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是以清代傅山《傅青主女科》一書中治老年血崩的加味當歸補血湯為主加減。 原方為“當歸(酒洗)一兩,黃芪(生用)一兩,三七根末三錢,桑葉十四片。水煎服。二劑而少止,四劑不再發。 夫補血湯乃氣血兩補之神劑,三七根乃止血之圣藥,加入桑葉者,所以滋腎之陰,又有收斂之妙耳。 用此方以止其暫時之漏,實有奇功,而不可責其永遠之績者,以補精之味尚少”。 此案取牡丹皮、梔子、生地黃涼血散血,黃芪、當歸固氣生血,三七(云南白藥主要成分即為三七,且服用方便)止血活血,桑葉清肝降火,生地榆、白頭翁、生貫眾清熱止血,乃有效偏方。 全方清熱涼血,補氣斂血,藥中病機,故而收到應手即效。 《傅青主女科》,有治老婦血崩方,試之甚效。其方用生黃芪一兩,當歸一兩(酒洗),桑葉十四片,三七末三錢(藥汁送下)水煎服,二劑血止,四劑不再發。若覺熱者,用此方宜加生地兩許。 ◆中年崩漏多郁瘀 婦女生育之后,尤其中年時期,煩勞事多,情志易傷,肝郁氣結,每于經期、產后,余血未盡,血瘀停滯,沖任受損,導致瘀血不去,新血難以歸經,于是病成崩漏。 臨床表現為陰道流血,時多時少,血色紫暗有塊,少腹痛,或有乳房脹痛,口苦咽干,胸脘郁悶不舒,頭昏,肢體乏力等;舌質淡紫或有瘀斑,脈象沉弦。治宜升、疏、化、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