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龍元帥給人的印象是常常叼著一只煙斗,一縷濃密而整齊的胡須,外表粗狂威武,頗有一絲“匪氣”,因此人送外號“賀胡子”。 但這個“賀胡子”卻有一顆對黨忠誠的紅心,幾十年初心不改。反觀一些人,嘴里是主義,心里卻是生意。 ![]() 賀龍在國民黨內也是資深將領,蔣介石想收買賀龍,出手就是500萬大洋外加漢陽兵工廠,并許下高官厚祿,可謂是“誠意滿滿”。但賀龍卻冒著殺頭的危險,舍棄了唾手可得的榮華富貴,毅然在白色恐怖肆虐的危急關頭聽從共產黨的召喚,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7年8月1日凌晨,在以周恩來為首的前敵委員會領導下,賀龍與他的戰友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人率軍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發出了沖破黑暗的怒吼。 就在南昌起義時,擔任起義總指揮的賀龍與時任中央代表的張國燾有了初次交往。 張國燾是中共一大代表,又是當時中央派來坐鎮起義的代表,真是意氣風發。張國燾對賀龍不大看得順眼,他看不慣賀龍的作風,更斥責賀龍是軍閥,有舊軍人習氣。 ![]() 南昌起義失利后,賀龍火線入黨,又和張國燾編入同一個黨小組,張國燾沒少批評賀龍。 賀龍正大光明,赤膽忠心,一心為黨,根本不屑于與張國燾爭辯,直到兩人在1927年9月底的潮汕失敗后彼此分開。 一晃就是十年。 1937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擴大會議,對張國燾分裂黨中央的錯誤進行批判。兩人在延安再次相見,已經擔任紅二方面軍總指揮的賀龍指著張國燾說:“當你是共產黨員的時候,我還是個軍閥;現在我做了共產黨員,你反而變成軍閥了!” 這十年之間,圍繞著兩人都發生了些什么?賀龍為什么要這么說呢? ![]() 南昌起義失敗后,賀龍毅然放棄黨中央安排他去蘇聯學習的機會,回到老家湖南湘西,再次拉起了一支革命隊伍。1928年7月,他將一支3000余人的隊伍編成工農革命軍。 賀龍帶著這支來之不易的革命隊伍,在大山之中與敵人周旋,并盡力尋找黨的組織,以便接受黨的領導。 那時,賀龍與毛澤東神交已久,卻從未見過面。 1929年春天,他派出去的交通員帶來了中共鄂西特委的一封信,上面介紹了毛澤東、朱德在井岡山創造的游擊戰“十六字訣”,賀龍喜形于色,他用手指向遙遠的東面,對著戰士說:“那里有座高山叫井岡山,那里也有一支紅軍,他們干得很出色,建立了一大片根據地。為什么他們打得好,就是有一個正確的領導。” 賀龍運用“十六字訣”與強敵周旋,在運動戰各個擊破敵人,革命斗爭不斷取得勝利,湘西的革命隊伍面貌也煥然一新。 ![]() 1930年夏天,賀龍率領工農革命軍東進到洪湖地區,與另一支由周逸群率領的鄂西紅軍部隊會合,合編為紅二軍團,并開創了湘鄂西根據地。 賀龍對毛澤東游擊戰法情有獨鐘,由于正確的執行了這一路線,賀龍領導的湘鄂西根據地紅旗招展,成為中國革命的一塊熱土。 賀龍的部下說:“他運用毛澤東同志的軍事思想覺得得心應手,屢建戰功,威震敵膽。”他的經驗就是:“照著毛澤東同志在井岡山的樣子去搞!” 后來,即使毛澤東受到王明路線的排擠,被擠出了黨和紅軍的決策層,但是賀龍對毛澤東的尊敬卻并沒有任何減少,他迫切希望見到毛澤東,了解他的思想、他的經驗。 同一時期,張國燾遠赴蘇聯,在莫斯科參加了中共六大后,長期作為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雖然躋身高層,但也遠離了革命第一線。