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臺使職業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教育界人士包括社會上很多人都說:職業教育現在很有面子!可在教師、學生和家長眼里,職業教育真有“面子”嗎? 當前,無論中職還是高職都處在招生批次的底端。這種現狀雖成就了“大眾教育”的“盛景”,但教學工作之累、之難,一線教師心知肚明。相對普通教育教師,職業教育教師往往話語權偏少,自信心不足;而職校學生大多自認為缺乏學習能力,是被中考淘汰后“剩下來的那部分人”,家長談到孩子也是低人一頭。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撐起職業教育的“面子”呢? 職業教育要有“面子”,關鍵在“里子”?!袄镒印本褪墙逃虒W質量。通俗地講,就是讓學生在學校能學到東西。要讓“里子”更實在,職業學校要促進學校管理的品質化,避免平庸;要促進教學管理的規范化,避免隨意;要促進學生管理的精細化,避免渙散。國家和省級層面制定的各類教學標準要真正得到落實,成為職業學校質量管理的“標尺”。要把質量作為立校之本,按照職業教育規律,把好教師課堂質量關、學生行為素養關,靠嚴謹的教育教學、扎實的工作管理提升信譽,贏得各方信任。 職業教育要有“面子”,政策要真落地。要按照相關文件要求,完善職業學校辦學條件,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要從政策上落實對職業學校的投入和辦學條件的完善,這是保障教學質量的基礎;應協調好教育部門、人社部門以及企業、行業間的關系,理順職業教育的管理體制,優化校企合作政策環境;落實職教師資培養培育相關政策,強化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提升教師素養,按照職業學校生師比例和結構要求配齊專業教師,制定企業工程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和職業學校教師雙向流動的辦法,真正提升職業技能教學質量。 職業教育要有“面子”,企業要真參與。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始終伴隨著對不斷深化產教融合的孜孜追求,這是職業教育規律使然:傳授技術技能離不開工作現場,離不開經驗豐富的熟練師傅;要辦好職業學校離不開產業和企業的支持??梢哉f,企業與職業學校一樣都是辦學主體,只有堅持這樣的認識,職業教育才能走上科學發展之路。因此,校企合作需要持續發力,而且要從企業端發力,形成產教良性互動、校企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讓企業真正參與到學生培養中來;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切實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素質。 職業教育要有“面子”,對教師要真關心。沒有教師的亮色,職業教育絕不可能出彩。在現有教育生態下,職業教育發展面臨困難;在各類教師中,職業教育教師尤其需要關心。客觀上他們的事業成就感較低,因為他們從事著與成長中的特殊青少年群體打交道的職業。對教師的關心首先是業務的幫扶,幫助他們健全知能結構,能夠有效指導職校生的操作技能形成;幫助他們了解技能人才成長規律,掌握行之有效的專業教學方法。對教師的關心還需要給予精神的倚托,幫助教師深入理解職業教育教師職業的特點,強化職業認同感。對教師的關心更需要解決教師的切身訴求,完善職業學校教師招聘、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和績效考核標準,滿足教師職業生涯高水平發展的需求。 職業教育要有面子,學生發展要真有空間。職業教育的“面子”,歸根結底是職校學生要有“面子”,而要讓學生、家長覺得上職業學校有“面子”,關鍵在就業和升學。要通過培養模式改革,“崗課賽證”綜合育人,實施彈性學習和學分制管理,支持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創新創業、競賽活動,引導學生熱愛技能學習,切實提高學生的就業本領,幫助學生憑借一技之長實現人生價值。同時,要不斷完善“職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招生辦法,暢通學生從中職到高職再到職業本科的升學通道,滿足廣大職校學生及家長對高質量、高層次教育的需求,也能兼顧經濟社會發展對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的需要。這樣,職業教育的類型定位也才能從根本上確立。 《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了2035年技能型社會基本建成的目標,要形成國家重視技能、社會崇尚技能、人人享有技能的美好局面。我想,那時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肯定是很有“面子”的事情。 (作者系鎮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副校長) 《中國教師報》2022年05月04日第14版 作者:潘 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