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因為恰好與自己的“初度”同日,所以不會忘記。在讀書日這天慶生,倒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在我的記憶里,繁重的勞作間隙,讀點書是可以解乏的。那是在該讀書而被剝奪了讀書權利的年紀。輟學種田的那些年月,倒是讀了一些雜七雜八的閑書,主要是小說、詩歌和人物傳記。 后來,終于可以系統地認真讀書的時候,已經是老大不小的年紀。只是讀書的目的已經很功利,無非是為了謀個職業,也即俗話說的“飯碗”,討一個相對穩定一點的生活。 現在回過頭看,那些教條式的與混飯碗有關的教科書,讀了也白讀,不讀也罷。把該讀好書的日子,都用在了讀那些空洞的遠離實際生活的教條和書本上,甚至是用謊言編織的理論,真的得不償實,虛耗了人生最美好的光陰。 但世間的事,總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不喜歡讀的書你必須讀下去,不喜歡的事你也必須做下去,不喜歡的人你也必須處下去。社會和體制這臺機器運轉的巨大慣性,會讓你這“一粒砂”一步步地乖乖就范,裹進其中,融為一體。否則,這粒砂不知會散落到哪里,不知所蹤。不得不承認,自己只是俗人一個。 也有反省過,年輕時為何沒有爭分奪秒地多讀一些好書,多讀一些經典。以至日后常常覺得袖長手短,眼高手低,心有余而力所不逮,時時有種精神的空乏感。 熬到現在這一把年紀,讀書與功利已沒有半毛關系,才體會什么叫“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后悔與自責無用,只有找一些籍口來自寬自解?,F實終究證明,自己只能是俗人一個。 老了閑了,還是可以靜靜地讀一點書,讀一點自己喜歡的書,讀一點閑書。閑書也有好書,好書可以做知心朋友,哪怕聽書也行。現在的電子讀物多好,不僅可以讀,還可以聽,沏上一壺茶,悠閑自得地聽人講書,這真是個好時代。 而今讀書,只是為了消遣,再也沒有半毛功利,再也不用書生氣,但也不做冥頑不化的老書蟲。 讀書,可以獨處;獨處,可以使自己成為自己。叔本華說:“誰要不愛獨處,那他就不愛自由。因為一個人只有獨處時才是真正自由的”。 我自知終究只是一個俗人,但我酷愛自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