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初,時任社會部部長李克農特意呼叫了一次國民黨的保密局局長毛人鳳。電報天線架好后,他發出了如下的文字:“毛人鳳,跟你說話的是李克農。經過你精心策劃,在北京潛伏的萬能臺被我們偵破了!” “告訴你,發報的服務員,就是你新提升的少校臺長計兆祥!” “萬能電臺”的破獲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卻也是一件步步驚心的事情。若有一絲一毫的失誤存在,毛主席的安危就會受到嚴重的威脅。 畢竟,解放軍反監聽臺上一次監聽和破譯到的“萬能電臺”情報,是毛主席訪蘇的詳細日程,以及敵人對毛主席的刺殺計劃。 ![]() 李克農將軍 在破獲“萬能電臺”之前,刺殺計劃實際上已經展開了一次:1949年12月6日晚,毛主席從西直門火車站登上了專列,開啟了他的第一次訪蘇之旅。 專列到達天津楊莊大橋前的兩個小時,公安人員在橋墩臺上找到了一包足以炸垮整座大橋的爆炸物。 毛主席的專列有驚無險地到達了蘇聯,然而這一包爆炸物卻讓所有人的冷汗都冒了出來。正所謂“百密一疏”,如果不將潛伏在首都的國民黨特務抓出來,萬一某一次有一點點失誤,這對于剛成立的新中國來說,都是山崩海嘯般的災難。 就在毛主席專列從北京出發的兩個小時候,公安部破譯了一封從北京發到臺灣保密局的電報,電報中毛主席訪問蘇聯的日程詳細得令人心驚。 顯然,這樣詳細的一份報告實際上大大方便了敵人進行刺殺活動,也意味著主席的安全遭受到了無形的威脅。毛主席得知后當即下令,要求在他訪蘇回國之前將此案破獲。 ![]() 毛主席訪問蘇聯 原本這個任務被交給了公安部副部長楊奇清,由于楊奇清被調往毛主席身邊負責訪蘇一行的保衛工作,此事就被交給了全國反特鋤奸工作的負責人——時任社會部部長李克農,以及公安部已經成立的一個偵察小組。 這個偵察工作的組長是剛剛進入北平時就成功偵破了國民黨企圖陰謀暴動的反動武裝組織策動委員會的功臣。 偵查員們仔細地分析已經截獲的幾封來往電報,發現了有幾個可以偵破的點。第一個是在天津查到的,由香港經由天津轉到北京的大額匯款;第二個是一個神秘的、被多次提到的女人“計愛琳”,也是這兩筆大額款項的收款人。 偵查員們首先去調查了電報中匯款經轉的地方——天津忠祥棉布莊和天源義記行,并嚴密監控了這兩個地點。 ![]() 李克農將軍 經過排查,偵破組發現了計愛琳留下的一個破綻:收款人在北京的詳細地址,為北京市和平門外梁家園東大院甲7號沈宅。 沈宅的發現算是一個重大突破了,1950年1月8日,偵查員前往了梁家園所屬的派出所調查戶口底票。 調查發現,這戶人家雖然姓沈,但男主人的愛人名叫計致玫。女主人計氏的妹妹計采南、侄女計雪玲如今也住在沈宅里面。 考慮到“計愛琳”很有可能是為了間諜工作而起的假名字,沈宅中的三名女性成員就都被劃入了重點懷疑對象之中。 其中,女主人已經35歲,育有三個孩子,不太能夠被稱為“計小姐”;侄女則只有15歲,擔任重要間諜的可能性也很小。最大的嫌疑落在了女主人的29歲的妹妹計采南身上。 ![]() 《生活》拍攝的內戰期間的女特務 計采南的身份本身也很讓人懷疑:她在解放之前曾經結過婚,但是丈夫的身世和情況如今是一個謎團,她自己在解放之前的經歷周圍也沒有人清楚,只知道她過去曾經教過書,如今賦閑在家。怎么看,她都是沈宅的三名計氏女性中最神秘,也是最像“計愛琳”的一個。 為了搞清楚計采南的動向,偵查員在隆冬時節展開了對她的跟蹤。每次她一出門,總有三個偵查員在嚴寒之中隨在她的左右。從早上天一亮一直跟到夜里十二點之后。 同時,他們開始以各種身份尋求機會進入沈宅,以求直接和計采南見面。最常使用的身份是治安小組走訪群眾,以及宣傳和組織冬防等。 ![]() 建國初期的北京 隨著對沈家了解的深入,偵查員們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沈宅的男主人沈德乾是一名經理,工資不低,但卻經常要找賦閑在家的妻妹計采南借錢花。 有一次兩人吵架的時候,沈德乾因為不想還錢,直接吵道:“你們家的錢怎么來的我還不知道?