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本品為胡蜂科昆蟲果馬蜂Polistes olivaceous(DeGeer),日本長腳胡蜂Polistes japonicas Saussure或異腹胡蜂Parapolybia varia Fabricius的巢。秋、冬二季釆收,曬干,或略蒸,除去死蜂死蛹,曬干。質酥脆或堅硬者不可供藥用。 性味歸經 甘,平。歸胃經。 功能主治 攻毒殺蟲,祛風止痛。用于瘡瘍腫毒,乳癰,瘰疬,皮膚頑癬,鵝掌風,牙痛,風濕痹痛。 用法用量 3~5g。外用適量,研末油調敷患處,或煎水漱,或洗患處。 性狀 本品呈圓盤狀或不規則的扁塊狀,有的似蓮房狀,大小不一。表面灰白色或灰褐色。腹面有多數整齊的六角形房孔,孔徑3~4mm或6~8mm;背面有1個或數個黑色短柄。體輕,質韌,略有彈性。氣微,味辛淡。 經方驗方 1.《本草綱目》 手足風痹。用黃蜂窠(即露蜂房)大者一個、或小者三、四個,燒成灰,加獨蒜一碗,百草霜一錢半,一起搗爛敷痛。忌生冷勞腥。 風蟲牙痛。用露蜂房煎醋熱漱。又方:用蜂房一枚,孔內以鹽填實,燒后研為末,擦患處,待一會,鹽湯漱增。或取一塊咬齒間。又方:用露蜂房一個、乳香三塊,煎水含漱。又方:用露蜂房同細辛煎水含漱。又方:用璐蜂房同蝎。研末擦患處。 喉痛腫痛。用露蜂房灰、白僵蠶,等分為末。每服半錢,乳香湯送下。 舌上出血。竅如針孔。有紫金沙(即露蜂房頂上實處)一兩、貝母四錢、盧會三錢,共研為末,加蜜和丸子,如雷丸大。每服一丸,加水一小碗,煎至五成,溫服。如吐血,則用溫酒調服。 吐血、鼻血。治方同上。 崩中漏下。用蜂房末三指撮,溫酒服下,極效。 小兒下痢。赤白痢。用蜂房燒末,水送服五分。 小兒咳嗽。用蜂房二兩,洗凈燒研。每服一、二分,米湯送下。 二便不愛。用蜂房燒末,酒送服二、三錢。一天服二次。 陰萎。用蜂房燒末,新汲井水送服二錢。 絳蟲、蛔蟲病。用蜂房燒存性。酒送服一匙,蟲即死出。 乳石熱毒(悶,頭痛口干,小便渾濁,赤少)。用蜂房煮汁五合服下。乳石末從小便中排出。極效。 頭上瘡癬。有蜂房研為末,調豬油涂搽。 婦女妒乳(乳癰,汁不出,內結成腫,即為妒乳)。用蜂房燒灰,研為末。每服二錢,以水一小碗,煎至六成,去渣,溫服。 蜂螫腫痛。用蜂房研為還想,調豬油敷涂。用蜂房煎水洗痛處亦可。 2.《本草易讀》 風癢癮疹,煎汁入芒硝敷之,日五次。又同蛇蛻炒末,酒服一錢。 牙腫連頭,燒末酒合。含漱。 風蟲牙痛,醋煎熱漱。 崩漏五色,炒末酒下,大效。 陰痿不起,燒末,新水下二錢,大效。 陰寒痿弱,燒灰敷上,即熱而起。 小兒重舌腫痛,燒灰酒合敷。 文獻摘錄 1.《中藥學》 用于齲齒疼痛,癰疽,瘰歷,瘡癬等癥。 本品性味甘平有毒,具有袪風攻毒,散腫止痛之功,用治齲齒疼痛,可與乳香、細辛等配合煎水合漱,或與全蝎同研擦牙;治癰疽、瘰歷等癥,可與乳香、沒藥、蒲公英等配合應用。 2.《證類本草》 味苦,咸,平,有毒。主驚癇螈 ,寒熱邪氣,癲疾,鬼精蠱毒,腸痔,火熬之良。又療蜂毒,毒腫。一名蜂腸,一名百穿,一名蜂 (音窠)。生 山谷。七月七日采,陰干。(惡干姜、丹參、黃芩、芍藥、牡蠣。) 3.《增廣合劑局方藥性總論》 蜂房 味苦咸,平,有毒。