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個軍人最高的評價并非獲得軍銜與榮譽,實則只有四個字那便是枕戈待旦,作為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大將,粟裕將軍毫無疑問是對得起這四個字的,粟裕將軍年邁的時候,衣服和褲袋依舊會在床邊放著,說白了就是準備隨時戰斗! ![]() 用枕戈待旦來評價粟裕大將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在1979年對越反擊戰的時候,粟裕大將當時不過72歲,為何中央要派73歲的許世友掛帥出征呢? 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場震驚中外的戰爭:對越反擊戰! 1979年2月17日,解放軍對自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的越南發起了一次反擊戰爭,面對囂張跋扈的越南,解放軍也是從廣西與云南兩個方向對越進行了當頭一棒。這場戰場打掉了越南的囂張氣焰,也是讓新中國在世界的舞臺上發光發熱。 此次戰役中云南方向的總指揮是楊得志時年68歲,而廣西方面的總指揮便是鼎鼎有名的許世友將軍,許世友當時的年齡也是達到了73歲,這也是我軍在建國以來,親臨戰場年齡最大的指揮員。 1979年的時候,新中國的確有很多能征善戰的猛將已經凋零,可依舊也有不少將軍老驥伏櫪,其中指揮三大戰役之一淮海戰役的粟裕大將依舊在世,并且年齡還比許世友小,在指揮作戰方面也指揮過百萬人的作戰部隊,指揮才能也比許世友要高一點。 ![]() 可為什么,鄧小平同志當時力排眾議就是要讓許世友上呢?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件事情! 粟裕曾經是許世友的直接上司,淮海戰役期間,許世友的確打出了很好的成績,可他再厲害也不可能比自己上司的功勞大。說白了也就是指揮才能還略差粟裕一籌,加上許世友是一員猛將,獨當一面方面的確是不如粟裕,而指揮過百萬人作戰的粟裕,面對打越南簡直是手拿把掐。 面對越南這個地方,許世友并沒有粟裕了解得多,當年抗法援越的時候,粟裕曾經對越南當地的部隊進行過指導動作。其實按照常理來說打越南還是要讓粟裕比較穩妥,那么問題又回來了,為什么許世友能夠成為指揮越南作戰的總指揮呢? 在1973年的時候,八大軍區的司令對調,許世友也是從南京調到了廣州。而出兵越南的部隊大多都是廣州軍區的,廣西的情況許世友可謂是了如指掌,上任五年期間內,他早已將廣西當地的情況摸得一清二楚。 加上許世友求戰之心強烈,身體情況非常好,基本上沒有病魔纏身,因此鄧小平同志才會讓他成為對越反擊戰的主帥。 ![]() 但粟裕何嘗不是呢?這些將帥對于戰爭都是摩拳擦掌,朝鮮戰爭爆發的時候,粟裕是毛主席最喜歡能夠去任志愿軍總司令的人員,可由于多年依賴的勞累,粟裕患上了美尼爾綜合征。這也讓他不得已前去蘇聯治療身體,抗美援朝這場戰場,粟裕也是完美的錯過。 1954年的時候,粟裕剛從蘇聯回來,就被調到了部隊的總參謀長,這也能夠看出毛主席對他的重任。1958年的時候,粟裕被調離了總參謀長的崗位,從此之后就一直擔任國防副部長以及軍事學院的副院長。 告別了一線部隊之后的粟裕,并沒有對自己重回一線部隊失去信心,因為粟裕一直是中央領導人手中的王牌以及最強的底牌沒有之一。1965年的時候,林彪同志就曾對粟裕說過:等你身體好了,你就回部隊去看看,如果發現有問題,你可以直接給我打電話談。 在軍科工作多年的粟裕,面對林彪的一席話不知如何是好,于是他找到了葉劍英商量這件事情。