濕、修護、重塑肌膚年輕態的作用,實現了膠原類生物材料的品質突破。從成立至今,公司的類人膠原蛋白系列產品已廣泛應用于全國1100余家醫院的皮膚科、激光科、整形科和醫療美容機構等,進行了150余次臨床驗證,發表了20Q余篇學術論文,其中SCI期刊100余篇,承擔了包括國家科技部“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20余項國家級科研項目,入駐1100余家醫院的皮膚科及醫療美容機構,每年與3000余名專業皮膚醫生共同服務于大眾,治愈皮膚患者已達500萬余人。 巨子生物類人膠原蛋白核心技術特征 資料來源:觀研報告網《2021年中國醫用皮膚修復敷料市場分析報告-行業規模與發展商機前瞻》 六、醫用皮膚修復敷料行業發展前景 未來,隨著人們健康意識和對醫療美容的認可度不斷提高、醫療健康支出的不斷增長,醫用皮膚修復敷料需求將持續增多,行業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數據顯示,我國醫用貼片皮膚修復敷料銷量由2017年的1.61億片增長至2020年的4.17億片,預計2021年我國醫用貼片皮膚修復敷料銷量將達5.05億片。 2017-2021年我國醫用貼片皮膚修復敷料銷量及預測 資料來源:觀研報告網《2021年中國醫用皮膚修復敷料市場分析報告-行業規模與發展商機前瞻》(zlj) |
|
來自: 觀研天下 > 《行業/市場現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