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呂學敏 主播:樂天兒 1 在張嘴頭公社院子墻上的一綹字,大姨夫湯彥霖認不得,問我,我說是“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萬歲”,他記下了,笑笑。我笑他不認識字。他一路上都在背,背到了心里,果然記下了。 大姨夫湯彥霖從公社回來,表姐給他說,我伯從縣上拉回來一匹馬,說是軍分區獎給他的,是功臣馬。湯彥霖到哥哥湯彥泰院子里看了,真的拴了一匹馬,棗紅色,很健碩,馬尾甩得不停,在驅蠅子。湯彥泰是上過朝鮮戰場的,還立了二等功,部隊給他有獎章。湯彥泰正在收拾一個鐵筒子,準備做馬槽用。只低頭弄得克拉拉響。湯彥霖問,給你的?弟弟湯彥泰說,嗯。湯彥霖說,這馬不錯。湯彥泰說,受過傷,腿有毛病,是三等功。湯彥霖說,馬要吃料的,你能養活嗎?湯彥泰說,軍分區要給,我不能說不要吧。湯彥霖對哥哥不滿意,是哥哥自從朝鮮回來,變懶了,既然成了農民就得像農民的樣子,種田打糧,可哥哥總忘不了他是志愿軍,當兵的,一身軍裝從冬到夏不離身,把個軍帽戴成了臭哄哄也不卸。這是啥樣子啊,別人不笑話他嗎?光景過得清湯寡水的。 馬是軍分區一個副參謀長送到州河畔讓湯彥泰拉回來的。副參謀長知道當時湯彥泰在朝鮮的事跡,臨走時還深情地向他敬禮,叮嚀他把功臣馬養好,又說謝司令待功臣馬如兒子,珍惜似寶。有了功臣馬,湯彥泰就足不出戶,像自己身價百倍了。不少人來看功臣馬,家里一下子也熱鬧了起來,你走我來,使湯彥泰的院子里喧囂了。我和表哥是首先看功臣馬的,和牛真的不一樣。我們這里從來不曾有過馬騾驢,養不起,也沒有可使馬騾驢施展運載的事情,推磨子牛就代替了,犁地更是牛的強項。且牛好飼養,伙食標準低。馬的尾巴就強牛不少,長而有形,下稍洶著毛,像個巨穗子,甩成圓比笸籃大多了。湯彥泰正在給馬飲水,馬的神情似乎不太喜歡。表哥問,能騎嗎?湯彥泰說,當然能騎。跑起來像閃電。我和表哥在電影里看過駿馬奔馳。可我們知道功臣馬腿是受傷的,就不再有想騎的想法,反有被視為老頭的一些憐憫和尊敬。滕漢虎也來看了,他高一腳低一腳地來,只是站在不遠處聽,可他還說,真大啊,絕對好馬。湯彥泰有了軍分區的贈馬,滕漢虎不敢把他不放在眼里了,要格外放在心上,包括支書楊鐵牛也得放在心上了。山海是見過世面的,自從那個拐腿兒子給他添了孫子,他去拖拉機站也沒了心思,貪心孫子,嘴吸溜得不停,把滿懷的喜放在嘴角流出來。山海看時,是從屠夫的角度看的,左看右看,圍著馬轉了兩圈,嘴嘖嘖,向湯彥泰說,這將來的肉不少啊,要好好嘗嘗這東西的肉。湯彥泰一聽,這不是咒死嗎?就變了臉,向山海吼,你說的是球!這是功臣。你來就想著吃它的肉?山海一時覺得自己怎么能這樣呢,像捏了湯彥泰的心,使湯彥泰一疼,就搓搓手背著走了。 初幾天里,湯彥泰鄰居的狗并不適應,只是多事地來咬,不敢近前,就立在不遠處,不歇地咬叫,把半個隊里吵的像跑賊。湯彥泰曾用棍子驅了幾次,狗跑了又來,非得咬出個名堂似的。這樣的咬也使功臣馬很反感,就仇恨著用蹄子劃地,要去踩死狗的架勢。這讓湯彥泰有點怕。這樣的一個平日靜悄悄的院子囂張了十多天,湯彥泰實在不行了——是沒什么可長久喂功臣馬了。他去找了支書楊鐵牛,愿意把功臣馬給大隊里。 支書同意了,讓功臣馬住在湯家祠堂里。那個憶苦思甜展覽過去了幾個月,該看的都來看了,公社里也不來人了,不少掛的框子也不見了,那個祁漢春縱狗的畫框還在,里面靜寂了,門上了鎖,門縫很開,風和老鼠主人似的翩翩著出入。旁邊就是空房子,收拾了就是馬廄。可讓誰飼養呢?支書和滕漢虎和立業商量了再三,讓侃勞爸來,給工分。滕漢虎對侃勞爸是不放心的,怕侃勞爸使壞,對不起功臣馬,也對不起軍分區。最后決定侃勞爸喂馬,湯彥泰有權隨時檢查批評,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讓侃勞爸飼馬,偷點馬料回去是常事,誰又看得住。于是功臣馬愈來愈瘦,而侃勞爸愈來愈長了肉,是不爭的事實。湯彥泰有了檢查權,就會隔日來走走,手背了,儼然是視察。他從第一次檢查開始就把功臣馬稱呼為功臣了,“馬”字省去。 功臣呢?他問侃勞爸。 