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吃貨峰子 導語:春分至,老話:“春分三件事,半年無病擾”是否有理?很少人知道! “春分秋分,晝夜平分”,意思是到了春分時節和秋分時節,白天和晚上一樣長。春分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第四個節氣,春分有三候:一候元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也就是春分過后,天地間陽氣開始滋長,植物開始茂盛,歐陽春有詩云:“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 春分在氣象學中是一個重要節氣,與秋分、冬至、夏至一起構成四大節點。春分至,老話說:“春分三件事,半年無病擾”是否有理?又分別指的是什么?其實很少有人知道,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件事:吃春菜 在春分這天,我國大多數地方都有“春分吃春菜”的習俗,所謂的春菜,顧名思義就是春天的蔬菜,但是并非特指某一種蔬菜,而且全國各地所指的春菜都有所不同,但大多都是當地的應時蔬菜和野菜。春天正是養肝的季節,在春天,肝氣旺盛而升發,新鮮的“春菜”可以疏肝降火、益脾、清腸通便,還可以調節人體肝陽過度升發,提高人體的免疫力。 ![]() 有句順口溜:“春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所以春分時節應該吃的春菜就是野菜湯,這些新鮮的野菜就是指薺菜、苦菜、蒲公英、香椿、榆錢等;另外還有春天第一鮮的韭菜,民間素有“正月蔥,二月韭”和“春韭一束金”的說法;當然還有些地方食雞蛋,“春風到,蛋兒俏”,在春分這天,很多地方有“豎蛋”的習俗,也就是取一個新鮮的雞蛋豎著立在桌子上,雞蛋立住了,便寓意著一年都會圓圓滿滿。 ![]() 二件事:放風箏 踏青 ![]() 春天來了,天氣變得越來越暖和,陽光明媚,春風拂面使人醉。春風給人以力量,春風恰好可以放風箏,尤其是我國北方,春分作為一個重要的節氣節點,春暖花開、氣候宜人,適合多到郊外走一走、運動運動,放風箏便是不錯的選擇,這時人們便會三五成群或者一家三口來到野外踏青或放風箏,擁抱大自然,釋放情懷,釋放壓力,與親人互動,心情和壓力都會得到放松,一家人喜樂安康。 三件事:早睡早起 ![]() 俗語說“春困秋乏夏打盹”,春天人很容易出現“春困”,春季困倦是由于季節交替而引起的一種正常現象,因此我們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和較高的睡眠質量,不過正所謂“久臥傷氣”,睡眠保證良好舒適即可、不可過多,所以要早睡早起,不熬夜不懶床,早晨早起可以適當地做一些運動,這樣才能使白天有一個好的精神狀態,從而緩解春困。 “春風送暖入仲春,桃柳著裝日日新”,隨著大地從沉睡中醒來,3月20日將迎來春分節氣,春分至,老話:“春分三件事,半年無病擾”是否有理?很少人知道,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如果您有不同的見解,希望溝通與交流。我是曉峰,喜歡曉峰分享的美食,不要忘記關注吃貨峰子哦! |
|
來自: qweasdzxcrty >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