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夷陵區黃花鎮有一條與G241并行、大約1公里、雙車道的公路名叫“川漢路”,這是黃花鎮最繁華的主道與大名鼎鼎的“川漢鐵路”同名、同意。 111年前一道彎彎曲曲的虛線差點成就了小鎮的大機緣,黃花作為連通川西的要塞被劃為川漢鐵路站點。 功成,是偉績和傳奇。事敗,是遺愿和沒落 ![]() PART 01 黃花與川漢鐵路的故事 ![]() ![]() 《辛丑條約》簽訂后,為了加強掠奪進度,列強們對鐵路修筑權打起了主意。英國提出“揚子江流域鐵路系統”,計劃修建一條由上海經過南京、漢口、宜昌到四川萬縣、重慶再到達成都的鐵路。 ![]() 當時的清政府也意識到修建鐵路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財政匱乏,不得不允許鐵路商辦。在此背景下,四川在日本的留學生首先提出了自辦川漢鐵路的要求。 ![]() ![]() 經時任四川總督的錫良奏請,民辦的“川漢鐵路公司”在次年正式成立。川漢鐵路公司成立后采取了中國人集股的辦法,也由此,幾乎沿線的百姓都和川漢鐵路發生了切身的利害關系,為后面保路運動的爆發埋下了伏筆。 ![]() ![]() ![]() 詹天佑親赴四川、湖北兩省邊界勘察線路,決定先修宜昌至秭歸段。該段自宜昌沿長江北岸,經小溪塔、霧渡河、大峽口、香溪至秭歸,全長160公里。 ![]() ![]() ![]() 當時,從山東、河南等省招募來的筑路工人,一批一批地來到宜昌,市場驟然鼎盛。修鐵路的總辦李瑤琴,發起組織修建一座商會大樓,將商會門前的一條馬路命名為云集路,取意為萬商云集之義。 ![]() 宜歸段鐵路壩-小溪塔段鋪軌,詹天佑打下第一顆道釘。12月臨時通車,3輛工程列車往來運料。 ![]() ![]() 對于黃花鎮而言,如果沒有后來的挫折,那么百年之前,可能就會成為一座被火車拉動起來的城鎮。 ![]() ![]() ![]() ![]() 清政府不顧川漢鐵路公司反對,單方面和英、德、法、美四國銀行簽訂《川粵漢鐵路借款合同》,清政府以湖南、湖北的鹽稅和商業稅做擔保,同時還出賣了川漢鐵路的修筑權和經營權。 ![]() ![]() 憤怒的群眾包圍了川漢鐵路公司總部,要求保住鐵路的修筑權。川漢鐵路公司召集股東和各團體開會,一致決定成立保路同志會,拚死“破約保路”。 ![]() ![]() 同盟會抓住機會,在四川南部的榮縣發動武裝起義,同盟會員吳玉章、王天杰等宣布榮縣獨立,這是辛亥革命時期革命黨人最先建立的革命政權,成為反清武裝斗爭的中心,四川進入全面的戰爭狀態。 ![]() ![]() 因清政府從漢調遣兵力前往四川和宜昌鎮壓,造成武昌城力量空虛。革命黨人乘機發動武昌起義。 ![]() ![]() 宜昌東門口燃起一堆火,革命黨人宣告起義。第二天早晨,宜昌道府衙門懸掛了白旗,知府金世和等官員依次相率投誠。就這樣,義軍不開一槍,宜昌城光復。 從武昌起義消息傳入到宜昌起義成功,僅6天時間。宜昌起義及時的聲援了武昌起義,極大地鼓舞了反清力量。宜昌起義成功后,民軍做了兩件大事:一是聯絡各地軍隊起義;二是攻打荊州。當時武昌起義軍正與清軍在武漢三鎮激戰,宜昌民軍此舉為鞏固武昌首義成果,穩定大鄂西局勢,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 PART 02 沉睡百年的硬核游樂場 川漢鐵路遺存時隔111年,小鎮發生了很多故事,回首仿佛聽到鐵軌落地那刻歡呼,看到河畔工地上熱火朝天的場景。 ![]() 1909年4月,詹天佑在此勘驗路基,曾在官驗河畔感嘆大清政府風雨飄搖。 2022年4月,川漢鐵路遺址與如今美麗的黃花鎮公交站北南相望。 這,是一代代國人的奮進之作! ![]() 當綠皮火車穿越時光隧道,從百年之前抵達現在的遺址公園,就踏進了時空折疊的縫隙。曾經的鐵路樁如遠古恐龍骨架,那么寂寞的散落在道路旁、村莊里它們曾是民族的工事史記,仿佛還能聽到百年前清晨工人鋪設軌道的哐鐺聲響。如今,被細心保留下來,變成了黃花獨有的奇妙探險寶藏。 ![]() /廢舊的老廠房 黃花的川漢路因為川漢鐵路而存在,黃花人民因為偉大民族工程而聚集,鋼筋枕木已被拆除原址,被新修的川漢鐵路遺址公園取代。 ![]() ![]() ![]() /一半人居一半舊廠 比起拆除和掩埋,人們更關心如何保留,當復古懷舊變成年輕人追捧的時尚,遺址公園把長達百年前的的硬核往事,巧妙化為獨一無二的城市藝術,也是黃花人門口的運動場、游樂園。 ![]() /游樂場 ![]() /小鎮公園(水泥廠舊址) 一路之隔,便是黃花最熱鬧的街區。人潮喧囂,猶在眼前,大多數人只記得黃花被沙塵蒙面的街道,而這里才是隱藏在時間縫隙里真實鮮活的老社區,讓人一秒重回90年代。 ![]() ![]() /小鎮街道 ![]() /樹下的鞋匠 小樓保持半個世紀前的原貌,老樹高大參天,春日午后,安寧靜謐手工裁縫店、煤爐煨湯,老舊親切的生活場景仍然在這里日復一日的上演,仿佛回到了小時候外婆家樓下的大院。 ![]() /午后的時光 ![]() /工業小鎮換新顏 PART 03 現在的黃花大有看頭 2022年4月,夷陵區黃花鎮人民政府授權弘洋集團以在鎮部分川漢鐵路橋墩遺址為基,新建川漢鐵路遺址公園,打造了開放式主題文化街區,提醒國人銘記歷史,進一步釋放漢川鐵路遺址的歷史、文化和社會價值。 ![]() 如今,在這條鐵路祖師爺身旁,抬頭就能看到高速路上的汽車飛馳而過,大概沒人能想到,當年漢川鐵路留下的遺憾,換了新的方式的延續下來。 ![]() ![]() /111年前的歷史 空中有立體交織的高架橋,那是G42滬蓉高速的立交接線口,一路延伸與三峽翻壩江北高速、宜巴高速相連,與國道G241縱橫交匯,接西東、通南北。 ![]() 站在上個世紀的鐵軌殘跡旁,看見現代化的高速路網不知是該感慨神秘、悲情的歷史歲月還是用100碼的速度馳騁,跟著理想「去遠方」。 ![]() ![]() 當工廠、塵土、水泥退出舞臺,曾經熱火朝天的工業凝固成歷史,春風吹走了滿是汗水塵土的浩蕩往事。 ![]() /原弘洋水泥廠(已拆) ![]() /111年前的歷史 在黃花鎮在這些川漢鐵路遺址的盈盈綠地中,我們能捕捉到一個宏大時代的回響與背影,也能看到未來更廣闊的天地。 ![]() /昂首奮進再出發 (來源:黃花官山驛、LOOK壹零 責編:邱承嬌 審核:高秉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