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實現從生理上的父母向真正的父母轉變。 不可否認,孩子出生了,我們就成了父母,但是,這可能只是生理上的,孩子只是從血緣上和你有了親子關系。 要想成為孩子真正的父親或母親,無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并且很有可能走得跌跌撞撞,但是,我們要努力確保這條路的方向是正確的。 為此,下面的道理或觀念需要家長牢記于心,反復琢磨,并且努力去修煉、提升,否則,可能永遠也成為不了真正的父母。 父母存在的意義,不是僅僅給予孩子舒適和富裕的生活,更重要的是,當孩子想起父母的時候,內心可以充滿力量,感到溫暖,從而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因此獲得人生真正的樂趣和自由。 那么,父母如何才能夠做到這一點呢? 我希望想成為一個真正父母的家長能夠耐心讀下去。 作為父母,當一個孩子的行為讓你感覺氣憤或煩惱時,請你盡快消除自己的不良情緒,然后,把孩子的這一不當或錯誤行為看做是一個需要父母去努力破解的密碼。 也就是說,父母此時要問一下自己:“孩子到底是想通過這種行為告訴我什么呢?” 比如,孩子莫名其妙地發脾氣,父母不要覺得孩子是不可理喻,而是認真想一想,孩子最近有什么需要沒有滿足?這種需要是否合理?合理的需要就盡量滿足孩子,不合理的就向孩子耐心解釋。 這個時候,如果你直接去問孩子有什么需要,可能并不湊效,因為孩子也不能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密碼信息到底是什么,或者他自己不知道怎樣表達,也可能是不愿表達。 但是,當父母能夠解讀出他隱含的想法,而不僅僅是對其不良行為做出簡單反應時,孩子就會感到自己深深被父母理解了。這當然需要父母博大的慈愛來做支撐才能做到。 這種被父母理解的感覺如此重要,以至于在孩子的內心自然就會生發出對家庭的歸屬感,同時,他還會感受到自己被重視的價值感。 歸屬感和價值感,正是一個人一生安全感的奠基,這對孩子將來擁有更多自信和力量面對困難挫折真的是太關鍵了。 為什么有的孩子會在遇到挫折時陷入絕望,因為他感覺這個世界上沒人能理解自己,也沒人會幫助自己,所以他才會最終走上不歸路。 所以,父母應該牢記,孩子不良行為的背后,是他想要有所歸屬,同時又不知怎樣用恰當方式表達的矛盾與糾結。他內心的這個“糾纏的結”,迫切需要父母用慈愛和智慧來解開。 如果此時父母簡單地以為孩子是不懂事,是不可理喻,從而不理不睬甚至做出打罵行為,那么,孩子的這個“結”會糾纏地越來越結實,以至于再難解開,這會成為蒙在父母與孩子親密關系之上的揮之不去的陰影。 作為父母,如果我們能夠深深地感悟這個道理,如果能夠經常審視自己的行為,看看是否導致了孩子的無所歸屬或價值感的喪失,那么,你對孩子不良行為的看法與行為就會得到徹底改變,你的孩子將會從中受益無窮。 所謂“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治愈童年”,就是這個道理。一個人童年時與父母的關系,是陪伴他一生的刀劍,有人經常會被這刀劍所傷,有人卻用這刀劍勇敢地去披荊斬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