我如果告了,咱們都活不了。” 這錢怎么來的?偵查員也非常感興趣,顯然這是一筆不可告訴外人的不義之財。此時恰好又截獲了一封電報,證明了計采南很有可能就是“計愛琳”。 電報的內容是說:前一天有人在計小姐的后窗偷聽;查戶口的時候詢問是否來過客人,計小姐未予承認,離開時“匪警”人員說,來客人要報告。 雖然偵查員們沒有偷聽,但確實說過“來客人要報告”。無疑,計采南與“計小姐”是一人的可能性極大。 ![]() 電臺 順著這條線,偵查人員開始查計采南的全部背景資料,查到了她曾經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弟弟。哥哥名叫計兆堂,據她說是去了臺灣;弟弟名叫計兆祥,已經去世了。 此時調查組中一名經驗豐富的情報工作者卻心頭一咯噔。他清楚地記得“計兆祥”這個名字:在他曾經逮捕和審訊的一批國民黨潛伏特務中,有人供出國民黨保密局曾經在北平留下了一個電臺,這個電臺的臺長就叫做計兆祥。 在這名特務的供述中,這個電臺叫做“萬能潛伏臺”,因為計兆祥一人就可以做發報、譯電、情報等所有工作。他立刻去核查了敵人的檔案,找到了計兆祥的登記照。 功夫不負有心人,軍情部門在此后不久偵察到了王府井不遠的南河沿磁器庫胡同有發報訊號,很有可能就是“萬能電臺”。 在北京市公安局的配合下,調查小組對胡同中的住戶進行了排查,很快發現了另一名姓計的人,叫做計旭。經過比對,計旭的樣貌與計兆祥完全一致。 ![]() 計兆祥 軍情部門能夠找到這個潛伏電臺的位置,說起來與刺殺毛主席的行動也是有關的。因為毛主席在蘇聯的訪問已經接近尾聲,這個電臺開始頻繁給臺灣方面發報提供消息,這才被輕易排查出來。 也正因為這些截獲的電報,公安部才成功抓獲了兩名原計劃在毛主席回國的路上進行刺殺的敵特“空降兵”。 1950年2月26日,毛主席和中國黨政代表團回到了我國邊境城市滿洲里。這一天早上七點抓捕行動正式開始。在計兆祥還沒有從睡夢中醒來的時候,他和妻子已經被一起擒獲。 在他家里搜出來了槍支、電臺、密碼本、電報底稿等。與此同時,計采南,以及前文提到的兩個負責經傳這一大筆款項的錢莊里的相關人員也都被控制了起來,總共抓到了從犯10人。 根據后來的整理,從1949年2月,也就是北平和平解放之后不久,到被捕之時,計兆祥已經向臺灣方面發報215次,累計字數達到三萬余。 ![]() 計兆祥供錄 根據電報底稿,我方情報人員發現北平南苑機場被炸一事就與他的情報脫不開關系。 然而他搜集情報的方法卻并不高明,只是從報紙上搜集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刺探,剩下的全靠猜。為了應對臺灣當局,他甚至還傳遞過不少假情報。 這一次抓捕的行動看起來很順利,但其中錯了任何一環,毛主席都有可能在訪蘇的路上出現無法想象的安全問題。 若不是“計”這個姓氏實在稀有,又碰巧有偵查人員對計兆祥這個名字有印象,“萬能電臺”可能還會在北京潛伏很久。 而這也不是國民黨第一次試圖刺殺毛主席。早在延安期間,毛主席就曾經遭到過國民黨的兩次刺殺。 其中一次的特務臨陣脫逃,另一次卻稱得上是毛主席遭遇到的多次刺殺中最為驚險的一次。 ![]() 毛主席 1938年4月,一名叫做沈輝的進步青年隨著一個教授訪問團來到了延安,他的身份是訪問團中一名教授的私人助手。 在延安訪問一個月后,他主動要求留在延安參加革命,并被安排在了邊區政府教育處工作。 盡管延安急需高素質人才,但是按照慣例,依然要對每一個參加革命的人進行嚴格的政審,特別是調查了他所在的中央大學的情況。 在調查結果尚不清楚的時候,保衛處副處長王范已經發現了一些不對的地方:這個沈輝自稱是河南人,口音重卻帶了很重的江浙音。 對此,沈輝的解釋是自己小時候在上海的舅父家住過幾年。這種說法顯然無法完全取信于人,保衛處一邊等待著重慶地下黨組織的回復,一邊對沈輝進行了適當監控。 這個沈輝的確不是什么簡單人物,他原名叫做沈之岳,是一名老練的特務,也是戴笠的干將。沈之岳會英、俄兩國語言,槍法很準,還讀過幾本馬列書刊。 ![]() 沈之岳與蔣介石 抗戰初期的時候,他曾經在上海、杭州等地誘殺過七八名共產黨員。