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理論認為,機體與外部環境之間,機體各組織結構之間,機體內部各種功能活動之間,都處于和諧、協調、“陰陽勻平”的平衡狀態,如果由于各種內外因素的作用,這種平衡狀態受到破壞,機體不能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則發生疾病。內科疾病發生與否以及發生的形式等,取決于正氣與邪氣盛衰以及邪正相互作用的結果。即正能勝邪,病邪難以侵人,機體的陰陽平衡得以保持,則不發病,若病一般也很輕淺,易于康復,此即《素問遺篇·刺法論》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正不勝邪,邪氣乘虛而人,機體的陰陽平衡遭到破壞,疾病發生,此即《素問,評熱病論》所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若邪氣較盛,正氣較弱,則發病較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