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犀牛體型笨重、反應遲緩,你能看見它在遠處,卻毫不在意,一旦它向你狂奔而來,定會讓你猝不及防,直接被撲倒在地。它并不神秘,卻更危險。 

灰犀牛事件的起源 灰犀牛事件(TheGrayRhino)的概念首次由2007年古根海姆學者獎獲獎者米歇爾·渥克(MicheleWucker)撰寫的《灰犀牛:如何應對大概率危機》提出。灰犀牛體型笨重、反應遲緩,你能看見它在遠處,卻毫不在意,一旦它向你狂奔而來,定會讓你猝不及防,直接被撲倒在地。它并不神秘,卻更危險。 

灰犀牛事件指的是什么? 可以說,“灰犀牛”是一種大概率危險事件,在社會的各個領域不斷上演。很多危機事件,與其說是預料之外的“黑天鵝”,其實更像是早有預兆的“灰犀牛”。“灰犀牛事件”指過于常見,以至于人們習以為常的風險。 “黑天鵝”與“灰犀牛”為相互補足的概念。“黑天鵝”比喻小概率,意外而影響巨大的事件。“灰犀牛”比喻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 

案例故事:2008年次貸危機 次貸危機,全名次級房屋借貸危機(英語:SubprimeMortgageCrisis),是由美國國內抵押貸款違約和法拍屋急劇增加引發的金融危機,亦重大影響到全球各地銀行與金融市場。千禧年美國互聯網企業大量倒閉,再加上當時發生911事件,令美國經濟一蹶不振。為了刺激經濟,美國決定降息減稅,大量資金流入房地產,大量家庭舉債入市,銀行開始發展次貸業務。 所謂次貸,就是把錢貸款給信譽低、還款能力薄弱,甚至沒有還款能力的人(你可以想象,此刻灰犀牛就在遠處)。銀行為什么敢這么做?因為有房子作為抵押。但銀行還是想盡快讓錢回到手里,于是銀行把房貸包裝成上市交易的理財產品,賣給投資者。舉個例子,一個人在銀行貸款100w,將來本息要還給銀行150w,銀行將那個人的房貸以低于150w的價格賣給投資者,銀行賺到了一部分差價,拿回了現金,風險則被轉移到投資者身上。(期樂會官方微信公眾號平臺ID:qlhclub) 為了進一步規避風險,銀行又與保險公司簽約,銀行向保險公司交保費,一旦有人違約,保險公司照單全賠。為什么保險公司愿意這么做?因為他們認為,美國的房價是不會跌的。 2006年,那只在遠處觀望的灰犀牛撞了上來。次貸的違約率慢慢升高,越來越多人還不起貸款,導致越來越多的房子被拍賣,結果房價也越跌越慘,投資者拿不到還款,只好向保險公司要求賠償。保險公司一時拿不出這么多錢,于是各家金融機構因為得不到賠償紛紛倒閉,2007年次貸危機正式大爆發,并在2008年席卷全球。這便是灰犀牛事件。 來源:期樂會(ID:qlhclub)綜合整理自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歡迎作者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注明作者信息
|