在來到延安的時候,沈之岳向自己的頂頭上司毛人鳳立下了軍令狀:潛入延安后將伺機行事,力爭刺殺成功。 海口夸下去了,沈之岳在延安的行動卻遲遲沒有展開。為了掩飾自己的目的,他甚至不敢接近毛主席的住所和中央機關駐地。 有一次,他在自己家門口發現了同伙留下的暗號,以及一張煙盒紙,上面寫明了接頭的時間和地點。拿到這些信息后沈之岳徹夜難眠,最終還是沒敢前往,還中斷了與這個同伙的聯絡。 說他膽小也好,說他謹慎也好,總之沈之岳逃過了一劫。盡管沈之岳刺殺毛主席的行動尚未展開,但中央情報部門已經對此有所察覺。 ![]() 毛人鳳 他們偵察到了一些奇怪的接頭行為、兩次截獲了發自延安城外的可疑信號,并在延安周邊的一個天主教堂內發現了國民黨的秘密電臺。 王范等人在掌握證據后當機立斷逮捕了七名特務嫌疑人,并擊斃一人。經過審訊,這些特務供述出了他們正在策劃的額大規模破壞行動:破壞延安通往綏德的公路、用地雷伏擊八路軍后方留守處主任蕭勁光等人、在中共中央駐地的幾口水井投毒等等。 這些計劃雖然還沒有實施,依然讓人脊背發涼。沈之岳成為了漏網之魚,因為他從未和任何在延安潛伏的同伙接頭。 根據被逮捕的特務供述,有一名殺手早已潛入了延安計劃殺害毛主席等中央主要領導人,但此人遲遲沒有動靜,甚至沒有接頭,所以他們也無法辨認。 沈之岳后來逃回了國民黨,最后還在臺灣做了“安全局”的中將“局長”。 ![]() 沈之岳 這次針對毛主席的刺殺因為特務的臨陣脫而有驚無險,三年后的另一次刺殺則是千鈞一發。1941年,正是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最為艱苦的時候,也是國共雙方已經合作抗日四年的時候。 9月中旬,一名國民黨副專員從西安返回綏德的途中特意來到了延安參觀,被當地的團結氣氛震撼到了,提出了見一見毛主席的請求。 毛主席一向豪邁,他毫不猶豫地答應了這一請求,并說道:“我們歡迎,而且還邀請他吃飯!” 簡單了解了這名副專員的情況后,他得知此人抗日十分積極,在老百姓中有很不錯的口碑,就高興了起來,說道:“好呀,'摩擦專員’跑了,抗日專員來了,這是喜事。” 所謂“摩擦專員”,指的是原本在綏德的何紹南。此人抗日不積極,整治地方吏治不積極,唯有反共最為積極。 ![]() 毛主席在延安 在抗日的大背景下,他仍然致力于破壞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歲的各地組織了暗殺隊、石頭隊、棒子隊等等,對各地八路軍留守部隊進行了瘋狂的破壞。 為了解決“摩擦專員”的問題,毛主席親筆修改了給蔣介石的電文,措辭嚴厲道:“請將該犯官加以逮捕,置以重典,以肅法紀,而快人心!” 這名“摩擦專員”走了之后,延安輕松了很多,但仍始終關注著綏德地區的動向。當這名來自綏德的副專員請求見毛主席,而且他還是一名愛國、抗日的積極分子的時候,自然受到了毛主席的歡迎。 毛主席特意在延安的青年食堂——相當于延安“國賓館的地方——招待了他。這名副專員原本是得不到這樣的待遇的,此舉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但也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他們敏銳地抓住了這個機會試圖刺殺毛主席。 就在毛主席和這名副專員快到青年食堂的時候,保衛參謀蔣澤民看到了食堂東廳前的場地前聚集了一大群人,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 蔣澤民同志 青年食堂附近平時很少有人聚集,此時也早已過了吃飯的時間,為什么會出現一大批群眾呢? 他很快下了車,詢問在場的警衛戰士這些群眾是怎么來的。警衛戰士回答道,他們是聽說了有重要首長要來這里吃飯,有人猜是毛主席,所以很多群眾來到了這里,堅持要等到見到毛主席才走。 但是,毛主席在此招待副專員并不是一個公開的消息,是誰告訴了這些人毛主席會出現在這兒的消息?蔣澤民的眉頭皺得更緊,更感覺到情況的不對勁。 但此時副專員和毛主席已經到達,總不能臨時請兩位回去;何況大部分群眾在這里聚集都不是出于惡意,而是想要見一見毛主席。