侃勞爸答,好著呢。 湯彥泰朝馬廄走去,要看看他的寶貝。 問,吃的好? 答,好著哩好著哩。 問,睡得好? 答,好著哩,好著哩。我都聽著它打呼嚕哩。 湯彥泰問,你回去了,功臣打呼嚕你能聽到? 答,我早上都來了,它還打呼嚕。功臣睡得踏實。 湯彥泰滿意地走了。 2 半年過去了,功臣馬活著是奇跡。馬的尻子原來還肥肥的,現在小了,馬背也成了刀背。有了馬,侃勞爸像被捆住了,他只有在祠堂里出入。原來并不知道祠堂里墻上柱上那些斑駁的像神像怪的東西,現在他閉著眼也知道那些東西是什么樣子。馬糞的味兒在祠堂里飄蕩,祠堂里除了功臣馬就是蒼蠅和侃勞爸了。 功臣馬到底“伏惟尚饗”了。湯彥泰在祠堂里放聲痛哭,把侃勞爸的祖宗八輩撈出來咒罵。他是哭馬,也是在哭自己。功臣馬是功臣,他也是功臣,馬有軍分區操心,他有誰關心呢。他哭得差不多了,就回去操了一根粗棍,要把侃勞爸的腿打折了。侃勞爸吱哇著跑出去找了支書楊鐵牛。楊鐵牛來到祠堂,說,馬肉錢就歸你吧。這好歹有點安慰。牛肉是三毛二一斤,馬肉自然要高點,它是功臣。總共賣了七十八塊九毛九。湯彥泰看到錢,真不少,就從肚里冒出一絲暖氣。 支書在大隊部給軍分區匯報了功臣馬的死,那個副參謀長坐著綠吉普來的,支書和湯彥泰說了功臣馬去世的經過,又補充著咒罵了侃勞爸,參謀并不心情沉重,只一個“哦”,功臣馬這一頁就翻過去了。看著斜陽下的祠堂,竟問祠堂里還有什么好看的,湯彥泰說,啥也沒了,被砸了。那個參謀長又一個哦。 我也加入到排隊買馬肉的行列。馬肉我們都沒吃過,就是貴點也值得一嘗。父親是有工資的,如今再想,父親的偉大之處很多,尤其偉大處是“不能把男孩子虧了”,這理論與他一生沒有女孩子有關。如果他有男孩既有女孩,或者僅有女孩,他的理論恐怕要變成“不能虧了孩子”或“不能虧了女孩子”。此理論留待父親百年后作重大課題研究用,在此不便贅議。他的理論當然包括吃,我是男孩,太符合標準了。肉也是他所渴望的,祖父對肉也不反對。我把不多的肉提回來時,家里竟要沸騰了,表哥也在,和我候在他家惠嘴的樣子一模一樣,——不能做主人,也要不低賤,也要不討人嫌。這樣六頭俱佳的素質得有。這是練出來的,那時的孩子為了活命大都持有。一點肉要沾到每個人的牙齒上,不太容易分配,辦法是只得襯了其他東西炒,大家不約而同想到了蘿卜。蘿卜是那個時代的摯友,和紅薯和洋芋,救死扶傷。于是母親就用蘿卜和蔥炒了肉,蘿卜是絕對的主角,可也非常好吃。馬肉到底與牛肉豬肉有什么區別呢,都咽了也不知。那頓馬肉是一人端一個碗,沒用盆子,母親怕我們幾個孩子打架。果然落到肚子里,才覺得太安然了,無聲無息,不像是吃肉的日子。 (未完待續) 作者簡介: 呂學敏,陜西商州人,供職于銅川檢察機關。系陜西作協理事,陜西作協簽約作家,第一屆百優作家,曾任銅川作協副主席、新區作協主席,銅川市政協委員。著有長篇小說《子宮》《腿林》《童話莊》《須根系》《吾州河》《小舅好》《壟上》等十多部,散文集小說集三部。其長篇小說《子宮》獲第十四屆中國人口文化獎(文學類)三等獎,陜西人口文化獎一等獎,長篇小說《壟上》獲北京作家杯長篇小說原創二等獎,短篇小說《粉紅·文物》被收入陜西文學六十年一書。另有其他各類文學獎十多個。 【主播簡介】 陳亞強 ,網名:樂天兒。畢業于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一直從事對外貿易工作 退休后 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性格開朗活潑,喜歡歌唱跳舞 更喜歡吟詩朗誦!用美的聲音傳遞所有的美好! 曬丹鳳,你也可以秀 文學顧問:孫見喜 木南 東籬 丹竹 誦讀顧問:海俊 主編:丹鳳曬曬 副主編:墨海頑石 責編:方子蝶 張芬哲 白月光 曹萇茳 校對:鄰家小妹 七月未箋 自媒體支持:我是布衣 無言年華 溫暖相見 家在商洛 大乾州 新新文學 小麥的籽 松風閣語 往事余味 陜西文譚 平臺往期作品閱讀: 呂學敏‖打不散的婚姻(長篇小說《童話莊》第五十一章)(主播:葳蕤) 呂學敏‖風光反得不風光(長篇小說《童話莊》第五十章)(主播:漣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