直到1931年初,他才回國,后來受中央委派“空降”到鄂豫皖根據地,成為當地的軍政負責人。 ![]() 張國燾一到鄂豫皖,就開始執行肅反擴大化,打擊黨內同志,把鄂豫皖搞得烏煙瘴氣。在軍事指揮上,他橫加干涉徐向前的正確方針,讓紅四方面軍第四次反“圍剿”失敗,最后不得不撤離鄂豫皖,轉進到川陜開辟新的根據地。 由于王明的錯誤路線,中央紅軍和中央蘇區根據地都遭受了嚴重損失,1934年10月底,賀龍率領紅二軍團在與任弼時率領的紅六軍團會合后,一起開始策應中央紅軍的軍事行動。 1935年1月,遵義會議召開,糾正了王明的“左”傾路線,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2月份,紅二、紅六軍團收到了中央發來的會議決議。賀龍高興的說:
1935年11月,賀龍率領紅二、紅六軍團踏上了長征之路。1936年6月,他們與張國燾率領的紅四方面軍在甘孜會師。 ![]() 在紅四方面軍,賀龍卻見到了本應該跟中央紅軍、跟毛澤東一起行動的紅軍總司令朱德、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等人。賀龍后來回憶說自己當時很驚訝,這時才知道張國燾妄想分裂黨中央、分裂紅軍,才知道很多所謂的軍事指示,是張國燾借用中央之名發出的。 兩軍會師后,張國燾要講話,賀龍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只講團結、莫講分裂,否則小心打你的黑槍。 結果,張國燾確實沒敢講半句分裂的話。賀龍卻說:“其實,我哪里會打他的黑槍,是他自己心里有鬼嘛!” 但在會后,張國燾卻指使人散發小冊子,攻擊毛澤東、周恩來等人,攻擊黨中央關于北上的正確路線。賀龍要求政治部門不準下發這個小冊子,還召集手下干部說:“張國燾立了個假中央。” 賀龍還按照朱德總司令的建議,以學習過草地的經驗為由,把原屬紅一方面軍、此時卻跟著紅四方面軍一起行動的紅32軍要了過來。他說:“我們是黨的隊伍,必須堅決貫徹中央的北上抗日路線。” ![]() 別人心里有點害怕張國燾人多勢眾,賀龍卻不怕,他甚至當面怒斥張國燾:“我過去當軍閥,好不容易找到共產黨,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你是個老黨員,現在卻要走軍閥的道路,你走得通嗎?” 在賀龍義正言辭的質問下,加之形勢越發不利,張國燾被迫取消“第二中央”,同意率部北上。 對此,朱德在多年回憶起此事時還說:“與二方面軍會合后,我們氣壯了。” 1936年10月,由紅二、紅六軍團改編的紅二方面軍勝利結束長征。在陜北,賀龍終于見到了神交十年的毛澤東,他為自己可以在毛澤東的直接領導下工作而感到高興。 ![]() 1937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擴大會議,對張國燾分裂黨中央的錯誤進行批判。賀龍指著張國燾說:
賀龍的話,深受與會同志的稱贊,因為他一針見血地戳中了張國燾的問題所在。誰是假“軍閥”,誰是真“軍閥”,不言自明。 ![]() 毛澤東與張國燾在陜北 賀龍一生追隨毛澤東,尤為可貴的是在他還沒有見過毛澤東之前,就能自覺地做到這一點,賀龍對毛澤東的感情并非是那種江湖草莽之情,而是出自對黨和黨的領袖的無限忠誠。 賀龍始終忠誠于黨的事業,自覺維護黨中央和中央領導人的權威,而他的這種忠誠又是毛澤東所贊賞的“對革命事業的忠誠"。 毛澤東對賀龍的三條評價中,除對敵人狠、能聯系群眾外,第一條就是“忠于黨”。周恩來也說過:
賀龍一生愛憎分明,性格耿直又無所畏懼,賀龍對黨的忠誠,是公認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