主驚癇螈 ,寒熱邪氣,癲疾,鬼精蠱毒,腸痔。《藥性論》云∶土蜂房亦可單用。能治癰腫不消,用醋水調涂,干即易之。日華子云∶露蜂房,微毒。治牙齒疼,痢疾,乳癰,蜂叮惡瘡。即煎洗入藥,并炙用。《圖經》云∶亦解蠱毒,又主乳石發動,頭痛煩熱,口干,便旋赤少者。取十二分,炙,以水二升煮取八合,分溫再服。當利小便,諸惡瘡隨便出。又療熱病后毒瓦斯沖目,又瘰 成 作孔者。惡∶干姜、丹參、黃芩、芍藥、牡蠣。 4.《新修本草》 味苦、咸,平,有毒。主驚癇螈 ,寒熱邪氣,癲疾,鬼精蠱毒,腸痔,火熬之良,又療蜂毒,毒腫。一名蜂腸,一名百穿,一名蜂窠。生 山谷。七月七日采,陰干。 惡干姜、丹參、黃芩、芍藥、牡蠣。此蜂房多在樹腹中及地中,今此曰露蜂,當用人家屋間及樹枝間苞裹者。乃遠舉 ,未解所以。 〔謹案〕此蜂房,用樹上懸得風露者。其蜂黃黑色,長寸許,蠆馬、牛、人,乃至欲死者,用此皆有效,非人家屋下小小蜂房也。《別錄》 惡疽,附骨癰,根在臟腑,歷節腫出疔腫,惡脈諸毒皆瘥。又水煮露蜂房,一服五合汁,下乳石,熱毒壅悶服之,小便中即下石末,大效。灰之酒服,主陰痿。水煮洗狐尿刺瘡。服之,療上氣赤白痢,遺尿失禁也。 5.《神農本草經》 味苦平。主驚癇瘈疭,寒熱邪氣,瘨疾,鬼精,蠱毒腸痔。火熬之,良。一名蜂腸。生山谷。 6.《名醫別錄》 味咸,有毒.主治蜂毒,毒腫.一名百穿,一名蜂 .生 .七月七日采,陰干干姜、丹參、黃芩、芍藥、牡蠣.) 又合亂發、蛇皮三味合燒灰,酒服方寸匕,日二,治諸惡疽、附骨癰,根在臟腑,歷節腫出 7.《得配本草》 惡干姜、丹參、黃芩、芍藥、牡蠣。 甘,平,有毒。入足陽明經。驅肝風毒犯于胃,治外瘍毒根于臟,兼使痘粒分窠,能療驚癇痢疾。得蛇蛻、發炭,酒下,消疔腫。填鼠粘子 炭,酒下,治乳癰。燒炭和酒,敷重舌。入鹽 炭,擦蟲牙。 懸于樹上,受風露者佳。草蜂房,大如拳,可用。山蜂房,大有尺余至一二丈,大有毒,不宜用。賊風感者,用之無效。癰疽潰后禁用。 8.《本經逢原》 苦咸平有毒。 《本經》主驚癇螈 ,寒熱邪氣,癲疾鬼精,蠱毒腸痔,火熬之良。 發明 露蜂房,陽明藥也。《本經》治驚癇癲疾,寒熱邪氣,蠱毒腸痔,以其能祛滌痰垢也。瘡瘍齒痛及他病用之者,皆取其以毒攻毒殺蟲之功耳。 9.《本草易讀》 炒熟用。惡干姜、丹參、黃芩、芍藥、牡蠣。樹上大蜂房佳。 甘,平,有毒。手、足陽明藥也。除驚癇螈 ,解癲狂蠱毒,殺鬼精邪惡,祛蜂毒腸痔。 附骨,并豬脂煎研作膏,涂瘰 成 。燒灰酒服,主玉莖痿弱,并下牙風蟲,又洗乳癰。狐刺惡瘡并療,下痢遺尿亦禁。 10.《本草備要》 甘平有毒。治驚癇螈 ,附骨癰疽,根在臟腑(和蛇蛻、亂發、燒灰酒服。按∶附骨疽不破,附骨成膿,故名。不知者,誤作賊風治。附骨疽痛處發熱,四體乍熱乍寒,小便赤,大便秘而無汗,瀉熱發散則消。賊風痛處不熱,亦不發寒熱,覺身冷,欲得熱熨則小寬,時有汗,宜風藥治之),涂瘰 成 (音漏。炙研,豬脂和涂),止風、蟲牙痛(煎水含嗽。時珍曰∶陽明藥也,取其以毒攻毒,兼殺蟲之功耳),敷小兒重舌(燒灰酒和敷舌下,日數次),起陰痿(燒灰敷陰上)。取懸于樹、受風露者,炙用(治癰腫,醋調涂。洗瘡,煎用)。 摘錄《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