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策劃2000余種好書,影響數千萬讀者。在湛廬創始人韓焱的帶領下,湛廬5次榮獲國家最高圖書獎“文津圖書獎”,成功轉型為國內首批綜合閱讀服務商。 如何用思考成就個體以及組織?在與上千位偉大的哲學家、心理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甚至物理學家“對話”之后,韓焱將自己所內化出來的“深厚功底”,通過一本書毫無保留地分享給你——《把思考作為習慣》。 《你的思維能力,決定你的人生高度》 ——《把思考作為習慣》作者序 湛廬創始人 韓焱 ![]() 打開一瓶紅酒,最好的工具是開瓶器。組裝一件家具,最好的工具是一把扳手。 好的思維工具能極大地提高處理問題的效率,在面對復雜抽象的問題時,思維工具能讓知識發揮出更大的效能,讓你在工作和生活中事半功倍。 我在《把思考作為習慣》這本書里,為你搭建了一個訓練思維的“專屬場域”。在這個場域中,你不僅能學會如何用工具解決思考難題,更能靈活地在不同的思考方式之間自由切換,讓這些思維“武器”幫你進一步提高應對未來復雜問題的能力。 ![]() 01. 兩種心態,讓你不被發展淘汰 ![]() 你一定能感知到,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面對的復雜性正變得越來越高。人類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正在“飛奔著進化的物種”:我們從農業革命到工業革命用了10 000年的時間;從蒸汽時代到電氣時代只用了100年;從點亮第一個電燈泡到實現登陸月球僅僅用了90年;從成功登月到萬維網的出現只用了22年;從互聯網出現到完成人類基因組測序才用了9年…… 重大科學創新出現的速度不斷加快,在這個復雜性大爆炸的時代,你能做出的最大努力就是通過科學的學習方法,不斷提升自己的智慧等級,這樣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世界、掌控人生。 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應該同時用兩種心態要求自己和對待世界。 第一,對自己可能進入的無知狀態或不了解的領域保持一種警覺和好奇的心態; 第二,對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洞察能力保持一種樂觀和自信的心態。 只有成為“警覺的樂觀主義者”,才能既不過分自大,又不過分自卑,既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也知道自己還不知道什么。如果你能靈活切換這兩種視角,同時不斷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升級自己的思維,才能不被這個時代的快速發展所淘汰。 02. 思考工具不在于“多”,而在于“對” ![]() 有這樣一句話:“不要空著腦袋思考。” 如今,能運用多種思維工具來審視和解釋世界的能力,已經成了一個人的核心競爭力。很多人在面對難題時,遇到的第一個障礙是“思維工具不夠多”,而這本書的核心思想就是:幫助你掌握一系列思維工具,依靠對它們的靈活運用和自由組合來提升你的思維水平。 你會更擅長評估層出不窮的各類社會事件,從經濟發展到科技進步,以及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你還能更輕松地識別出自己和他人的認知缺陷,以及各種信息在不同層次上的豐富含義。 不同的思維工具可以幫助你從不同的視角發現不同事物之間的相關性,當你把這些豐富的洞察交織在一起時,就能以更加豐富和細致入微的方式理解這個世界,更好地做出決策。 好的思維工具雖然是多多益善,但是你并不需要過分焦慮,做不到“多”的時候可以先爭取做到“對”。 很多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和實踐者,比如哲學家丹尼爾·丹尼特(Daniel Dennett)、投資大師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都認為,一個人只要熟練地掌握和運用幾十種思維工具,就能為自己的智慧升級構建一個很好的出發點。 但是,這些思維工具必須具備一定的多樣性,它們需要是跨界多元的。我在這本書里從心理學、行為科學、腦科學、哲學、經濟學、生物學和物理學等領域中為你進行了廣泛的遴選。這些思維工具是通用的,適用于不同的人生場景,從職場、家庭到社群,從商業、教育到社交。 我相信,只有從“把思考作為方法”“把思考作為答案”真正轉變為“把思考作為習慣”,才能更好地探究問題的本質。 03. 從跨界思維到跨域思維, 促生超越日常的宏大想法 ![]() 2005年,我創辦了湛廬,我們的使命是“對話最偉大的頭腦,與最聰明的人共同進化”。 而在這近20年的出版和管理工作中,我最大的感觸就是,想要解決復雜問題,想要先人一步看到未來,想要和偉大的思想共同進化,都要做到把思考作為習慣,成為思想界的關鍵物種。而湛廬能夠成長為中國出版業的頭部品牌,也并不像大家眼中的那么神秘,其實只是因為我們做到了把思考作為習慣,以及我們上上下下時刻都在踐行這一點。 當然,也因為“把思考作為習慣”的反哺,湛廬的使命才得到了實在的落地,內化成了我們每一件事情的原點,以及每一次選擇的基因。 除了能讓你更好地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問題,把思考作為習慣還能對整個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產生助力,因為思想進化和社會進步的交匯接近于一種耦合關系。 ![]() 如果不挑剔下面這個比喻的科學嚴謹性,只是借用它的具象表達的話,那么你可以把思想進化和社會進步想象成兩條彼此靠近的大河,兩條大河隨著歷史的演進各自發展,或近或遠,或高或低,當它們之間的遠近高低正好契合的時候,就會匯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共同改變人類社會的文明進程。 我們必須要想辦法搞明白,這些重要的力量可能會在哪些地方、哪些時間點產生,想要做到這一點,肯定需要具備跨界思維,就像一位哲學家要學會像火箭科學家一樣思考,而一位量子密碼專家則要學會像藝術史學家一樣思考。 但是,更加重要的是,我們還需要跨域思維,能夠同時在思想進化和社會進步的兩條大河里暢游,不斷找到那些影響力巨大的爆發點。 我們必須要具備跨界思維和跨域思維,因為在真實的歷史中,思維總是先行的。換句話說,先有思維方式的重大改變,才有文明的重大進步。 ![]() 比如,人類在幾百萬年的演化過程中,一直都是以幾十個人的部落形式生活的。然而在距今約7萬至3萬年前,人類由于某種偶然的基因突變,擁有了全新的語言功能,可以去討論“虛構的事物”,相信一套共同的神話故事,建立一種前所未有的共同體認知,這種新的思維方式讓人類得以展開大規模的合作,進而徹底改變了人類的命運。 思維方式的改變,能引導我們產生超越日常的有價值的、宏大的新想法,這些想法不僅會改變社會生活方式,還能進一步引導思維方式持續進化,這正是文明進步的本質,也是我寫作這本書想要不斷促生的東西。 希望這本書能陪伴你在這個不確定的世界中不斷蛻變,讓我們一起,共同進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