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心隨彧動 我國茶文化歷史悠久,不同時代,茶發揮了不同的價值! 5000年前,神農發現了茶,當時將茶當做一種藥;3000年前,東、西周開始人工種茶;當時將茶葉當做一種菜葉來食用;到了2300年前的秦代,人們將茶用來煮粥、煮湯喝;到了600年前的明代,人們開始講究泡茶,此時也誕生了黃茶和黑茶。 ![]() 隨著時間的推移,茶葉的價值逐漸提升,如今的茶可分為七大類,除了黃茶和黑茶外,還有綠茶、紅茶、烏龍茶(也叫青茶)、白茶以及茉莉花茶。 其中,全國出口量占比最大的是紅茶,既然紅茶那么受歡迎,那么哪些紅茶比較受大眾的青睞呢?經過投票,這6款茶脫穎而出,看你都喝過嗎? ?1、正山小種 ![]() 這是福建的一款茶,產自武夷山桐木關,它也是我國著名的一款歷史名茶,是紅茶的鼻祖。但據說這款茶完全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誕生的。 在明朝的中后期,有一天茶農們正在采茶,有一支軍隊偶然路過并駐扎在桐木村,當地的茶農們從未見到這種場面,很是害怕,因此當天采摘的茶青就沒來得及將其制作成茶葉,可是等到了第2天以后,茶葉已經發酵了。 為了盡可能地挽回損失,茶農們便找來一些干柴將其進行碳焙烘干,希望可以一定程度挽救這些茶葉。 本來是無心之舉,沒想到卻出現獨特的花果香,甘甜純滑的滋味,結果受到了大量茶客的喜歡,從此一舉成名。 ?2、川紅工夫 ![]() 川紅工夫紅茶是我國的三大紅茶之一,它是在清朝宣統年間產生的,那個時候的川紅還不叫川紅,而是叫“紅散茶”,是由傳統制作人雷玉祥創始的,距離現在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 ![]() 后來在民國初年第二代傳人王文超在宜賓市的南岸,投資創立了一家茶廠,其所生產的紅色散裝茶在全國范圍內進行銷售。一直到第四代傳人接手,川紅工夫茶終于揚名四海。 其干茶外形烏潤顯露金毫,緊細顯鋒苗,花香和蜜香融合,沖泡后茶湯紅艷,葉底飽滿油亮。 ?3、仙霧鳳茗 ![]() 這是宜賓山區的一款紅茶,與川紅工夫同宗同源,均來自筠連縣,隸屬于四川省著名的區域大品牌“天府龍芽”系列同時,享有“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 宜賓位于是四川早茶的黃金種植地帶,位于北緯28°,這款仙霧鳳茗產于海拔900以上的高山茶園,當地雨水量豐富,土壤富含硒、鋅,正是因為有了優勢的地理環境,因此生產的紅茶營養物質豐富。 ![]() 這款茶從外形上看,條索油潤烏黑,干香清幽,挺秀粗壯,表面附帶有明顯的金毫;沖泡后,茶葉自身的“橘糖香”被激發出來,十分誘人;品嘗后,滋味醇厚甘爽,冬季早晚一杯暖身又暖胃。 ?4、祁門紅茶 ![]() 這款茶來自安徽,是中國紅茶的代表之一,由安徽祁門的胡元龍于1876年創建而成,因此他也被后人尊稱為“祁紅鼻祖”。 這款茶很早以前并不是叫“祁門紅”,而是叫“祁門綠”,顧名思義,祁門紅其實是綠茶演變過來的。 1875年時,胡元龍聘請了江西寧州(寧州也就是現在的江西修水縣)茶工舒基立來到祁門,按照寧紅茶的制作工藝,將祁門綠茶改成了紅茶,因此這才有了“祁紅”的誕生。 現在的祁紅已經名聲遠揚,而且成了英國女王十分珍愛的飲品,因此又叫“紅茶皇后”,“群芳最”。 ?5、英紅九號 ![]() 產自廣東的英德,也是當地著名的紅茶,這款茶和祁紅有些類似,同樣也是英國皇室經常用來待客的飲品。 英紅茶的種茶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唐朝,在明朝的時候,廣東英德地區的生產“土質茶”就已經成為朝廷貢品,到了清朝,英德茶葉大量生產,已經普及民間。 從1963年起,英紅就已經外銷海外,現在的英紅已經熱銷全球70多個國家。 ?6、寧紅工夫 ![]() 產于江西的修水縣,寧紅茶歷史悠久,要比安徽的祁紅還要早九十年,是我國最早生產的工夫紅茶之一,早在清朝時期就已經外銷海外。雖然后期因為戰亂,導致寧紅減產,但最終寧紅茶還是挺了過來。 盡管現在的寧紅茶名聲不如當年,但是依舊獲得不少老茶客的青睞。其干茶重實飽滿,顏色均勻,茶香如蘭,沖泡后茶湯透亮,口感細膩。 ?市面上的紅茶品牌數量繁多,今天為大家列舉了以上6種,你全都喝過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