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在心口窩,三合共四合?!比蠝?、四合湯是名老中醫焦樹德教授的名方。焦老先生在《運用三合湯、四合湯治療胃脘痛》一文中記錄:在其40多年的臨床實踐中,常常使用“三合湯”與“四合湯”治療久痛不愈、或用他藥不效的胃痛頑癥,每收良效。 三合湯是以良附丸、百合湯、丹參飲3個藥方組合而成,故名“三合湯”。其中良附丸由高良姜、香附組成,主治肝郁氣滯、胃部寒凝所致的胃脘疼痛;百合湯由百合、烏藥組成,主治諸氣膹郁所致的胃脘痛;丹參飲為丹參、檀香、砂仁3藥組成,是治療心胸、胃脘疼痛的有效良方。 四合湯:即在三合湯中,再加失笑散(蒲黃,五靈脂),4個藥方合用,故名四合湯。本方主治同三合湯,但又兼有胃脘刺痛、痛處固定、唇舌色暗或有瘀斑,證屬中焦瘀血阻滯者。 組方:高良姜6-lOg,制香附6-10g,百合30g,烏藥9-12g,丹參30g,檀香6g(后下),砂仁3g,蒲黃6-10g(布包),五靈脂9-12g。 四合湯的相關藥理研究,證實了其對胃脘痛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如:百合能夠抗氧化、抗疲勞、增強機體免疫力;烏藥具有興奮和增強胃運動節律的作用,可以顯著抑制潰瘍的形成;丹參飲可顯著增加胃壁結合粘液的含量,減少胃粘膜受損;高良姜素能促進胃粘液量的分泌;蒲黃有機酸對血小板聚集有明顯抑制作用等。 治療效果參考: 1、四川開江縣人民醫院朱大明醫師:四合湯治療難愈性胃脘痛60例,治愈40例,有效20例,總有效率100%。(四川中醫雜志2002年第20卷笫4期) 2、江西省萬載縣中醫院袁中、李蘭醫師:加昧四合湯治療胃脘痛114例,治愈99例,治愈率達86.8%;好轉8例,占7.0%;無效7例,占6.2%,總有效率93.8%。(實用中醫內科學雜志2010年第24卷笫8期) 驗案舉例:患者,男,52歲。反復胃痛病史7年余,5天前復發。曾在當地醫院服過三九胃泰、奧美拉唑、多潘立酮等中、西藥物,療效不佳。胃鏡示:胃竇有一0.5×0.8cm大小潰瘍,胃黏膜充血水腫,診為慢性淺表性胃炎、胃潰瘍。中醫辨證為氣滯血瘀型胃脘痛,投以加味四合湯5劑,癥狀緩解。再服藥10劑后,癥狀消失。胃鏡復查示:胃竇潰瘍愈合,胃黏膜炎癥、水腫消退。追訪無復發。 常見的胃炎、食管反流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疾病,均屬于中醫“胃脘痛”范疇,其臨床發病率高、病情易反復。對于日久難愈、辨證屬寒熱虛實并見兼血瘀者,單用祛邪或扶正往往不能針對病機,加之疾病遷延日久,脾胃功能失常,或長期服用中藥,胃氣已傷,亦不宜再大劑扶正祛邪之品并用。以上情況均可嘗試用四合湯加減治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