葉劍英特別重視的對粟裕說:你要知道,軍科的工作讓宋時輪他們去搞就可以了,你是新中國的戰將,要時刻準備好打仗! 于是闊別一線部隊多年的粟裕也是很快就進入了狀態,幾年后中蘇交惡,中國北方岌岌可危,于是粟裕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勘察了甘肅、青海、內蒙、河北、寧夏等五個省份,粟裕是一個對戰爭特別負責的人。 不管是什么情況下,他都認為必須要了解清楚情況才能夠進行作戰,不然就會因小失大,也就會造成一系列的后果。 ![]() 粟裕在勘察期間,也曾登上了中蘇對峙的一處高地上,手下人讓粟裕千萬別去,因為蘇軍當時并不是只有機槍手還有狙擊手,如果一旦有閃失,這個責任當時誰都付不起。可粟裕說:我的性命是小事,如果這場戰爭輸了,我粟裕就是新中國的罪人! 在眾人勸說無果下,粟裕登上了高地,不料粟裕一上去果然看到了一個很大的問題:中蘇、中蒙邊境以平原、戈壁為主,缺少自然天險,對于縱橫馳騁的蘇聯裝甲部隊十分有利。 面對這個現象我們需要做很多工作,因此我國也開始了“人造山”,其目的就是自己在沒有天險的地方創造出一個天險,其效果也是得到了中央的肯定。 當我國在防守蘇聯的時候,自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的越南開始了向蘇聯獻媚,不斷地在中越邊境等地區制造流血事件,面對如此惡劣的鄰國,鄧小平也是下定決心要對越南進行一次打擊。 這次名義上是打越南,說白了就是讓蘇聯看看中國的軍事實力早已今非昔比。在進攻越南之前,中國的北方也是需要鎮守的,如果我國攻打越南的時候,蘇聯沒有任何反應,那就說明:蘇越的關系一般,并且越南會徹底的不信任蘇聯。 ![]() 這也是在殺雞給猴看,可蘇聯的實力畢竟強勁,因此在中國北方也需要拿出一位鎮得住場子的將軍,這位將軍只能是粟裕將軍莫屬了! 因此我國在進行對越反擊戰時,也在北方未雨綢繆,聚集了200多萬兵力。華北、西北各大城市都嚴陣以待,疏散了機關、工廠和人員,加強了防核、防化和反坦克訓練。其目的,就是為了防止蘇聯的全面進攻。 面對蘇聯的戰術,粟裕將軍早就做好了一系列的謀劃,他認為:蘇軍擅長的是閃電戰,并不適合打持久戰,因此我們要分兵阻擊蘇軍,決不能將大部隊放在一起,不給蘇軍打閃電戰的機會,一旦拖入持久戰,蘇軍是不可能打過我們的! 中央在聽了粟裕的話之后也明白了:打越南最多幾個月,可是要打蘇聯這就是兩個大國國力的消耗戰,這也是關系著國家的生死存亡,因此對越反擊戰派遣一兩名實力強勁的上將即可,并不需要派遣粟裕這樣的重量級人物。 ![]() 對越反擊戰一旦開始,蘇聯從北方偷襲,粟裕若前往越南前線,中國的北方勢必要一位有指揮百萬兵馬才能的將領,這也就是為什么粟裕沒有能夠前往越南前線參加戰斗的原因。這也就是為什么許世友會對鄧小平說:打越南用不著粟裕將軍,有我就夠了!殺雞焉用牛刀? 對越反擊戰打響之后,粟裕并不是一點都沒有參與,他每天都會聽越南戰場上的戰報以及提出一些意見,讓許世友參考。 在越南戰爭期間,他們多次邀請蘇聯一起發兵攻打中國,可蘇聯80萬大軍在邊境一動不動,也是徹底讓越南的盟友對蘇聯失去了信心。 ![]() 其實蘇聯也不傻,打越南中國方面不過出動了幾十萬的部隊,可中國的北方還有200萬的部隊枕戈待旦,更別說攻打越南的只是新中國的上將,那些曾經指揮過百萬人數戰斗的粟裕也沒有參加,因此蘇軍是斷斷不敢在北方也挑起戰爭的。 說白了蘇聯也很想幫越南,可他的身后也有很大的壓力:美國、日本、內亂。這些問題都在讓蘇聯的領導人頭痛,因此這也是蘇聯不敢對中國動手的原因。 文章到此也就結束了,那就讓我們一同向一生都在枕戈待旦的粟裕將軍敬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