所以蔣澤民還是回身請毛主席下了車。 人群一下子活躍了起來,都開始擁擠著往前湊,毛主席微笑著和群眾們招手。這一幕雖然不是什么大場面,卻讓旁邊的國民黨副專員有些激動,他從沒有見過群眾這么愛戴一黨領袖的情況。蔣澤民心中來不及有這些情緒,他快走幾步站上了臺階,在更高的位置上冷靜地觀察人群。 ![]() 毛主席身后戴禮帽的便是蔣澤民同志 果不其然,他發現了一個可疑的人——一名青年背著雙手拼命往前擠。要知道,群眾們大多在鼓掌或者是舉起雙手,背著手的人看起來就有些格格不入。 蔣澤民警惕起來,換了個角度觀察這個年輕人,猛然發現他的手里居然拖著一個一米多長的木棒子。 此時,毛主席和副專員已經到達了食堂門口,副專員直接進入了食堂之中,毛主席則先轉向群眾們又揮了揮手,再轉身向食堂里走去。 就在毛主席轉身的一瞬間,這名青年一個箭步竄出,猛然掄起手中的木棒向毛主席的后腦砸去,動作十分迅疾,周邊的群眾都沒有反應過來。而毛主席此時正背對著這名青年往前走,對此也絲毫不知。 眼看著木棒就要砸到毛主席的頭上,此時全場反應過來的人只有一個:早就對這名青年心懷警惕的蔣澤民,但他也來不及阻止這名年輕人,只能抬起右臂擋下了這根木棒。 粗長的木棒砸在手臂上,蔣澤民的整個右側身子幾乎立刻失去了知覺。他穩了穩心神,轉而用左手抓住了木棒,又飛起右腳一下子踢到了刺客,搶過了木棒。 ![]() 晚年的蔣澤民與妻子 這名年輕人倒是倔強得很,刺殺已經宣告失敗了還沒有逃遁,而是又撲上前與蔣澤民廝打起來。蔣澤民負傷之下應對得力不從心,好在警衛班的戰士已經趕到,迅速將這名年輕人控制了起來,押送到邊區保衛處進行審訊。 大家此時心中最為慶幸的是這名年輕人沒有使用槍支進行刺殺,不然很有可能就無法阻止了。 經過審訊,他只是一名國民黨潛入特工的外圍人員,雖然承擔了刺殺中共中央高級領導人的任務,卻還沒有配備槍支。只是他邀功心切,才采用了這種冒險的方式行刺,盡管粗陋,卻差點行刺成功。 正因為毛主席對中國共產黨、對中國革命的意義非同凡響,所以就算知道他身邊的保衛力量必定十分強大而縝密,國民黨同樣多次致力于針對他的刺殺。 ![]() 1948年,毛主席在西柏坡 但作為我國最高領導人,在世界影響力都非常大的一名領袖,試圖對他進行刺殺的不只有國民黨。 1966年初,美國遠東情報局制定了“69101“計劃,計劃在1969年10月1日,即新中國國慶20周年之際刺殺毛主席,刺殺計劃簡單粗暴,卻并不容易實現:在天安門城樓上引爆定時炸彈,暗殺毛主席。 為了完成這個任務,遠東情報局選擇了一名女特務,名叫阿特·李莎。 這個計劃如果實施成功,危及到的絕不止毛主席一人,而是大批中央主要領導人;如果天安門城樓上有炸彈爆炸,新中國的國家形象也將坍塌到低谷。 好在,美國遠東情報局行動的同時,我情報部門也截獲了相關情報,洞悉了對方的惡毒計劃。為了應對,我方同樣派出了一名情報人員,刻意接近李莎。 ![]() 毛主席在天安門上 說起來這兩人倒是有些相配:我方的情報人員黃國華有“西南局第一美男”之稱,李莎也是一名絕代佳人。 由于出色的外貌,黃國華很快就被李莎注意到。憑借自己的勇敢和智謀,他通過了李莎的“考驗”,在美軍基地接受了為期幾個月的培訓。深信他已經被李莎的美貌迷暈了的遠東情報局,將他設定為“69101”計劃執行人。 黃國華假意接下了這個計劃,但在從紐約飛入中國的旅途中,他用一瓶迷藥迷昏了李莎,隨后闖入駕駛艙制服了飛行員,將飛機降落在了昆明附近的一個機場。 “69101”計劃沒有成功,毛主席的安全得到了的保證。然而,黃國華最終卻在當年國慶節前夕被李莎安排的兩名特務暗殺了。 ![]() 無論是在延安,還是在建國之后,毛主席都多次遭到了暗殺。若不是他自身警惕,我國情報部門工作也比較到位,恐怕早已經是九死一生。 在革命的歷程中,有許多仁人志士在尚未革命成功的時候就被特務刺殺了,即便是建國之后也有很多人慘死于敵特刺殺之中。 這條用鮮血鋪就的革命路,凡是走上去的人都經歷了太多險惡。如今回顧這些的我們,更需要對前輩們報以最高的敬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